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人民政府的良心与法治政府的道德——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的道德之维

发布时间:2018-11-15 20:23
【摘要】:多种理论和逻辑在支撑着这样的一个基本认识:"人民"政府应该是有"良心"的政府,"法治"政府应该是有"道德"的政府。"人民"政府的"良心"主要体现在它应该是"有耻有格"的政府、"服务"的政府、"公益"而没有"私利"的政府、"讲理"的政府、"光明"的政府、"有责"的政府和"感恩"的政府。"法治"政府的"道德"主要体现在它应该是遵守法律的政府、尊重权利的政府、维护人的尊严的政府、正视人性的政府、理性民主的政府、谦抑克己的政府和宽容忍让的政府。中国社会有必要从建设和培育党政官员的私人道德与良心、公共道德与良心、职业道德与良心,以及强化和培育党政官员的常人关怀与平民情感等方面来建设和培育"人民"政府的"良心"和"法治"政府的"道德"。
[Abstract]:A variety of theories and logic support such a basic understanding: "people" government should be "conscience" government, "rule of law" government should be "moral" government. " The "conscience" of the people's "government" is mainly embodied in that it should be "shamed" government, "service" government, "public good" government without "self-interest", "reasonable" government, "bright" government. A responsible government and a grateful government. " The "morality" of the government under the rule of law is mainly embodied in that it should be a government that obeys the law, a government that respects rights, a government that upholds human dignity, a government that faces humanity, a government that is rational and democratic, a government that is modest and suppresses itself, and a government that is tolerant and tolerant. It is necessary for Chinese society to build and cultivate the private morality and conscience of party and government officials, public morality and conscience,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conscience, And to strengthen and cultivate the ordinary people's care and the common people's emotion of the party and government officials to build and cultivate the "conscience" of the "people" government and the "morality" of the "rule of law" government.
【作者单位】: 成都大学政治学院;吉林大学法学院、理论法学研究中心;
【基金】:吉林大学“211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理论与实践” 吉林大学“985工程”建设项目“当代中国法治”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研究”(10JZD0029)
【分类号】:D630;D920.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颖;;文学形态与媒介变革——对网络文学的检视与评估[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刘胡同;;从“现实的个人”到“自由个性”——论马克思视野中的终极关怀思想[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杨飞;“利他行为”新解[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4 李华华;;论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道德磨砺[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叶坦;论道德伦理与经济利益──“义利”观念的时代演化与市场经济伦理的建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6 蒲德祥;;幸福组织:概念、思想溯源及研究框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7 曹世华;法律信仰的语境与定义[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8 武立敬;刘月岭;;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理念[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9 刘知国;;《印度之行》中的东西方“文化交往”[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10 黄晓;;适应与超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建设的一点浅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怀;赵万里;;“制度人”假说[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李义天;;运气究竟有多重要?——美德伦理视野中的运气问题研究[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赵一强;;契约和谐及其伦理实现[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解明;;浅谈有时代特色道德教育模式的构建[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晏鹰;朱宪辰;;理解诺斯制度分析理论的变化[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刘忠权;;对城市弱势群体“话语政治”的一种探讨——以Z市某街区广场毛泽东话语角为例[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7 杨秀香;;幸福与信任的重建——信任价值的当代生活视角[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8 杨秀香;李辉;;社会和谐对公共文明的诉求——从中国公民社会发展的视角[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9 郭金鸿;;道德责任与构建和谐社会[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10 郭金鸿;;道德责任与当代道德建设[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伟;经济福利测度: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白雪峰;当代中国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D];辽宁大学;2010年

6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7 杨洋;求同存异:在冲突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8 郭薇;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D];南开大学;2010年

9 李yN;团队情绪智力、领导行为与团队有效性关系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10 金道铭;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华丽;初中生道德情感的理论分析及培养途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崔淑芳;高清海人学理论探析[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石岩;SNS对人际传播的不良影响[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刘昌顶;以人为本的哲学视角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刘丽英;因利诚信与因义诚信[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夏兰英;良知不存,法将焉附[D];湘潭大学;2010年

7 陈银;金融危机的货币哲学解读[D];湘潭大学;2010年

8 赵亚男;法律接受的社会心理机制[D];湘潭大学;2010年

9 王艳红;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10 刘彬;慈善意识:我国慈善事业的伦理困境[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秀宏;;贯彻科学发展观 加快建设法治政府[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韦金玲;;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对策研究[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9年02期

3 程钟;;从高官辞职看法治政府建设[J];上海国资;2005年12期

4 尹霞靖;;我国现阶段问责制的问题分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9期

5 余思;;我国行政问责制必须进一步强化[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6 陈超;;政府的大门[J];中国人才;2008年24期

7 王能昌;;道德自律——“引咎辞职”行为的动力[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8 杜存朋;依法行政与法治政府[J];常熟高专学报;1999年01期

9 张晶;刘萍;;政府再造的途径选择[J];今日科苑;2008年02期

10 叶树斌;;以人为本视角下法治政府的理解[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霄;方宏伟;;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中国特色法治政府[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唐斌;;政府问责的理论创新:基于概念、方式及过程的分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孙奎贞;;从政府职能转变看政府官员职能转变[A];构建和谐社会与领导科学创新——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赵刚;;行政监管与社会组织管理关系研究——以建设法治政府背景下的第三部门发展路径为视角[A];公共管理与地方政府创新研讨会论文[C];2009年

5 赵刚;;行政监管与社会组织管理关系研究—以建设法治政府背景下的第三部门发展路径为视角[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常青;;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法治政府[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佟健;;GDP考核指标、职业生涯考虑与地方政府投资激励[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王欢欢;;推行我国政府问责制的动因及价值分析[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于春贤;;建设责任政府的路径选择[A];服务型、责任型、法制型政府建设论文集(《吉林政报》2006·理论专刊)[C];2006年

10 李春成;;关于官员“下海”的道德争议[A];和谐社会 价值·政策·制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曹鎏 法学博士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行政问责:从问责法制到问责法治[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1年

2 记者 郑向鹏;共同推进深圳法治政府建设[N];深圳特区报;2008年

3 记者 李晓萌 通讯员 周凯 实习生 胡艺;建设法治政府是头等大事[N];长江日报;2010年

4 记者昝雅文;坚持依法行政 建设法治政府[N];抚顺日报;2010年

5 雍海宾;建设法治政府的思考[N];甘肃日报;2005年

6 记者 张惠屏;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步伐[N];深圳商报;2008年

7 市长 王阳;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努力建设法治政府[N];抚顺日报;2009年

8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博士后,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法工委主任 游劝荣;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是什么?[N];人民日报;2009年

9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王振才;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步伐[N];四平日报;2010年

10 记者 何清平;率先实现法治政府 成为依法行政典范[N];重庆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尤春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视野中的契约文明与法治政府建构[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2 田侠;行政问责机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3 洪兴文;论行政自由裁量权的伦理规治[D];中南大学;2012年

4 王明高;中国预防和惩治贪官外逃模型与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5 王维国;公共性理念的现代转型及其困境[D];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

6 韦京;少数民族高级领导干部成长规律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7 郝玲玲;政府公信力若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杜晓溪;城乡协调发展背景下政府职能转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朱宗伟;国家主义背景下的民族区域治理[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颜道成;经济转轨时期中国地级市政府制度缺失及其治理[D];辽宁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冀;常态下我国政府与传媒良性互动关系模式的构建[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2 张鹤宇;论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的模式选择[D];云南大学;2011年

3 焦奕文;现阶段我国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璐;县级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5 李若晖;法治政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6 杨叶红;湖南法治政府建设的现实制约及克服[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7 王雪松;法治语境下的社会管理创新问题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2年

8 张秀秀;法治政府视野下我国行政问责制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9 廖益辉;社会管理中政府官员渎职的责任追究机制研究[D];广州大学;2012年

10 靳四梅;我国政府官员腐败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3343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3343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2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