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与法治保障
[Abstract]:The "Forum on the Rule of Law in China" has been established in Shenzhen for a long time, which is not only a great support and encouragemen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ule of law in Shenzhen, but also a great support and encouragemen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Guangdong under the rule of law.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in Guangdong, the main motive force for the rapid and efficient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in Guangdong depends on innovation, the rule of law and supply-side reform. Enterprise innovation must also depend on the guarantee of rule of law. First, why should we carry out supply-side reform? in the past, China did not have enough consumption power to stimulate demand; now there is consumption power, but the supply of products cannot meet consumer demand. In addition, China's economy now faces "three major difficulties" (overcapacity, housing inventory, high debt).
【作者单位】: 广东省法学会;《法治社会》编委会;
【分类号】:F121;D920.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荣军;;中国法治发展的社会基础[J];清华法治论衡;2000年00期
2 高鸿钧;21世纪中国法治瞻望[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3 刘武俊;;“富士康诉讼”凸显中国法治“亚健康”[J];民主与科学;2006年05期
4 贺霄;刘钰婷;;中国法治的过去与未来[J];法制与社会;2006年18期
5 刘武俊;;2007年中国法治前景前瞻——2007年中国法治发展趋势展望[J];改革与开放;2007年02期
6 蒋安杰;;回望中国法治三十年[J];法制资讯;2008年11期
7 ;《法治蓝皮书:中国法治发展报告》2009年卷即将出版[J];环球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8 ;中国法治发展的目标冲突与前景分析[J];公安研究;2009年08期
9 ;《研究生法学》20周年特刊征稿启事[J];研究生法学;2009年04期
10 ;《研究生法学》20周年特刊征稿启事[J];研究生法学;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红阳;;我谈董必武法律思想与中国法治三十年[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2 杨亚佳;;中国法治发展模式探讨[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3 龙小宁;;权利假说理论与中国法治发展[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4 熊先觉;;百年中国法治路[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辑)[C];2008年
5 鲜连发;;董必武法律思想与中国法治三十年[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6 熊先觉;;百年中国法治路[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7 李曙光;;和谐社会与法治建设[A];和谐·创新·发展——首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7年
8 陈芸;;略论中国法治的资源取向[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法的移植与法的本土化[C];2000年
9 陈霞;;董必武法律思想与中国法治三十年[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10 李鸿渊;;新中国法治政府建设历程与经验回顾——以权利与权力良性互动为视角[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杜萌;法治蓝皮书归纳去年中国法治五特点[N];法制日报;2008年
2 罗争光 黄安琪;评析中国法治“大事件”[N];团结报;2013年
3 公安部 丁国强;中国法治的基因[N];北京日报;2013年
4 丁国强;期待现代中国法治之路早日走向成熟[N];法制日报;2013年
5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李贵连;从贵族法治到民主法治:中国法治转型之路[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6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刘作翔;标准化:中国法治向纵深发展的标志[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7 李林;中国法治——已不再是“摸着石头过河”[N];团结报;2014年
8 祁铁华 长春市委党校;十八届四中全会开启中国法治新时代[N];吉林日报;2014年
9 记者 甄雪虹;法治蓝皮书揭示中国法治五大特点[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10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法学院院长 薛刚凌;寻求中国法治的良性发展[N];人民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祝庭显;民本与民主交织下的新中国法治之路[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亚鹏;法律人性化与中国法治的发展[D];安徽大学;2007年
2 张猛;中国法治路径选择[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3 陈洋;中国法治正当性的理据简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4 杨宪民;中国法治困境的思考[D];郑州大学;2006年
5 李琴宝;中国法治建设路径选择[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文州;实践思维视域下中国法治的改进[D];河北经贸大学;2012年
7 陈文霞;风险社会背景下中国法治的发展与完善[D];河南大学;2013年
8 李勋;中国法治变革下的价值观冲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杨玉坡;法治启蒙与中国法治秩序建构[D];黑龙江大学;2003年
10 任启友;论非政府组织的法治功能[D];安徽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4039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403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