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意识形态的语义和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D9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运锋;;刑法解释立场:在形式主义与现实主义之间[J];东方法学;2011年04期
2 黄盈盈;王文卿;潘绥铭;;男民工与阶层、社会性别、性的主体建构[J];社会;2011年05期
3 齐建英;;论倒置的法律推理[J];重庆与世界;2011年15期
4 李强;;马克斯·韦伯的法律社会学与法律文化研究的相关性[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5 冯立;;从超级全景监狱角度看微博时代的到来[J];媒体时代;2011年05期
6 齐建英;;论语境在法律推理中的意义[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08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魏红珊;;欲望的身体与分裂的自我——以郭沫若的小说为例[A];郭沫若研究三十年[C];2008年
2 葛士恒;;后殖民语境下的文化资本争夺战——对“中国符号”热的再探讨[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3 林宏星;;“无君子则天地不理”——荀子“心与道”关系片论[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4 强世功;;法律移植的终结——对当代中国法理学的反思[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法治文明的承继与融合”法律分论坛论文或提要集[C];2004年
5 马明丽;;坚持弘扬经典 做强民族品牌[A];第四次全国民间传统诊疗技术与验方整理研究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昕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从“唯科学主义”到“主体建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喻中;从法不容情到融情于法[N];法制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乐欣;社会转型中法治应如何发展[N];检察日报;2003年
4 范愉;法学研究中的现实主义立场与经验实证方法[N];光明日报;2006年
5 王昊;广州西塔可抗8度强震[N];南方日报;2008年
6 张晓凌;中国美术“十二五”的三个目标[N];中国艺术报;2011年
7 强世功;知识产权法律移植的陷阱[N];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
8 湘桥区城南小学 翁竞燕;营造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N];潮州日报;2008年
9 徐德明;外缘的理论生长:现代文学的诗学践行[N];文艺报;2001年
10 河南省新安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张金海;案件处理:政策考量与司法决断[N];检察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明;法律意识形态的语义和意义[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2 孙春伟;法律意识中的意识形态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3 范树成;德育过程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刘旺洪;法律意识论[D];中国人民大学;2000年
5 刘永谋;福柯的主体解构之旅[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6 黄辉;法律意识形态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杨s,
本文编号:26268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626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