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司法与民意的关系是一个老生常谈而又历久弥新的话题,实践层面未获圆满解决,学术层面亦有不少缺憾。既有研究不谓不丰,但容易陷入两个极端:一是“大词法学”的空洞——重理论分析轻实证考察、重宏大价值轻具体制度、重理想方案轻现实可行;二是“一案一议”的琐碎——在拘泥于描摹故事情节的同时,又喜欢跨越“线”的逻辑而直接将“点”的叙事上升为“面”的结论。之所以如此,问题症结就在于对民意的看法太过粗糙,尤其是缺少民意概念的语境分析和民意面相的学术分类。为走出“大词法学”的困境,无疑需要对民意概念进行司法语境下的准确界定,需要对民意面相进行独特有效的学术分类。通过对林林总总的民意概念进行梳理,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狭义层次的民意是指人民的意志;中义层次的民意是指公众的意愿;广义层次的民意是指部分人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可以将司法语境下的民意归属为广义层次的民意,并进一步细化界定为“部分无直接利害关系的人就某一司法问题(主要是案件)表达的意见”。虽然既有研究中对民意的学术分类已有所涉猎,但要么分类标准比较单一,要么为分类而分类,多华而不实,分而无用。其实可以依据关注对象、表达内容、表现方式等综合标准,大致将民意分为直接民意和间接民意两大类别。其中,直接民意是指直接向司法机关表达的、针对个案处理的、诉求集中而明晰的民意。间接民意是指间接向司法机关表达的、不限于针对个案处理的、诉求分散而模糊的民意。最具代表性的直接民意是刑事个案中的联名信,最具代表性的间接民意是公共案件中的网络评论,作为民意的实践样态,可以对之进行类型化的实证考察,以真实反映和科学概括司法与民意的实然关系。通过对数十件刑事个案中联名信的统计和分析,可以发现以联名信为代表的直接民意的若干特点:涉及犯罪大多为自然犯,侵犯法益大多为人身权利;被告人以农村村民居多,大都属于草根阶层;签名者大都与当事人处于同一小型熟人社会,与之有“熟人关系”;联名信并非单纯的情感宣泄,而是具有一定的证据属性和逻辑理性;对联名信的回应态度与对应的案例效果呈现出较大程度的正相关态势;联名信的真实度较高,签名者大都知悉案情且表达真实意愿。通过对数十个公共案件的网络评论的统计和分析,可以发现以网络评论为代表的间接民意的若干特点:网络评论的要素往往包括发帖、转帖、评论、舆论;网络评论的起因是偶然当中有必然;网络评论的导向是被动当中有主动;网络评论的影响在案中案外交织,正面负面混杂;网络评论的缺陷主要表现为理性不足、知识欠缺和信息片面;网络评论的内容是全景式的描述和全方位的评论;网络舆论的监督一般通过网络→舆论→权力→法官的链条传递。通过前述的实证考察,可以看出司法与民意的关系呈现出两面性:一是正面的价值性,即民意对于司法有哪些价值层面的意义;二是负面的冲突性,即民意与司法之间发生冲突的原因有哪些。无论是直接民意,还是间接民意,都存在正面的价值性和负面的冲突性。但是为了论述的更深入,更有针对性,与直接民意和间接民意的分类相对应,同时基于两者的特点,在理论解析层面也有侧重:就直接民意而言,主要讨论正面的价值性;就间接民意而言,主要讨论负面的冲突性。在直接民意的正面价值性方面,大致可以从法治悖论的消解,历史文化的传承,法律的开门接纳,个案的有限弥散,以及比较法上的借鉴等层面予以论证。在间接民意的负面冲突性方面,大致可以归咎于职业思维与大众思维之间有差异,个案往往成为民众负面心绪的宣泄口,民意与法意之间时常存在分歧,官方信息缺失与民众想象力泛滥,调处司法和传媒关系的规范缺失,以及法律稳定性与民意流变性的区别等因素。司法对民意的回应并非天马行空的学术修辞,亦非骄纵任性的个人意愿,而是有学术理论的丰厚支撑,包括但不限于回应型司法、协商型正义、人民司法观、法的渊源论等司法理念。在此指导下,需要坚持柔性的、有限的、社会的司法观,对民意进行尊重但应审慎、积极但有限度、回应但依程序、互动但讲策略的回应。既要尊重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权利,以增进与民意的对话;也要建立健全民意的收集、识别、引导、保障、吸纳、反馈等工作机制,以加强与民意的对接。尤其是针对直接民意和间接民意的特点,需要分别设计各有侧重的回应路径。其中,对于直接民意,主要是建构一套机制化的、可操作的回应模式。重在积极回应,主要是微观层面的构建。从纵向来看,需要把司法回应分为收集、甄别、考量和反馈等若干阶段;从横向来看,需要在每个阶段细化原则、形式、任务和流程等具体事项。对于间接民意,主要是建构一套整体的系统的机制性策略。重在能动应对,主要是中观层面的构建。总体而言,可以在两大层面展开:对内而言,要科学构建能动裁判体系,以拉近法意和民意的距离;对外而言,要积极参与公众舆论构建,以消解民意对法意的冲击。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90-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全军;;司法程序中的民意及其制度化表达——兼论人民陪审员制度[J];时代法学;2015年06期
2 汪波;;大数据、民意形态变迁与数字协商民主[J];浙江社会科学;2015年11期
3 陈洪杰;;民意如何审判:一个方法论上的追问[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5年06期
4 徐光华;;个案类型特征视阈下的刑事司法与民意——以2005至2014年130个影响性刑事案件为研究范本[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5年05期
5 叶锋;;司法改革视野下审判辅助事务管理模式初探[J];东方法学;2015年03期
6 余展洪;;我国民意诉求研究综述(2002-2014)[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年02期
7 徐光华;;从涉案主体的身份特征看影响性刑事诉讼中的司法与民意——以2005—2014年《南方周末》评选的55件影响性刑事案件为例[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8 陈菲;;公民代理制度的若干问题及建议[J];法制与社会;2015年03期
9 杨斌艳;;舆情、舆论、民意:词的定义与变迁[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年12期
10 郑雯;桂勇;;网络舆情不等于网络民意——基于“中国网络社会心态调查(2014)”的思考[J];新闻记者;2014年1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法学专家:再审李昌奎案非“舆论审判”[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2 崔丽;;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文显:我国已提前进入“诉讼社会”[N];中国青年报;2010年
3 ;人民性是人民法院本质属性和核心价值[N];人民法院报;2009年
4 ;论我国司法改革的国情意识[N];人民法院报;2008年
5 牛晓波;;贺卫方:司法应与权力和民意保持距离[N];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
6 王松苗;;媒体与司法:冤家还是亲家[N];检察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朱丽峰;论网络民意与政府回应[D];吉林大学;2010年
2 张淑华;权利与权力双重视角下的网络民意与公共决策[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钱超;论民意表达[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刘晓梅;试论司法改革如何对待民意[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福涛;论民意对我国司法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0年
3 陈珊珊;网络民意监督与刑事司法公正[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4 郜占川;民意对量刑的影响考量[D];兰州大学;2009年
5 陈晓梅;司法语境中的民意考量[D];烟台大学;2009年
6 林兵;寻求民意与司法公正的平衡[D];吉林大学;2008年
7 李文俊;民意与司法关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8 张艳军;试析司法与民意的关系[D];贵州大学;2007年
9 许斌海;认真对待民意[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
本文编号:
26590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659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