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德国环境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0 20:02

  本文关键词:德国环境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效率问题与公平问题的相互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协调永远都是人类社会发展所要面对的核心问题,离开了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系统,人类无法仅凭借自身的力量在地球上谋得生存与发展。然而由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以及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淡薄,资源浪费严重,自然生态系统受到人类生产生活等各种活动的破坏,环境污染也在不断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健康与经济发展。德国在二战后大力发展重工业和制造业,却忽视环境保护,造成了严重的环境破坏和污染,环境管理经历了从环境污染到环境治理最后至环境预防的过程。通过环境法对环境进行治理与保护,可以被大致分成三个阶段,从最开始环境法发展相对滞后的第一阶段,再到针对性极强的环境单行法迅速制定的第二阶段,直到现在健全法律体系和法典化尝试的第三阶段。德国环境法特点明确突出,重视公众参与和环境信息公开,重视环境预防和事前环境影响评估,规定严格具体,因而环境治理效果明显,从末端治理出发继而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未来德国将大力发展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弃核并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同时《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也将对德国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德国 环境法 环境治理 环境保护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51.6;DD912.6
【目录】:
  • 搞要6-7
  • Abstract7-9
  • 导论9-15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9-11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11-14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14-15
  • 第一章 环境法的基本概念15-22
  • 一、环境与环境污染的概念15-17
  • 二、环境法的概念17-18
  • 三、环境法的原则18-20
  • 四、环境法的目的20
  • 五、环境法的管辖权20-22
  • 第二章 德国环境法发展的历史进程22-32
  • 一、第一阶段:环境法发展相对滞后(1972年之前)22-24
  • 二、第二阶段:单行法迅速制定(1972年-1990年)24-27
  • 三、第三阶段:健全法律体系和法典化的尝试(1990年至今)27-32
  • 第三章 德国环境法的特点32-38
  • 一、重视环境预防与事前环境影响评价32-33
  • 二、重视公众参与33-34
  • 三、重视环境信息的公开34-36
  • 四、深受政党政治的影响36-38
  • 第四章 德国环境法实施效果评估38-44
  • 一、从末端治理到可持续发展38-39
  • 二、行政条例配套完备,执行效率突出39-41
  • 三、环境犯罪规定严格,处罚严厉41-42
  • 四、国际、欧盟、区域性法律与公约多管齐下42-44
  • 第五章 德国环境法的新动态及未来展望44-51
  • 一、德国环境法的新动态44-47
  • 二、未来展望47-51
  • 结论51-53
  • 参考文献53-58
  • 致谢58-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玉明;;地方环境治理中政府合作的实践探索[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2 俞海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环境治理历程与展望[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年12期

3 田蜜蜜;;治理理论与我国环境治理格局重构[J];学理论;2013年25期

4 杰拉德·陈;李丰;;中国的环境治理:国内与国际的连结[J];复旦国际关系评论;2007年00期

5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开展农村环境治理的实施意见[J];辽宁省人民政府公报;2013年09期

6 沈新平;小城镇建设必须加强水环境治理[J];学习导报;2000年04期

7 于立深;周丽;;环境治理的契约模式[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3期

8 方世南;;环境友好型社会与政府在环境治理中的作为[J];学习论坛;2007年04期

9 张紧跟;庄文嘉;;从行政性治理到多元共治:当代中国环境治理的转型思考[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6期

10 王绪龙;张红;;环境治理供给的博弈分析与对策[J];理论学刊;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留财;;从西方环境治理范式透视科学发展观——以《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为案例分析[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2 王玉明;邓卫文;;广东环境治理中政府协作困境及原因分析[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强;;产权视角下的政府环境治理[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二)[C];2010年

4 鲁新春;胡志敏;袁西锐;;搞好水环境治理,建设生态型强市[A];山东水利学会第十届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5年

5 刘伟;仲兵;;我国环境治理决策能力的现状检视与发展路向[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许健;;论全球环境治理中的国家主权[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7 张春;;论全球环境治理的合法性——一项结合政治学、法学和社会学的尝试[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8 朱德米;;从行政主导到合作管理:我国环境治理体系的转型[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9 胡剑锋;;环境治理需要转变思路和制度创新——温州鳌江污染整治的经验及启示[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8年

10 洪大用;;试论改进中国环境治理的新方向[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上卷)[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留财;从理论视角看当今环境治理[N];中国环境报;2007年

2 朱贵升 吴毓亭;室内环境治理员新职业遭热捧[N];建筑时报;2007年

3 江华 张建民 温州大学商学院;行业协会实施自愿性环境治理的温州经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王志勋 记者 黄启源;始阳举全镇之力 打赢农村环境治理大会战[N];雅安日报;2010年

5 冯永宏;西天乡环境治理成常态[N];广安日报;2010年

6 记者 蒋健;积极引导 广泛动员 推进城乡结合部环境治理[N];巴中日报;2010年

7 记者 黄桂云;认真落实“六个一” 环境治理“进社区”[N];眉山日报;2011年

8 记者 开永丽;城乡环境治理不力 404人被问责[N];四川法制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刘淼淼;新模式 新方法 开拓乡村环境治理新路[N];四川日报;2012年

10 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 李志青;环境治理需要全民共同参与[N];文汇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正升;中国式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竞争与环境治理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2 李雪梅;基于多中心理论的环境治理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孙凤蕾;全球环境治理的主体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4 胡佳;跨行政区环境治理中的地方政府协作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黄思光;区域环境治理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6 钟明春;基于利益视角下的环境治理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妍辉;论环境治理的金融工具[D];武汉大学;2012年

8 刘小峰;基于计算实验的流域水环境治理模式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慧;环境治理中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合作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赵杰佳;利益导向下的参与式环境治理[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3 姚世敏;黄河金三角区域环境治理中的地方政府协作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4 施新明;基于公众满意度调查的福州市水环境治理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5 田蜜蜜;我国府际公共环境治理区域合作机制的完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6 陈

本文编号:3194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3194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b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