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法律史学研究方法的分析
发布时间:2022-07-20 11:30
当代中国法律史研究经过"前十七年"(1949—1966)"文革十年"(1966—1977)与"改革开放"(1978—至今)三个阶段。由于研究方法的不同,每个时期的研究成果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前十七前"主要采用的"阶级分析"的方法曾对推动中国法律史的研究起到过重要作用,但"文革十年"中这一方法的绝对化却成为学术发展的桎梏。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思想解放使学术研究方法多元化,中国法律史的研究也随着方法的多元而繁荣兴盛,与以往相比,研究成果剧增,多角度地探讨中国历史上的法律拓展了中国法律史的研究领域,但对研究方法的过度重视也带来研究中的其他问题。
【文章页数】:14 页
【文章目录】:
一、国学视域下的中国法律史研究方法
(一)考据学的方法
(二)史料学研究方法
二、中西交融背景下的法律史研究方法
(一)阶级分析的方法
(二)社会学研究方法
(三)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
(四)比较研究方法
三、中国法律史方法论的影响因素
(一)研究者的学术素养和能力
(二)学科的研究环境
(三)研究的问题性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通过村规民约改变不良习惯探析——以贵州省锦屏县平秋镇石引村为对象[J]. 高其才. 法学杂志. 2018(09)
[2]民族村寨村规民约“异化”及与国家法调适——基于元阳梯田核心区村规民约的分析[J]. 牟军,徐超. 思想战线. 2018(04)
[3]从命案率看清代社会经济变迁对暴力冲突的影响[J]. 夏静. 量化历史研究. 2017(Z1)
[4]乡村治理法治化的村规民约之路:历史、问题与方案[J]. 陈寒非.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8(01)
[5]建筑与仪式:明清司法理念的另一种表达[J]. 徐忠明. 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 2018(00)
[6]村规民约与村落公共秩序的维护——以1949年前的锦屏文书为例[J]. 池建华.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 2017(02)
[7]村规民约的历史嬗变与现代转型[J]. 周铁涛. 求实. 2017(05)
[8]乡土社会秩序的巨变——文化转型背景下乡村社会生活秩序的再调适[J]. 赵旭东,张洁.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9]循环的断裂与断裂的循环——基于一种乡土社会文化转型的考察[J]. 赵旭东.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3)
[10]史料、技术与范式:迈向科学的中国法律史研究[J]. 刘顺峰. 江苏社会科学. 2016(02)
本文编号:3663920
【文章页数】:14 页
【文章目录】:
一、国学视域下的中国法律史研究方法
(一)考据学的方法
(二)史料学研究方法
二、中西交融背景下的法律史研究方法
(一)阶级分析的方法
(二)社会学研究方法
(三)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
(四)比较研究方法
三、中国法律史方法论的影响因素
(一)研究者的学术素养和能力
(二)学科的研究环境
(三)研究的问题性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通过村规民约改变不良习惯探析——以贵州省锦屏县平秋镇石引村为对象[J]. 高其才. 法学杂志. 2018(09)
[2]民族村寨村规民约“异化”及与国家法调适——基于元阳梯田核心区村规民约的分析[J]. 牟军,徐超. 思想战线. 2018(04)
[3]从命案率看清代社会经济变迁对暴力冲突的影响[J]. 夏静. 量化历史研究. 2017(Z1)
[4]乡村治理法治化的村规民约之路:历史、问题与方案[J]. 陈寒非.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8(01)
[5]建筑与仪式:明清司法理念的另一种表达[J]. 徐忠明. 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 2018(00)
[6]村规民约与村落公共秩序的维护——以1949年前的锦屏文书为例[J]. 池建华.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 2017(02)
[7]村规民约的历史嬗变与现代转型[J]. 周铁涛. 求实. 2017(05)
[8]乡土社会秩序的巨变——文化转型背景下乡村社会生活秩序的再调适[J]. 赵旭东,张洁.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9]循环的断裂与断裂的循环——基于一种乡土社会文化转型的考察[J]. 赵旭东.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3)
[10]史料、技术与范式:迈向科学的中国法律史研究[J]. 刘顺峰. 江苏社会科学. 2016(02)
本文编号:36639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3663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