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异地交流与司法效率——来自高院院长的经验证据
本文选题:司法效率 切入点:法官 出处:《新产经》2012年09期
【摘要】:正2012年第7期2007年最高人民法院积极推进职业化建设各项措施,在最高人民法院努力下,实现了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大范围的异地交流任职。从目前的情况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异地交流在全国已是蔚然成风。现在,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的陈刚用实证方法对法官异地交流对司法效率的作用做出了分析。在理论上,法官异地交流是把"双刃剑",它对司法效率的提高同时具有促增和抑制两种效应,
[Abstract]:In the 7th issue of 2012, the Supreme people's Court actively promoted the various measures of professionalization construction. Thanks to the efforts of the Supreme people's Court, the Supreme people's Court has realized a wide range of exchanges of office among presidents of the higher people's Court. Judging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It is no exaggeration to say that foreign exchanges have become popular throughout the country. Now Chen Gang, of the School of Economics,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has used an empirical method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foreign exchange of judges on judicial efficiency. In theory, The exchange of judges in different places is a "double-edged sword", which has two effects on the improvement of judicial efficiency.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分类号】:D92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昀;;司法效率的经济分析初论[J];司法改革论评;2002年01期
2 丁寰翔;坚持“司法公正与效率”完善刑事诉讼制度[J];社科纵横;2004年06期
3 梁敏,邹先利;中国式辩诉交易制度的建构[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5期
4 蒋惠岭;;论司法效率的“法治账”[J];中国审判;2010年12期
5 吴志伟;张佳;;民事审限制度刍论[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高春;谈司法公正与司法效率[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S1期
7 马叶敏;;民事审限制度之检讨[J];法制与社会;2009年09期
8 黄莹;高小纺;;解读《最高院加强审判公开的意见》[J];理论界;2008年05期
9 张强;智慧;;浅析侦查阶段刑事和解的可行性[J];知识经济;2011年03期
10 汪启和,秦祖栋,王义军;简论实现司法公正和效率的决定性因素[J];莆田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游中川;;提升效率 化解矛盾 论董必武的司法效率理念及启示[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辑)[C];2010年
2 杨全好;;律师与法官关系若干问题探讨[A];第四届中国律师论坛百篇优秀论文集[C];2004年
3 赵振平;;法官员额与法官助理问题的探讨[A];2003年度全省法院“法官职业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3年
4 王惠民;;浅谈基层法院强化法官职业化的有效途径[A];2003年度全省法院“法官职业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3年
5 毛煜焕;;和谐社会的法官责任——论“人民司法”的时代落脚点[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辑)[C];2008年
6 钱卫清;;距离就能产生“美”吗——关于规范律师和法官关系的思考[A];第四届中国律师论坛百篇优秀论文集[C];2004年
7 聂玉磊;;论法官指示制度之建构——兼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陪审员参加审判活动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八条之适用[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8 田立东;毛瑞江;;推进法官职业化建设之我见[A];2003年度全省法院“法官职业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3年
9 孙文慧;;论法官职业化及其制度保障[A];2003年度全省法院“法官职业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3年
10 王立志;;学习研究董老司法公正效率权威观的体会[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宁杰;三维内省 司法效率提升之路[N];人民法院报;2008年
2 王斗斗;不能以损害司法效率换取调解率[N];法制日报;2007年
3 孙 同;新加坡司法效率[N];人民法院报;2004年
4 孙 同;新加坡的司法效率[N];人民法院报;2004年
5 ;二七法院:追求司法效率向自身开刀[N];人民法院报;2003年
6 记者 刘岚;提高司法效率 维护司法公正[N];人民法院报;2006年
7 王玉宝 王莉;整合司法资源 提高司法效率[N];延边日报;2008年
8 赵仰政 靳丹青 毕仲武 高平市人民检察院;明晰公正效率 维护公平正义[N];山西经济日报;2009年
9 石维斌;程序公正与司法效率[N];人民法院报;2001年
10 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 顾利军;合理分担司法成本 全面提升司法效率[N];人民法院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海光;中国法官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2 谢阿桑;论当庭宣判[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3 贺绍奇;论法官的职业伦理[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4 崔军;论司法裁判[D];吉林大学;2008年
5 杨艺红;诉讼突袭及其法律规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6 李微;涉诉信访制度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7 亓荣霞;法官职业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8 刘晴辉;中国陪审制度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9 丁海湖;案例指导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10 胡玉鸿;马克思主义司法公正学说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楠;司法效率实现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1年
2 张晓波;法官在诉讼调解中的角色定位[D];苏州大学;2007年
3 孙伟;司法改革中的法官民事自由裁量权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4 张芸;论司法公信力[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郝从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裁判实务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6 单永英;简析我国法官职业化[D];安徽大学;2003年
7 刘珂;论民事诉讼中法言释明权[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8 罗宁;刑事诉讼中法官角色的定位[D];四川大学;2007年
9 徐剑虹;我国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的改革构思[D];华东政法学院;2002年
10 张志文;论司法立场的法律发现[D];山东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6579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657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