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转型期社会矛盾化解之道——以提高法律实效为视角

发布时间:2018-04-26 12:52

  本文选题:社会转型 + 社会矛盾 ; 参考:《理论月刊》2012年04期


【摘要】:社会转型致使中国正处在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干部与群众、穷人与富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被认为是当前我国社会最容易发生冲突的群体,官民矛盾被认为是最突出的社会矛盾。本文在对我国法律实效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导致社会矛盾凸显的根源,提出了化解社会矛盾的途径即增强我国法律实效的具体法律对策:提高法律意识水平,建构全民法律信仰;提高法律质量,实现良法之治;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保证司法公正;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实现依法行政。
[Abstract]:As a result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China is in a period of prominent social contradictions. Cadres and masses, the poor and the rich, managers and managers are considered to be the most conflict-prone groups in our society at present.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people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most prominent social contradic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law in our country, this paper deeply excavates the root cause of the social contradic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way to resolve the social contradiction, that is, the concrete legal countermeasure to strengthen the actual effect of the law in our country: to raise the level of legal consciousness. To construct the legal belief of the whole peopl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law, to realize the good governance of the law; to promote the reform of the judicial system, to ensure the judicial justice;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administrative law enforcement and to realize the administration by law.
【作者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011QC078) 2012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
【分类号】:D9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贺卫方;认真地对待法律教育(代引言)[J];比较法研究;1996年02期

2 汪习根;;化解社会矛盾的法律机制创新[J];法学评论;2011年02期

3 刘作翔;法律与道德:中国法治进程中的难解之题——对法律与道德关系的再追问和再思考[J];法制与社会发展;1998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评论员;[N];人民日报;2005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婉冰;;西方人文精神与中国法治建设[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2 罗绍林;;试论法律信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3 朱军;谢芳;;美国高校学生违纪的准司法裁决制度探析——以陪审团制度为视角[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4 王圣扬;杨国萍;;辩护律师与刑事法官关系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5 胡小红;论私法的强行性规范[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6 孙洪坤;沉默权的代价[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7 李钟书,翁里;论城市拆迁中社会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博弈[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8 孙洪坤;;人权保障与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以刑事司法国际准则为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9 叶强,朱今;公民宪政意识:宪政建设的观念基础[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10 刘曼玉;;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法制建设与发展[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跃军;;民主与法治的异化:“人肉搜索”的现实映像[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楼建波;;中国公司法第五条第一款的文义解释[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3 周友苏;张虹;;反思与超越:公司社会责任诠释[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4 杨文东;;解读法治社会中的图书馆法与立法[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李华;;生态文明背景下流域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的构建[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冷罗生;;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理性思考[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陈泉生;郑艺群;;论科学发展观与法学方法论的生态化[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徐伟敏;;循环经济促进法律责任研究[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邓晓宇;周孜予;;以人为本建立良好的环境标准体系[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10 李玉红;;论和谐社会框架下的纳税人权利保护[A];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2007年会暨第五届全国财税法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凡;北极生态保护法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刘颖;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年君;肖家河水电站CDM开发与创建国家碳交易所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史根洪;嵌入视角下司法信任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5 申建中;民事再审程序改造及再审之诉建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6 解志勇;论行政诉讼审查标准[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7 吴卫军;法理与建构:中国司法改革的宏观思考[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8 王廷惠;微观规制理论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杨联明;《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定》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10 孟凡哲;普通法系的判例制度——一个源与流的解读[D];吉林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琳;我国兽药市场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磊;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程红丹;国际环境法中的差别待遇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张同祯;量能课税原则法律地位探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赵小娟;企业环境责任探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蒋士锋;跨界环境损害法律责任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杨鹏章;非强制性环境行政执法行为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8 宋旭恒;环境权主体理论的理性思考[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9 张玉英;商业广告虚假荐证的民事责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赵旋;论中国特色审判方式的确定[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新生;;论谈判民主的法治化[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汪孝宗;王红茹;胡雪琴;张璐晶;谈佳隆;;哪个省的GDP“含金量”最高?[J];中国经济周刊;2010年09期

3 滕世华;;公共治理理论及其引发的变革[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李君如;[N];文汇报;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益挺;;社会转型背景下信访制度功能的异化[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18期

2 张友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1年05期

3 王广辉;;论法治视域下社会矛盾的化解[J];公民与法(法学版);2011年07期

4 林兴初;;快速转型期社会矛盾的演化及化解机制——基于台州市2005—2009年党政部门信访数据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及时回应诉求,胜过出警千员[J];工友;2011年06期

6 刘金龙;;做好社会矛盾化解工作的几点认识[J];中国边防警察;2011年07期

7 叶明柱;;创新管理合民意 竭诚服务暖民心[J];民主;2011年06期

8 易娇艳;;思想政治教育在化解社会矛盾中的作用[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10期

9 张玉磊;;维护社会稳定需要社会管理创新[J];党政论坛;2011年06期

10 伍金平;;化解隐性社会矛盾的公诉视野思考[J];中国检察官;201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丽岩;赖运彩;;论董必武的群众路线思想[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辑)[C];2010年

2 王宝明;;法治政府化解社会矛盾的战略选择[A];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法律问题——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杨春贵;;社会和谐与社会矛盾——纪念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50周年[A];纪念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五十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7年

4 张巍;;从法不容情到法亦有情浅议批捕环节如何引导公安机关化解社会矛盾[A];第六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杨祖伟;;批捕环节如何引导公安机关化解社会矛盾——对郑州市检察机关建立和完善“非羁押诉讼”机制的思考[A];第六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用对立统一规律观察处理社会矛盾和问题的经典之作——纪念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50周年座谈会综述[A];纪念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五十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7年

7 周莉;;妥善解决社会矛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徐晓海;;论维护社会稳定的社会管理机制创新[A];中国社会学会2010年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郑杭生;杨敏;;当前我国社会矛盾一些值得关注的动向——一种社会实践结构性变化的新视角[A];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6年

10 刘军;吕瑞云;朱民晖;;社会矛盾化解与检察职能解析[A];第六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意赅;莫让孩子为社会转型买单[N];消费日报;2010年

2 汪玉凯;我们如何面对社会转型[N];安阳日报;2011年

3 马洪斌 朱卫东;七措施提升化解社会矛盾能力[N];法制日报;2010年

4 中央党校社会学教研室教授 吴忠民;我国现阶段社会矛盾演变新趋势[N];北京日报;2010年

5 河南·漯河 张玉胜;化解社会矛盾应力倡“三观”[N];人民代表报;2010年

6 杭州市社会科学院 徐祖荣;社会转型对宗教的影响与宗教的适应[N];中国民族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刘家伟;全力化解社会矛盾[N];辽宁日报;2011年

8 吴宁;化解社会矛盾的六大措施[N];工人日报;2007年

9 韦海茹;以优化发展环境为契机 正确处理社会矛盾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N];陇南日报;2010年

10 ;推进社会转型 构建和谐鞍山[N];鞍山日报 ;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小江;我国转型期群体性事件中的农民问题[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2 高峰;当代视野中的市民社会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3 陈章龙;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冲突与主导价值观的确立[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田成有;传统与现代:乡土社会中的民间法[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5 奂平清;华北乡村集市变迁与社会结构转型[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6 苏春艳;社会网络与职业获得[D];上海大学;2005年

7 沈立新;转型期中国社会矛盾研究——以上海地区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赵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廖志诚;社会转型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动力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李德;转型期城市农民工的婚姻策略[D];上海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贵春;转型期中国社会矛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张晓妍;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利益分化与政治认同[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3 张鹏翔;转型期我国信访制度的重构[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4 肖宇亮;社会转型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D];吉林大学;2007年

5 舒智晖;转型期社会冲突与法治秩序建构[D];湘潭大学;2006年

6 黄坤琦;转型期中国执政党执政合法性的巩固[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7 王春风;论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人文精神的建构[D];内蒙古大学;2004年

8 秦秋咀;社会文化转型与近代诗话创作[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冷向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政府治理范式变迁[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丁艳;19世纪末美国市政腐败及其根源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8061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8061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0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