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分类的行政化与司法化——从助理审判员的“审判权”说起
[Abstract]:The classification of judges and the assignment of their functions and powers should be a core issue of judicial reform, but now there is a lack of academic supply, poor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poor practice. In fact, the judicial practice has already formed the tendency of judge classification and administration, which has brought many disadvantages, such as judges' seniority, judges' honor, the mixed assimilation of judges' jurisdiction and the administration of justice. In order for justice to return to the real sense of justice, and for judges to become real judges, it is necessary to re-examine the classification of judges and promote their transition from administrative to judicial: judges can be divided into assistant judges, ordinary judges, senior judges, They have given the auxiliary jurisdiction, the core jurisdiction, the guiding jurisdiction, the trial of different litigation cases, the handling of different judicial matters, and belong to different internal departments, in order to eliminate the malady of the large pot of the court system. Get out of the quagmire of judicial administration.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法院;
【分类号】:D92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聂洪勇;;对审判长选任制度的反思[J];中国司法;2008年11期
2 许前飞;中国法官定额制度与人民法院体制改革[J];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2002年12期
3 陈卫东,石献智;审判长选任制的缺陷刍议[J];法商研究;2002年06期
4 刘晨;;法院改革中制度移植的反思——从“从法官助理回归助理审判员”想开去[J];法治论坛;2009年03期
5 邓宁;关于完善我国法官遴选制度的几点思考[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S1期
6 王安泽 ,杨传瑾;地方人大常委会应改进对“两院”人事任免工作[J];江淮法治;2002年02期
7 陈新华;;能否简单取消助理审判员制度之辨析[J];攀登;2005年06期
8 顾俊杰;关于我国法官制度改革的思考[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9 刘忠;;规模与内部治理——中国法院编制变迁三十年(1978—2008)[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2年05期
10 雷永贵;关于我国法官员额制度构建的实证考察[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聂洪勇;;对审判长选任制度的反思[J];中国司法;2008年11期
2 张晋红;审判长制度与合议制度之冲突及协调——兼论合议制度的立法完善[J];法学评论;2003年06期
3 苏力;;好的研究与实证研究[J];法学;2013年04期
4 曾秀霞;;论刑事诉讼中独任制的扩大适用[J];东南司法评论;2012年00期
5 卢佩;;司法如何统一?——以德国联邦最高法院判例为实证分析对象[J];当代法学;2014年06期
6 刘练军;;法院科层化的多米诺效应[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5年03期
7 李晟;;低同质化背景下的中国法官外部环境约束[J];北大法律评论;2014年02期
8 王永风;;司法公正与法官制度改革[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9 傅伟刚;法官职业化的几点思考[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10 吴烨;;审判质效考评机制:法理审视与实践反思[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马巍;;论法院内部司法行政管理部门的定位与改革路径[A];全国法院第二十六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司法体制改革与民商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C];2015年
2 杨宗仁;程方伟;;主审法官责任制的隐忧与化解[A];全国法院第二十六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司法体制改革与民商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C];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孙伟良;我国法官权利保障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秦雅静;医疗侵权举证责任分配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哲;我国基层法官遴选制度之完善[D];暨南大学;2011年
2 莫晓岚;法官豁免制度的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田萍;论合议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4 熊金祥;我国法官制度改革的价值目标及其实现[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任婷婷;合议庭运行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6 陈楠;古罗马裁判官制度及其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谭铮;论我国法官助理制度的构建[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8 李祥贵;《红楼梦》与中国古代司法文化[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林毅坚;法官遴选制度探析[D];厦门大学;2007年
10 习静;合议庭评议机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力;;曾经的司法洞识[J];读书;2007年04期
2 张传军;我国法官助理制度之探析[J];法律适用;2005年01期
3 陈卫东,石献智;审判长选任制的缺陷刍议[J];法商研究;2002年06期
4 李浩;法官素质与民事诉讼模式的选择[J];法学研究;1998年03期
5 苏力;;司法制度的合成理论[J];清华法学;2007年01期
6 范纯;;当代日本司法制度改革评析[J];日本学刊;2007年03期
7 蒋惠岭;日本的审判长制度[J];人民司法;2000年11期
8 孟天;关注与思考——审判长选任制研讨会的焦点话题[J];人民司法;2000年12期
9 肖扬;我们的理想:实现司法公正与效率[J];人民司法;2002年01期
10 许前飞;再论中国法官的素质[J];人民司法;2002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迟 军 张玉鲁;[N];人民法院报;2002年
2 宋建朝 连丹波;[N];人民法院报;2003年
3 王斌;[N];人民法院报;2007年
4 陈永辉;[N];人民法院报;2007年
5 杨树明;[N];人民法院报;2008年
6 记者 罗书臻;[N];人民法院报;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继平;“牢骚”以后[J];人民司法;1987年03期
2 褚贵炎;助理审判员不能老是“临时”下去[J];法学;1991年01期
3 刘晨;;法院改革中制度移植的反思——从“从法官助理回归助理审判员”想开去[J];法治论坛;2009年03期
4 陶世水;;是审判员又是工人——记中山区人民法院助理审判员宇秉谦同志的一段事迹[J];人民司法;1960年01期
5 吴启明;对助理审判员署名问题的意见[J];人民司法;1980年08期
6 ;最高人民法院初任审判员、助理审判员考试暂行办法[J];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1999年04期
7 陆拯;;“人身权”岂能代理?——闸北法院一助理审判员违法被免职[J];上海人大月刊;2000年02期
8 吴久宏;;论初任法官培训机制之建构——以北京法院为例[J];法律适用;2012年08期
9 ;顾全大义 不徇私情[J];人民司法;1984年09期
10 朱纪平;从高级法官到风流贪官──许亚非违纪违法案警示录[J];山区开发;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赵振平;;法官员额与法官助理问题的探讨[A];2003年度全省法院“法官职业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曾向荣;我就是为了遵守法律[N];广州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黄秀丽;“你影响的是湖北省法院的形象”[N];南方周末;2010年
3 冯 涛;槐荫法院筑牢廉政防线确保“六无”目标[N];人民法院报;2004年
4 林劲标;广东完善法官绩效奖惩激励机制[N];人民法院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余建华 孟焕良 本报通讯员 马宁;打造法官“能上能下”的职业成长机制[N];人民法院报;2011年
6 鲍雷邋本报通讯员 赵岩 高政;为了天平永不倾斜[N];人民法院报;2007年
7 杨洁;宿迁“三效应”创新青年干警培养模式[N];江苏经济报;2012年
8 甘泽彬 记者 陈博;法官任命 能力重于资历[N];四川法制报;2014年
9 本报通讯员 杨洁 本报记者 戴丽娟;宿迁“三效应”创新青年干警培养模式[N];江苏法制报;2012年
10 本报记者 任维东 光明网记者 陈畅 通讯员 石慧洁;“铁案”法官 情归黎民[N];光明日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兰;中国法官任用运行机制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1991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199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