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法院的司法路线——以国家权力下沉为切入点

发布时间:2018-08-26 09:20
【摘要】:新中国成立必须完成的一个首要任务就是要实现国家权力下沉,将国家权力延伸到基层社会。以国家为主导的纠纷解决机制既是实现国家权力下沉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国家权力下沉的客观要求。人民法院要在基层社会始终在场,实现一种所谓的身体治理。然而,人民法院的司法实践与基层民众的具体诉求并不能始终保持一致,特别是人民法院的组织化极有可能带来自身的官僚化。为了克服这种情形的发生,人民法院在司法过程中采取了群众路线。在具体的群众路线运用过程中,人民法院以"阶级出身"为纠纷解决的标准,追求一种"广场化"的司法效应,从而使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纠纷解决机制朝向一种压制型方向发展。
[Abstract]: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asks of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is to realize the state power sinking and to extend the state power to the grassroots society. The state-led dispute resolution mechanism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means to realize the sinking of state power, but also an objective requirement of state power sinking. The people's court should always be present in the grass-roots society, realize a kind of so-called body management. However, the judicial practice of the people's court is not consistent with the specific demands of the grassroots people, especially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people's court may bring its own bureaucracy. In order to overcome this situation, the people's court took the mass line in the judicial process. In the course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oncrete mass line, the people's court regards "class origin" as the standard of dispute resolution, and pursues a judicial effect of "square". Thus, the dispute settlement mechanism in the early days of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developed towards a kind of oppressive direction.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民生视野下适当生活水准权的法律保障”(11CFX031) 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研究”(10JZD0029)
【分类号】:D92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陈柏峰;;纠纷解决与国家权力构成——豫南宋庄村调查[J];民间法;2009年00期

2 徐勇;;现代国家的建构与村民自治的成长——对中国村民自治发生与发展的一种阐释[J];学习与探索;2006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小宁;;论警察机关在修复性司法中的定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2 徐学鹿;梁鹏;;商法风险分配机制刍议[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3 程乃胜;;何谓法理学——读庞德的《法理学》(第一卷)[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4 方潇;;革命话语下的理性思维——董必武法学教育思想刍议[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5 陈立峰;王海亮;;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经济法拘束力的影响——从彼德斯曼关于国际经济法宪政功能的视角思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6 赵宗亮;;权利政治初论——方法、观念与实践[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7 张训;;打开刑法之门——评刑法学家陈兴良教授的学术情怀[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8 黄春;;公民道德建设的法律支持和政策保障[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9 程雁雷;行政法的博弈分析:以行政合同为例[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10 王先林;论反垄断法的基本价值[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董志凯;;毛泽东与新中国经济建设[A];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C];2003年

2 杨铁军;;消费者合同中信息均衡性实现研究——以民法为视角[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吴锦宇;;法和经济学在中国大陆的第一次浪潮[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4 廖建求;;浅谈法经济学的学科定位[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马建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下的刑罚执行——论强化服刑人员的思想教育[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6 杨立新;王轶;王竹;王天凡;赵可;;中国民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7 夏勇;;中国宪法改革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从“改革宪法”到“宪政宪法”[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法治文明的承继与融合”法律分论坛论文或提要集[C];2004年

8 岳彩申;符勇;唐泽兵;;论中国董事及高级管理者责任保险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途径[A];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保险与社会保障的角色——北大CCISSR论坛文集·2004[C];2004年

9 刘维芳;;毛泽东对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历史贡献[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陶立峰;;药品强制许可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影响[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八)[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玉堂;边沁功利主义分析法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李冠群;论国际私法系统视野下的最密切联系原则[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张雪樵;经济行政权法律监督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方兴顺;TRIPS协定下地理标志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江依妮;中国式财政分权下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李慧勇;周恩来与“文革”后期中央行政体制的重新整合[D];南开大学;2010年

10 郑林华;墨家思想与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志科;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征收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王国涛;纳税人权利保护司法论[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乔淑惠;隐私权宪法保护问题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5 刘阿华;论依法按政策行政原则[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席晓鸣;论刑民交错现象[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贾静远;刑事诉讼中审判委员会议事规则改革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严婷婷;我国纳税人利益表达机制的构建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刘洪波;破产重整中债权人利益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10 殷建珍;我国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构建[D];湘潭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贺雪峰;;农民行动逻辑与乡村治理的区域差异[J];开放时代;2007年01期

2 陈柏峰;;“气”与村庄生活的互动——皖北李圩村调查[J];开放时代;2007年06期

3 董磊明;;农村调解机制的语境化理解与区域比较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01期

4 陈柏峰;;论乡村体制改革对纠纷解决的影响[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3期

5 朱晓阳;;“语言混乱”与法律人类学的整体论进路[J];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新明;刘天喜;;党的群众路线形成问题新论[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10年01期

2 卫建林;;党的历史是形成和完善群众路线的历史[J];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3 耿庆彪;论邓小平对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贡献[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4期

4 李运平;;从抗震救灾看党的群众路线[J];福建党史月刊;2008年08期

5 谭和平;;论中国共产党的党群观[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6 王德源;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形成[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1992年03期

7 孙存良;倪进;;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与政治参与[J];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10期

8 周德翔;铁亚刚;;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与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01期

9 赵春;王涛;;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村民自治[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4期

10 胡荣山;;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坚持群众路线[J];党史文苑(学术版);2006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党玲侠;;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A];从《为人民服务》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付兆丽;;试论人民法院统一定罪原则[A];第二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3 元跃旗;;群众路线的成功实践与启示[A];弘扬延安精神实践“三个代表”[C];2002年

4 袁秉达;;红色的旅程——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规律性认识[A];峥嵘岁月 磅礴绚丽——上海市党校系统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80周年论文集[C];2001年

5 龚廷泰;;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法哲学思考[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7年

6 李东朗;;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外交活动[A];中国共产党与现代中国[C];2001年

7 张明军;;关于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理性思考[A];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共产党执政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8 唐培吉;;扭转乾坤 改换日月——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A];上海市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1999年年会论文集[C];1999年

9 张星星;王文;;两次历史性飞跃与中国共产党的创新精神[A];“三个代表”与理论创新——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论文集[C];2001年

10 ,

本文编号:22044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2044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e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