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检察院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诉前程序研究

发布时间:2018-09-13 08:07
【摘要】:自检察院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试点之初,诉前程序和提起诉讼即被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检察院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诉前程序是指检察院在履行职责中发现特定领域存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行为,在提起民事公益诉讼之前,应当依法督促或者支持对民事公益诉讼享有优先权的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起诉的制度安排。敦促政府权力主体履行法定责任和补强社会组织的诉讼行为能力是诉前程序的特有功能。先行适用的法定性、履行方式的特定性、后续衔接的强制性是诉前程序的基本特征。设置诉前程序并要求先行适用,有利于促进检察院办案资源的正当利用与有效节省,也是对适格主体之民事公益诉权的尊重。检察院在民事公益诉讼中享有与适格主体相竞合的诉讼实施权,在实现顺序上其具有后位性且自始至终不能排斥和否定适格主体的诉讼实施权。全面、客观、冷静地评估试点状况,才可能在诉前程序入法时真正做到肯定经验与纠正偏差的兼顾。在修改后的我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中增加规定检察院在履行诉前程序后有权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并善意地解释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10条,是实现诉前程序更快更好入法的适当路径。
[Abstract]:Since the procuratorate initiated the trial of civil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the pre-litigation procedure and the prosecution have been placed in the same important position. The procedure before the procuratorate brings a civil public interest action means that the procuratorate, in the course of performing its duties, discovers that there is an act of harming the public interest of the society in a specific field, and before it initiates a civil public interest lawsuit, The organs and relevant organizations that enjoy priority in civil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shall be urged or suppor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Urging the subject of government power to fulfill the legal responsibility and strengthen the capacity of litigation of social organizations is the special function of the pre-lawsuit procedure.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e-suit procedure are the legal qualific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in advance, the specificity of the mode of performance and the compulsion of subsequent convergence. To set up the procedure before litigation and to apply it in advance is helpful to promote the proper utilization and effective saving of the resources of the procuratorate's handling of cases, and it is also the respect of the civil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right of the suitably subject. In civil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the procuratorate enjoys the right to implement the suit which is compatible with the suitably subject, and in the order of realization, it has a later position and can not exclude and negate the right of implementation of the suitably subject from the beginning to the end. Comprehensive, objective and calm evaluation of the pilot status, it is possible to truly affirm experience and correct deviation in the pre-litigation procedure. In the revised Organic Law of the people's Procuratorate, it is added that the procuratorate shall have the right to file a civil public interest lawsuit after performing the pre-litigation procedure and to interpret Article 210 of the Civil procedure Law in good faith. It is the proper path to achieve faster and better access to the procedure before litigation.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法学院;
【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法律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5CFXJ15)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5.1;D926.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戴立,殷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立法浅探[J];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李博;;民事公益诉讼简释[J];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08期

3 张艳霞;;试论我国建立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必要性[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年03期

4 张焕霞;;浅谈民事公益诉讼[J];法制与社会;2007年03期

5 王莹;;试析民事公益诉讼[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7期

6 祁英香;;浅论架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必要性[J];青海社会科学;2007年04期

7 阮少华;;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现状与设想[J];法制与经济(上旬刊);2008年09期

8 王常青;杨卫华;;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研究[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9 黄娜;;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初探[J];法制与社会;2008年02期

10 谭喜龙;;浅谈民事公益诉讼的建立[J];消费导刊;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力;;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初探[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8年

2 冯金如;;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调解[A];第四届广东海事高级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范小华;李刚;;突破传统诉讼理论,打开公益救济之门——民事公益诉讼原告制度研究[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宪法与人权委员会、行政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暨“律师参与化解社会矛盾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王宝琼;;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刍议[A];使命与发展——第四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戚道孟;王妙婷;;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立法浅探[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6 孟婵娟;;浅析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在我国的确立[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7 乔刚;;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适格原告[A];生态文明的法制保障——2013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8 张宝;;检察机关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辨正[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9 杨朝霞;;论环保机关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正当性——以环境权理论为基础的证立[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10 周塞军;周小云;;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原告主体资格研究[A];环境公益诉讼开展与律师的作用——2005年全国律协环境与资源法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包敏;民事公益诉讼探析[N];江苏法制报;2012年

2 高民智;关于民事公益诉讼的理解与适用[N];人民法院报;2012年

3 朱萍;民事公益诉讼存在三大难题[N];江苏经济报;2013年

4 记者 牟岚;贵阳中院出台环境民事公益诉讼“36条”意见[N];法制生活报;2014年

5 本报记者 李春明;贵阳中院出台环境民事公益诉讼“36条”[N];贵阳日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安克明;大力推进环境民事公益诉讼[N];人民法院报;2014年

7 长沙理工大学法学院 何燕;从林雷案谈环境民事公益诉讼[N];中国环境报;2008年

8 记者 顾烨;无锡:检方提起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审结[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9 记者 赵琳;“两院”启动环境资源民事公益诉讼[N];玉溪日报;2011年

10 汤成发;美国民事公益诉讼制度[N];江苏经济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潘申明;比较法视野下的民事公益诉讼[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2 张艳蕊;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申剑;试论我国民事公益诉讼[D];贵州大学;2007年

2 田应梅;论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D];贵州大学;2007年

3 林峰;民事公益诉讼若干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李铭;民事公益诉讼原告探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5 马卉妍;我国民事公益诉讼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6 宋永刚;论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7 董晓敏;民事公益诉讼立法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8 王晓媛;论民事公益诉讼[D];黑龙江大学;2008年

9 赵海霞;论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在我国的构建[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李惠;民事公益诉讼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2405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2405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a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