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从《折狱龟鉴补》看中国古代法官的司法理念

发布时间:2017-04-09 11:01

  本文关键词:从《折狱龟鉴补》看中国古代法官的司法理念,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支配人类行为的主观意识称之为理念或者观念,而在司法活动中支配法官审理和判决的主观意识则是司法审判理念。不同朝代的法官会因为所处时代的政治背景、经济背景和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司法理念,但是从整体上看中国古代法官的司法理念也有其相同和相通之处,它们是中国古代法制文化的精髓,当然也是我们今天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所应当借鉴和吸收的。 本文以《折狱龟鉴补》为考察中心,在分析和归纳了全书的共719个案例后,首先考察分析了本书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慎刑恤囚这个理念。所谓慎刑恤囚就是在谨慎适用刑罚的同时还对囚犯进行适当的怜悯和体恤。在法官审理案件时无论是证据的采用还是两造本意的的参详都需要始终保持一种明谨审慎的态度。而在判决环节,,要在据实定罪的基础上根据囚犯的具体情况进行矜恤。这样的思想是“公正”与“仁恕”的结合,也是儒家思想在法律范畴内的体现。 情理断狱是中国古代法官另一典型的审判理念。这一理念是从察狱和决狱进行考察。在察狱阶段,法官运用含有逻辑的情理作为审理的原则和方式,进而摒弃诬言、排除疑点,最大程度上使法律事实接近案件事实,避免冤假错案的产生。在决狱阶段,情理不但在法律出现空白和漏洞时起到补充作用,同时在情理法冲突时也会超越法律作为最后的定案依据。 而对于追求无讼的理念,中国古代法官会采用积极和消极两种方式达到在实际案件中无讼的目的。其中积极的方式以官员的调解为主,具体表现为劝谕、感化和自责;而消极的方式则表现为司法官无限的拖延和明确的拒绝。但是无论以怎样的方式,都是为了实现他们深植于内心的无讼理念。 自律自箴的审判理念法官出于对自身的约束而自觉形成的,是对自身职业操守和道德准则的一种规范。该理念突出表现在办案时的勤勉和执法时的廉洁,当然该理念也是今天法官们应当更加借鉴和学习的。 总而言之,无论处于审判的哪个阶段,司法官都会以相应理念做支撑去知道实际的司法审判行为。无论是依据情理,还是追求无讼,只要树立和坚持正确的理念,就有可能达到理法平衡、公平正义的审判目的。
【关键词】:折狱龟鉴补 情理 慎刑 无讼 自箴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9;D926.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11
  • 一、 慎刑恤囚11-23
  • (一) 明谨审慎11-15
  • (二) 据实定罪15-18
  • (三) 矜恤弱者18-19
  • (四) 法外行仁19-23
  • 二、 情理断狱23-33
  • (一) 情理的含义23-24
  • (二) 情理察狱24-29
  • (三) 情理决狱29-33
  • 三、 追求无讼33-42
  • (一) 无讼的内涵33-35
  • (二) 古代官员实现无讼的方式35-42
  • 四、 自律自箴42-52
  • (一) 廉洁执法42-45
  • (二) 平恕用刑45-47
  • (三) 勤勉尽心47-52
  • 结语52-54
  • 参考文献54-56
  • 个人简介56-57
  • 致谢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作武;“录囚”“虑囚”考异[J];法学评论;1995年04期

2 王亚明;;中国古代调解与审判关系考[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3 肖传林;杨君;;继承调解传统 构建和谐社会[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4 毛晓燕;中国古代录囚制度评析[J];河南社会科学;2002年02期

5 刘修华;我国古代非法刑讯的原因分析[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S1期

6 周斌,秦雪;论中国古代的刑讯逼供及其殷鉴[J];求实;2001年S1期

7 霍存福;中国传统法文化的文化性状与文化追寻──情理法的发生、发展及其命运[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1年03期

8 邓勇;论中国古代法律生活中的“情理场”——从《名公书判清明集》出发[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年05期

9 张全民;郑克法律思想初探[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年06期

10 王志强;南宋司法裁判中的价值取向——南宋书判初探[J];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06期


  本文关键词:从《折狱龟鉴补》看中国古代法官的司法理念,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50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950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d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