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民陪审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1 18:13
本文关键词:我国人民陪审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陪而不审”现象由来已久,理论界和实务界对此争论不休,但实质上都指向了其背后的人民陪审制度。以往的分析研究基本上都局限在比较西方国家的相关制度,却没有对人民陪审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历史进行系统的评析。本文试图通过对人民陪审制度的追本溯源来反思和分析,并结合现状来探讨人民陪审制的改革与完善。文章共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描述了我国人民陪审制度的现状与不足,分别从立法现状和实践现状入手,指出了立法方面的不完善与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剖析。另外介绍了理论界中对我国陪审制的存废有很大争议,肯定了应该在我国完善陪审制度。 第二部分是我国人民陪审制度的历史演进。描述了我国古代时期至今陪审制度的发展历史和立法沿革,表现了陪审制度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重现了其在我国萌芽、发展、衰落、复兴的整个过程。 第三部分是两大法系陪审制的比较研究。这一部分分别以英国和美国、法国和德国为例,总结了世界上两大法系不同模式的陪审制度的特点,并进行比较。 第四部分着重阐述我国人民陪审制的改革与完善。首先分析了陪审制度存在的价值,积极肯定了陪审制在我国法治进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世界上典型陪审制度的存在模式分析,借鉴国外陪审模式的先进经验,在改革的基本理念的指导下,从立法、陪审案件范围、陪审员的遴选及其权利义务等方面着手,提出完善我国人民陪审制度的具体设想。 虽然陪审制度在我国实践中有很多问题,但我们应该看到它存在的重要功能和价值,对其进行完善,使其适应我国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陪审制度 人民陪审员 改革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6.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目录7-9
- 引言9-10
- 1 我国人民陪审制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10-16
- 1.1 立法现状及其不足10-12
- 1.2 实践现状及其问题12-14
- 1.3 理论界对人民陪审制度的争议14-16
- 2 我国人民陪审制度的历史考察16-21
- 2.1 清末修律时期16-18
- 2.2 民国时期18-19
- 2.3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
- 2.4 新中国成立以后19-21
- 3 两大法系陪审制比较研究21-33
- 3.1 英美法系陪审团制度21-26
- 3.1.1 英国21-22
- 3.1.2 美国22
- 3.1.3 英美法系陪审团制度的特点22-26
- 3.2 大陆法系参审制度26-30
- 3.2.1 法国26-27
- 3.2.2 德国27-28
- 3.2.3 大陆法系参审制度的特点28-30
- 3.3 陪审制和参审制的差异30-33
- 4 我国人民陪审制度的改革与完善33-43
- 4.1 人民陪审制度存在的价值33-35
- 4.2 改革的基本理念35-37
- 4.3 改革的具体设想37-43
- 4.3.1 重新确立陪审制度的宪法地位37-38
- 4.3.2 制定专门的《人民陪审员法》38
- 4.3.3 明确人民陪审制度的适用范围38
- 4.3.4 完善陪审员产生的程序机制38-39
- 4.3.5 加强人民陪审员的业务培训39-40
- 4.3.6 合理配置陪审员的审判权40-43
- 结语43-44
- 参考文献44-45
- 致谢45-46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何家弘;;陪审制度纵横论[J];法学家;1999年03期
2 刘艺工,李拥军;关于人民陪审制度难以执行根源的探讨[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3 姚琦;唐绍仪内阁述评[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4 龙宗智;论我国陪审制度模式的选择[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5 陈泽宪;寻求效率与公正的平衡──英国皇家刑事司法委员会报告要点述评[J];外国法译评;1994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何 兵;[N];人民法院报;2005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人民陪审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96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99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