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人民陪审员法官化问题及对策

发布时间:2021-11-05 02:57
  我国建立人民陪审制度至今也有近七十年,历经浮沉。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颁布,虽然成果喜人,却也在制度设计中留下了人民陪审员法官化的隐患。人民陪审员法官化问题由来已久,在司法实践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人民陪审员与法官职权的混同,被遴选出的陪审员需要长期任职以及陪审员需要接受职业化的培训等。现行制度中保留了人民陪审员的长任期规则和职业化培训规则,并没能彻底改善人民陪审员法官化问题。本文将从矫正人民陪审员法官化这一价值立场着手,分析《人民陪审员法》以及制度实践中所体现出的人民陪审员法官化问题,并指出人民陪审员法官化现象的隐患以及该现象对陪审制度所造成的破坏,分析人民陪审员法官化问题的成因,结合域外陪审制度的实践经验提出对人民陪审员法官化矫正的建议。陪审制度的基本价值就是让普通公民能有序地参与到司法裁判过程之中,因此人民陪审员应当具有非职业化、非专业化的特征,而不是趋同于职业法官。通过构建配套制度,改变以往的人民陪审员选任模式以及完善人民陪审员的履职保障机制矫正人民陪审员的法官化问题,才能充分发挥人民陪审员的参审功能,提高人民群众的参审积极性,促进人民陪审制度的社会效果。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文章结构
第一章 人民陪审员法官化现象
    第一节 人民陪审员制度建立及发展
        一、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初建及衰落
        二、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三、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新时期
    第二节 人民陪审员法官化的界定
    第三节 人民陪审员法官化的表现
        一、人民陪审员任职的长期化
        二、人民陪审员职权的同质化
        三、人民陪审员培训的职业化
        四、人民陪审员组成的公职化
第二章 人民陪审员法官化的影响
    第一节 现代陪审制度的价值
    第二节 人民陪审员法官化对陪审制度的冲击
        一、破坏陪审员的身份独立性
        二、影响陪审员的选任倾向
        三、削弱陪审员的平民化特征
        四、降低当事人对陪审员的认同
第三章 人民陪审员法官化问题的成因
    第一节 陪审员定位的混同
        一、陪审员职权矛盾的现状
        二、陪审员参审角色的异化
        三、陪审员理论定位与现实的矛盾
    第二节 司法精英化的排斥
        一、司法精英化视角下对陪审制度的质疑
        二、司法精英化促使陪审员法官化
    第三节 法律文化的障碍
        一、依赖权威的思维方式
        二、“重实体,轻程序”的价值观念
第四章 人民陪审员法官化问题的矫正
    第一节 人民陪审员去法官化的意义
        一、符合陪审制度的理论基础
        二、促进法律实施的社会效果
        三、反哺当前社会的法律文化
    第二节 人民陪审员参审职权的重构
        一、陪审员的参审能力分析
        二、明确人民陪审员的角色定位
        三、人民陪审员的参审职权
    第三节 人民陪审员配套制度的构筑
        一、构建法官指示制度
        二、构建合理的合议庭配置
        三、限缩陪审制度的适用范围
    第四节 人民陪审员选任模式的改进
        一、确立人民陪审员的宪法基础
        二、弃置人民陪审员长任期制度
        三、构建“一天或一案”规则
    第五节 人民陪审员履职保障机制的建设
        一、设立陪审员管理机构
        二、落实陪审员逃避义务处罚
        三、建立延期履职制度
        四、确立陪审义务豁免规则
        五、明确陪审员雇主的责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4769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34769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1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