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刑事法律援助制度实施情况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7-05-06 15:09
本文关键词:江苏省淮安市刑事法律援助制度实施情况调研报告,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刑事法律援助,是指在刑事诉讼中,依法为那些贫穷无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或其他符合条件的案件当事人,免费提供辩护或代理的一项司法制度。在刑事诉讼中,很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由于经济原因难以得到律师的帮助,加之其自身法律知识的匮乏以及人身自由往往受到限制和剥夺,控辩双方实际处于一个不平等的地位。因此,,建立刑事法律援助制度,不仅可以保护弱势群体,促进控辩双方力量的平衡,还有助于维护司法公正,实现宪法层面人权保障更为广阔的价值内涵。 新《刑事诉讼法》已于2013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其中扩大了刑事法律援助的范围以及援助阶段,将公安机关及人民检察院增加为通知辩护的义务主体。这不仅为刑事法律援助制度带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也对制度现状提出了挑战,而且这种挑战也是多方面的。可以预见到,刑事法律援助案件将大幅增加,这也会让供需矛盾、经费短缺、援助质量低等问题进一步凸显,亟需加大保障力度。 本文通过调研报告的形式,针对江苏省淮安市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运行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展开实地调研,结合已经颁布实施的新《刑事诉讼法》,提出完善刑事法律援助的几点思考。主要内容可分为以下五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本部分主要阐述本文的调研背景、调研意义、调研方法以及调研对象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二部分,现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本部分内容主要是对淮安市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现状的实证分析,主要涵盖当地法律援助总体现状,以及刑事法律援助中援助对象、援助阶段、经费来源、援助质量等方面,其中还特别提到了未成年人刑事法律援助的具体问题。用数据说话,是该部分的重点。 第三部分,成因分析。基于第二部分的现状分析,分别从立法、观念、经费来源、人员以及援助案件质量监控等方面分析原因。 第四部分,新法相关规定以及面临挑战的评析。通过评析新形势下我国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修改,梳理其中的亮点,并结合制度改革分析淮安市刑事法律援助所面临的新挑战。 第五部分,淮安市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展望。结合新《刑事诉讼法》及《关于刑事诉讼法律援助工作的规定》的相关规定,就如何更好地实施新刑事法律援助制度,从政府、理念、经费、队伍建设、配套机制等方面,同时适当借鉴国外有益做法,尝试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刑事诉讼 法律援助 现状 完善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6.5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引言11-16
- 一、 调研背景11-13
- 二、 调研意义13-14
- 三、 调研方法14
- 四、 调研对象14-16
- 第一部分 淮安市刑事法律援助现状16-24
- 第一节 淮安市法律援助概况16-17
- 一、 组织体系16
- 二、 案件分配16
- 三、 经费来源16-17
- 第二节 淮安市刑事法律援助实施状况17-24
- 一、 刑事法律援助的覆盖面较窄17-21
- 二、 案件经费紧缺21-22
- 三、 未成年人刑事法律援助针对性不够22-23
- 四、 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无法保障23-24
- 第二部分 淮安市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现状成因24-29
- 第一节 立法的缺失24-25
- 一、 缺乏完整的法律体系24-25
- 二、 相关规定滞后、缺乏操作性25
- 第二节 观念的偏差25-27
- 一、 司法机关、司法行政机关26
- 二、 律师队伍26-27
- 三、 社会公众27
- 第三节 经费的紧缺27-28
- 第四节 法律援助律师队伍建设的滞后28
- 第五节 法律援助质量监控体系的缺失28-29
- 第三部分 淮安市刑事法律援助所面临的新挑战29-35
- 第一节 刑事法律援助制度修改评析29-32
- 一、 扩大援助对象29-30
- 二、 延长援助阶段30-31
- 三、 建立了申请法律援助制度31-32
- 四、 完善相关救济程序32
- 第二节 新法背景下淮安市面临的新挑战32-35
- 一、 经费上的挑战33
- 二、 办案人员上的挑战33-34
- 三、 援助案件办案质量上的挑战34
- 四、 法援机构与公安机关、检察机关衔接机制上的挑战34-35
- 第四部分 淮安市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展望35-44
- 第一节 政府扶持35-37
- 一、 建立法律援助最低经费保障制度35-36
- 二、 拓宽刑事法律援助主体36-37
- 第二节 理念引导37-39
- 一、 加强对司法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律所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37-38
- 二、 加大对社会公众的宣传教育力度38-39
- 第三节 经费保障39-40
- 第四节 队伍建设40-42
- 一、 加快公职律师队伍建设40
- 二、 完善侦查阶段的刑事法律援助40-41
- 三、 加强刑事法律援助律师队伍建设41-42
- 第五节 机制保障42-44
- 一、 完善援助质量保障体系42-43
- 二、 完善援助机构与公检法的衔接机制43-44
- 结语44-45
- 参考文献45-47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47-48
- 调查问卷48-49
- 后记49-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郑自文;郭婕;;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制度[J];中国司法;2006年12期
本文关键词:江苏省淮安市刑事法律援助制度实施情况调研报告,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86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348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