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检察权性质的法理学考察
发布时间:2021-11-28 07:37
在“司法改革”的大背景下,为司法改革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持已经成为学界的当务之急。中国检察制度因其独特之处而倍受质疑,本文通过从正当性、历史渊源、比较法和实证考察的法理学角度分析,论证了中国检察权的核心是源于对权力的制衡,其性质只能是法律监督。 前言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选题的背景,讨论的对象、范围和支持的观点。 第一部分主要通过对“检察”和“法律监督”词源的初步阐释,表明这两个概念的多样性和在中国宪政体制特殊语境下的特定含义。 第二部分主要通过对西方检察制度起源的考察,揭示出检察权从诞生之日起,就成为维护法律统一、防止行政和司法专断、保障人权、维护公益和实现公正司法的中坚力量,监督性是检察权与生俱来的品格。 通过对苏联检察制度形成的考察,揭示出列宁法律思想既是继承于前人的思想精华,同时也是根据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和当时社会的客观情况,创立了以法律监督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检察制度,同时也被实践证明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通过对中国检察制度起源的全面考察,揭示出我国检察制度是在继承“御史制度”的基础上融合西方检察制度内容的选择,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对列宁法律监督思想的借鉴吸收,更加强化了中国检察制度的“监督...
【文章来源】: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中国检察权性质的争论
一、中国检察权的概念
二、法律监督的词源分析
第二部分 中国检察权性质的历史考察
一、西方检察制度的起源与分析
(一) 检察制度的产生
(二) 对检察制度起源的分析
二、苏联和俄罗斯检察制度的演化
(一) 列宁对前理论之继承
(二) 列宁法律监督思想概述
(三) 俄罗斯检察制度对法律监督的继承和保留
三、中国检察权的起源与流变
(一)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考察
(二) “监察”制度对中国检察权的影响
(三) 清末检察制度的移植和中国检察制度的正式创立
(四) 近代中国检察权的演变
(五) 新中国检察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六) 列宁法律监督思想对现代中国检察制度的影响
(七) 中国检察权本源分析
第三部分 检察权性质的正当性考察
一、从政治学分权制衡理论考察
(一) 分权制衡学说
(二) 制衡学说实现形式的多样性
二、从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国家与法的理论考察
第四部分 检察权性质之比较法考察
一、三大法系检察制度特点比较及进化趋势的启示
(一) 三大法系检察制度之比较考察
(二) 各国检察制度进化趋势及特点
二、检察制度的国际标准
三、检察制度移植之中国考察
第五部分 中国检察权性质之实证考察
一、法律监督是我国国体和政体对检察权的必要要求
二、法律监督制度的法律渊源考察
三、法律监督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障
四、遏制司法腐败的需要
结论
一、中国检察权的性质是法律监督
(一) 中国检察权的性质只能是法律监督
(二) 中国检察权兼具司法性和行政性
(三) 中国检察权不是行政权或司法权,而是法律监督权
二、我国检察权性质(法律监督)的特点
(一) 我国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的主要特点
(二) 谁来监督监督者
三、社会主义检察理论对于世界司法理论的贡献
四、检察改革与司法改革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厉行法治:法律监督应如何定位——“依法治国与法律监督研讨会”综述[J]. 王松苗. 人民检察. 1998(09)
本文编号:3523996
【文章来源】: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中国检察权性质的争论
一、中国检察权的概念
二、法律监督的词源分析
第二部分 中国检察权性质的历史考察
一、西方检察制度的起源与分析
(一) 检察制度的产生
(二) 对检察制度起源的分析
二、苏联和俄罗斯检察制度的演化
(一) 列宁对前理论之继承
(二) 列宁法律监督思想概述
(三) 俄罗斯检察制度对法律监督的继承和保留
三、中国检察权的起源与流变
(一)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考察
(二) “监察”制度对中国检察权的影响
(三) 清末检察制度的移植和中国检察制度的正式创立
(四) 近代中国检察权的演变
(五) 新中国检察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六) 列宁法律监督思想对现代中国检察制度的影响
(七) 中国检察权本源分析
第三部分 检察权性质的正当性考察
一、从政治学分权制衡理论考察
(一) 分权制衡学说
(二) 制衡学说实现形式的多样性
二、从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国家与法的理论考察
第四部分 检察权性质之比较法考察
一、三大法系检察制度特点比较及进化趋势的启示
(一) 三大法系检察制度之比较考察
(二) 各国检察制度进化趋势及特点
二、检察制度的国际标准
三、检察制度移植之中国考察
第五部分 中国检察权性质之实证考察
一、法律监督是我国国体和政体对检察权的必要要求
二、法律监督制度的法律渊源考察
三、法律监督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障
四、遏制司法腐败的需要
结论
一、中国检察权的性质是法律监督
(一) 中国检察权的性质只能是法律监督
(二) 中国检察权兼具司法性和行政性
(三) 中国检察权不是行政权或司法权,而是法律监督权
二、我国检察权性质(法律监督)的特点
(一) 我国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的主要特点
(二) 谁来监督监督者
三、社会主义检察理论对于世界司法理论的贡献
四、检察改革与司法改革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厉行法治:法律监督应如何定位——“依法治国与法律监督研讨会”综述[J]. 王松苗. 人民检察. 1998(09)
本文编号:35239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3523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