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监禁刑执行的法律监督
发布时间:2022-02-24 00:40
本文从监禁刑阐释入手,深入剖析了监禁刑执行法律监督的涵义、内容、目的和意义。在考察监禁刑执行法律监督历史沿革,吸收、借鉴其优秀历史成果的基础上,采用系统方法论的研究方法,对当前我国监禁刑执行法律监督的模式、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宏观分析与论述,并提出了相应的针对性措施和方法论建议,以期对我国的监禁刑执行法律监督的完善有所裨益。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明确了监禁刑的涵义、特征与分类,然后重点阐述和深入分柝了监禁刑执行法律监督的涵义、内容、目的和意义,从而为下文做好理论铺垫。第二部分内容对监禁刑执行法律监督的历史发展进行了考察与评论。鉴于监禁刑执行法律监督与监所监督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以考察监所监督为切入点,通过对监所监督历史发展的考察,探寻监禁刑执行法律监督的历史发展轨迹。同时通过洗练的简评,读者可以明了其参考价值与历史意义。第三部分为监禁刑执行法律监督的理想模式探讨。在总结我国历代监督模式、参考借鉴国外监督模式的基础上,笔者对监禁刑执行法律监督理想模式设计做了探讨。然后采用系统方法论的研究方法,阐明了理想模式下监禁刑执行法律监督体系发挥作用所应具备的充要条件。第四部分为当前我国...
【文章来源】: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211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前言
第一节 监禁刑执行法律监督概述
一、监禁刑的涵义、特征与分类
(一) 监禁刑的涵义
(二) 监禁刑的特征
(三) 监禁刑的分类
二、监禁刑执行法律监督的涵义、内容
(一) 监禁刑执行法律监督的涵义
(二) 监禁刑执行法律监督的内容
三、监禁刑执行法律监督的性质、功能
(一) 性质与功能关系的一般表述
(二) 监禁刑执行法律监督的性质
(三) 监禁刑执行法律监督的功能
四、监禁刑执行法律监督的目的、意义
(一) 监禁刑执行法律监督的目的
(二) 监禁刑执行法律监督的意义
第二节 监禁刑执行法律监督的历史沿革
一、中国封建社会的监所监督
(一) 监督机构的历史演变
(二) 监督内容的粗略考察
二、近代、旧中国的检察制度和监所监督
(一) 清末检察制度和监所监督
(二) 北洋军阀政府的检察制度和监所监督
(三) 国民党政府的检察制度和监所监督
(四) 旧中国检察制度和监所监督简评
三、新中国监所检察发展状况概述
(一) 建国初期至“五四”宪法颁布时期
(二)“五四”宪法颁布后至1966年时期
(三) 重建检察机关后的监所检察工作
第三节 监禁刑执行法律监督的理想模式探讨
一、监禁刑执行法律监督模式的理想选择
二、理想监督模式下监督发挥作用的齐备要件
(一) 法律规定完备、具体
(二) 机构设置科学、健全
(三) 人员配备合理、素质良好
(四) 监督保障机制完善
(五) 部门重视、自身认同
第四节 监禁刑执行法律监督的现状及问题
一、法律规定方面的问题
(一) 监督部门法缺位
(二) 监督的基本原则与目的规定不明
(三) 监督职权内容规定空泛、模糊
(四) 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监督的方式和程序规定不完善
(五) 法律赋予的刑罚执行监督手段少而且乏力
二、机构设置方面的问题
(一) 机构设置重叠
(二) 职能众多,机构单一
(三) 监督机构规格设置不科学
三、人员配备方面的问题
四、保障机制方面的问题
五、部门重视方面的问题
第五节 完善我国监禁刑执行法律监督体系的对策与建议
一、完善我国监禁刑执行法律监督体系的对策
(一) 加强立法,构建完善的监督法律体系
(二) 强化检察机关刑罚执行监督手段,增强刑罚执行监督能力
(三) 进一步完善减刑、假释法律监督制度
(四) 改革监所部门机构设置,更好适应监督工作需要
(五) 以制度构建促监所保障
二、完善监禁刑执行法律监督体系的方法论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检察机关对监狱刑罚执行监督的若干思考[J]. 杨永明,柳冠名. 中国司法. 2006(11)
[2]论监所检察与罪犯的人权保障[J]. 刘建. 海南人大. 2006(10)
[3]论自由刑之不足与完善[J]. 王光明,杜辉.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5)
[4]论罪犯权利保护及其行刑价值[J]. 魏文化.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6(03)
[5]关于刑罚执行监督的一点思考[J]. 邵长生. 中国检察官. 2006(08)
[6]论减刑程序的正当化[J]. 于同志,陈伶俐.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6(03)
[7]监所检察与被羁押人的人权保护[J]. 白泉民. 人民检察. 2006(07)
[8]深化检察改革 完善刑罚执行监督机制[J]. 陈国庆. 人民检察. 2006(04)
[9]立足机制建设 推进监所检察改革[J]. 万春. 人民检察. 2006(04)
[10]刑罚执行监督断想[J]. 张智辉. 人民检察. 2006(04)
博士论文
[1]监禁刑现代化研究[D]. 廖斌.中国政法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刑事羁押权力制约论[D]. 徐英荣.南京师范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641618
【文章来源】: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211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前言
第一节 监禁刑执行法律监督概述
一、监禁刑的涵义、特征与分类
(一) 监禁刑的涵义
(二) 监禁刑的特征
(三) 监禁刑的分类
二、监禁刑执行法律监督的涵义、内容
(一) 监禁刑执行法律监督的涵义
(二) 监禁刑执行法律监督的内容
三、监禁刑执行法律监督的性质、功能
(一) 性质与功能关系的一般表述
(二) 监禁刑执行法律监督的性质
(三) 监禁刑执行法律监督的功能
四、监禁刑执行法律监督的目的、意义
(一) 监禁刑执行法律监督的目的
(二) 监禁刑执行法律监督的意义
第二节 监禁刑执行法律监督的历史沿革
一、中国封建社会的监所监督
(一) 监督机构的历史演变
(二) 监督内容的粗略考察
二、近代、旧中国的检察制度和监所监督
(一) 清末检察制度和监所监督
(二) 北洋军阀政府的检察制度和监所监督
(三) 国民党政府的检察制度和监所监督
(四) 旧中国检察制度和监所监督简评
三、新中国监所检察发展状况概述
(一) 建国初期至“五四”宪法颁布时期
(二)“五四”宪法颁布后至1966年时期
(三) 重建检察机关后的监所检察工作
第三节 监禁刑执行法律监督的理想模式探讨
一、监禁刑执行法律监督模式的理想选择
二、理想监督模式下监督发挥作用的齐备要件
(一) 法律规定完备、具体
(二) 机构设置科学、健全
(三) 人员配备合理、素质良好
(四) 监督保障机制完善
(五) 部门重视、自身认同
第四节 监禁刑执行法律监督的现状及问题
一、法律规定方面的问题
(一) 监督部门法缺位
(二) 监督的基本原则与目的规定不明
(三) 监督职权内容规定空泛、模糊
(四) 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监督的方式和程序规定不完善
(五) 法律赋予的刑罚执行监督手段少而且乏力
二、机构设置方面的问题
(一) 机构设置重叠
(二) 职能众多,机构单一
(三) 监督机构规格设置不科学
三、人员配备方面的问题
四、保障机制方面的问题
五、部门重视方面的问题
第五节 完善我国监禁刑执行法律监督体系的对策与建议
一、完善我国监禁刑执行法律监督体系的对策
(一) 加强立法,构建完善的监督法律体系
(二) 强化检察机关刑罚执行监督手段,增强刑罚执行监督能力
(三) 进一步完善减刑、假释法律监督制度
(四) 改革监所部门机构设置,更好适应监督工作需要
(五) 以制度构建促监所保障
二、完善监禁刑执行法律监督体系的方法论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检察机关对监狱刑罚执行监督的若干思考[J]. 杨永明,柳冠名. 中国司法. 2006(11)
[2]论监所检察与罪犯的人权保障[J]. 刘建. 海南人大. 2006(10)
[3]论自由刑之不足与完善[J]. 王光明,杜辉.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5)
[4]论罪犯权利保护及其行刑价值[J]. 魏文化.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6(03)
[5]关于刑罚执行监督的一点思考[J]. 邵长生. 中国检察官. 2006(08)
[6]论减刑程序的正当化[J]. 于同志,陈伶俐.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6(03)
[7]监所检察与被羁押人的人权保护[J]. 白泉民. 人民检察. 2006(07)
[8]深化检察改革 完善刑罚执行监督机制[J]. 陈国庆. 人民检察. 2006(04)
[9]立足机制建设 推进监所检察改革[J]. 万春. 人民检察. 2006(04)
[10]刑罚执行监督断想[J]. 张智辉. 人民检察. 2006(04)
博士论文
[1]监禁刑现代化研究[D]. 廖斌.中国政法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刑事羁押权力制约论[D]. 徐英荣.南京师范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6416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3641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