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论民事法官能动性

发布时间:2022-10-20 18:37
  民事法官是应该本着法律的公平正义精神,通过适用一系列司法技术能动的解决纷争,进而发展法律,推动社会进步,还是应该只奉行消极裁判原则,固守已有的法律规则,严格遵循“三段论”的逻辑推演,仅求独善其身?这既是使法官困惑的现实问题,又是需要学者和社会公众努力反思的理论难题。作为一名长期工作于实践部门同时又从事学术研究的博士研究生,试图立足实践,提出民事法官能动性这一概念,并对其进行阐释,力图回应上述问题,进而为我国民事法官能动性的规制提供一个理论解释和制度规范方案,以克服“三段论”逻辑推演的局限性,弥补法律规范之不足,实现民事诉讼之目的,走出概念法学推崇的“法典万能”的误区。 本文除引论和结语外,共由五部分组成。其中,引论通过提出问题,指明了民事法官能动性研究对于解决我国民事司法功能性缺陷的现实困境、推进民事司法改革的渐进深化、完善我国民事法律统一适用机制和丰富、发展我国法学理论研究的重大意义。 第一章以中外学者的著述为基础,明确界定民事法官能动性的内涵、性质、特征,以及追溯了法官能动性的历史发展。本文认为,自由裁量权一词含义本身不够精确并具有多种含义,且我国学者所界定的自... 

【文章页数】:21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论
第一章 民事法官能动性的概论
    一、民事法官能动性界定
        (一) 民事法官能动性的内涵
        (二) 民事法官能动性的性质
        (三) 民事法官能动性的特征
    二、法官能动性的历史发展
        (一) 法官能动性的理论嬗变
        (二) 法官能动性的实践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民事法官能动性的理论基础和原则
    一、民事法官能动性之争
        (一) 工具抑或回应
        (二) 功利抑或实用
        (三) 无为抑或浪漫
        (四) 面孔多元抑或消极中立
        (五) 裁判抑或服务
    二、民事法官能动性的哲学基础
        (一) 绝对与相对的辨证关系
        (二) 一般与个别的辨证关系
        (三) 主观与客观相互依存关系
        (四) 逻辑与经验的运用
    三、民事法官能动性的法理学基础
        (一) 法律规范的局限性
        (二) 法律不确定性
        (三) 法官伦理自主性的要求
        (四) 民事程序权利生成功能的选择
        (五) 民事裁判方法的体现
        (六) 实现民事诉讼目的的需要
    四、民事法官能动性的原则
        (一) 合法原则
        (二) 合理原则
        (三) 诚信原则
        (四) 公序良俗原则
        (五) 公平与利益衡量原则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法官能动性的实现
    一、事实认定方面
        (一) 当事人自认的认定
        (二) 司法认知
        (三) 事实的推定
        (四) 证明责任的分配
        (五) 经验法则的运用
        (六) 证明标准的适用
        (七) 证据的审查与判断
    二、诉讼程序管理
        (一) 程序控制
        (二) 证据的收集与调查
        (三) 法官询问
        (四) 法官释明
        (五) 特殊程序管理
    三、法律适用方面
        (一) 法律规范适用
        (二) 法律规则模糊
        (三) 法律规则缺位
        (四) 法律规则冲突
        (五) 法律规则适用显失公平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民事法官能动性的限度
    一、民事法官能动性限度的根源
        (一) 行使权力主体的局限性
        (二) 权力的腐蚀性
        (三) 权力滥用的现实性
    二、民事法官能动性的限度方式
        (一) 立法限度
        (二) 正当程序
        (三) 主体限制
        (四) 审判制度与体制
        (五) "交涉性"诉讼对话机制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民事法官能动性的思考
    一、我国民事法官能动性的现状
        (一) 难以圆满的法律规则
        (二) 粗糙的方法论
        (三) 严苛的制度约束
        (四) 步履蹒跚的司法改革
        (五) 失范的法官能动
    二、我国民事法官能动性规制的现实条件
        (一) 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并重理念的形成
        (二) 特殊正义与一般正义平衡的需要
        (三) 法官职业化建设的稳步推进
        (四) 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渐进完善
        (五) 具有我国特色调解制度的不断健全
        (六) 案例指导制度导向和规范作用
        (七) 现实审判发展的需要
    三、我国民事法官能动性的规制途径
        (一) 树立维护司法公正的理念
        (二) 完善民事法律制度
        (三) 加强司法解释的指导力度
        (四) 加强对法官裁判行为的实践控制
        (五) 保障和落实法官能动性的规范行使
        (六) 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件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民事诉讼程序权利的保障:问题与对策[J]. 李浩.  法商研究. 2007(03)
[2]论和谐社会建构中司法的克制主义立场[J]. 王国龙.  法学论坛. 2007(03)
[3]论民事诉讼中的司法能动性[J]. 肖建华,施忆.  法治论丛(上海政法学院学报). 2007(02)
[4]司法衡平艺术与司法能动主义[J]. 侯淑雯.  法学研究. 2007(01)
[5]论司法能动主义在中国的现实基础[J]. 庄毅.  兰州学刊. 2006(08)
[6]司法哲学基石范畴:司法能动性之法哲理追问[J]. 陈朝阳.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6(03)
[7]司法和谐理念初探[J]. 马大宇,于兆波.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2)
[8]最高法院公共政策的运作:权力策略与信息选择[J]. 侯猛.  北大法律评论. 2005(02)
[9]审判权缺位和失范之检讨——中国民事诉讼发展路向的思考[J]. 肖建华.  政法论坛. 2005(06)
[10]论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一项基本司法政策的法理分析[J]. 孔祥俊.  法律适用. 2005(01)



本文编号:36950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36950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e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