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论我国行政复议调解制度的完善

发布时间:2017-05-18 13:01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行政复议调解制度的完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行政复议调解制度是指在行政复议过程中,行政复议机关按照自愿、合法等原则,根据行政复议双方当事人的合意,在法律法规的范围之内,,对双方当事人存在的行政争议进行调处、协商、劝导、疏通,促使双方当事人在法律规定范围内互相谅解,最终达成调解协议以结束行政复议程序的一种制度。它具有纠纷解决功能、切实保障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的功能、妥善化解行政主体与相对人之间的矛盾的功能以及有效协调行政主体与相对人之间的利益功能。我国行政复议调解制度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从立法上看,立法原则不全面,相关立法位阶低,适用的主体范围过窄,程序性规定缺乏可操作性;从执法上看,行政复议调解主体不独立,调解双方地位不对等,行政复议调解缺乏技巧和方法。行政复议调解队伍素质参差不齐;从监督上看,内部监督可操作性不强,外部监督不力、救济途径缺失;这些缺陷的产生具有深刻的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和理论因素。如社会转型的影响、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影响和“官”本位思想的影响,片面追求社会成本的节约以及行政效率的提升,传统行政法理论与现代行政法理论的冲突等等。针对这些缺陷,应该从立法、执法、监督三个层面提出完善建议。立法上,应完善行政复议调解制度的基本原则,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行政复议调解制度的适用范围、加强行政复议调解制度的程序建设;执法上,应转变行政理念、成立专门的行政复议委员会、建立一支专业的行政复议队伍。监督上,完善行政复议调解制度的内部监督,完善行政复议调解制度的内部监督,完善行政复议调解制度的监督救济途径。
【关键词】:行政纠纷 行政复议 行政复议调解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2.1;D92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目录8-11
  • 第1章 绪论11-17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11-13
  • 1.1.1 选题背景11-12
  • 1.1.2 选题意义12-13
  • 1.2. 研究综述13-15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3-14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4-15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5-17
  • 1.3.1 研究思路15-16
  • 1.3.2 研究方法16-17
  • 第2章 行政复议调解制度的基本理论17-21
  • 2.1 行政复议调解制度的基本涵义17-18
  • 2.1.1 调解制度的概念17
  • 2.1.2 行政调解制度的概念17
  • 2.1.3 行政复议调解制度的概念17-18
  • 2.2 行政复议调解制度的性质18-19
  • 2.2.1 行政复议调解制度的性质的内涵18
  • 2.2.2 行政复议调解制度的特性18-19
  • 2.3 行政复议调解制度的功能19-21
  • 2.3.1 行政复议调解制度具有纠纷解决功能19
  • 2.3.2 行政复议调解制度具有切实保障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的功能19-20
  • 2.3.3 妥善化解行政主体与相对人之间的矛盾的功能20
  • 2.3.4 有效协调行政主体与相对人之间的利益功能20-21
  • 第3章 我国行政复议调解制度的缺陷21-26
  • 3.1 立法缺陷21-22
  • 3.1.1 行政复议调解制度的立法原则不全面21
  • 3.1.2 行政复议调解制度立法位阶低21
  • 3.1.3 行政复议调解制度适用的主体范围过窄21-22
  • 3.1.4 行政复议调解制度的程序规定过于简单22
  • 3.2 执法缺陷22-24
  • 3.2.1 行政复议调解的主体不独立22-23
  • 3.2.2 行政复议调解双方地位不平等23
  • 3.2.3 行政复议调解缺乏技巧和方法23-24
  • 3.2.4 复议调解人员水平参差不齐24
  • 3.3 监督缺陷24-26
  • 3.3.1 内部监督乏力24-25
  • 3.3.2 外部监督不力25
  • 3.3.3 监督救济途径缺失25-26
  • 第4章 我国行政复议调解制度缺陷的成因26-30
  • 4.1 政治因素26-28
  • 4.1.1 社会转型带来的影响26
  • 4.1.2 社会主导价值观影响深刻26-27
  • 4.1.3 “官本位”思想较重27
  • 4.1.4 构建和谐社会理念泛化27-28
  • 4.2 经济因素28-29
  • 4.2.1 片面强调节约社会成本28
  • 4.2.2 过度追求行政效率提升28-29
  • 4.3 理论因素29-30
  • 4.3.1 传统行政法理论与现代行政法理论的冲突29
  • 4.3.2 契约理论扩大化29-30
  • 第5章 完善行政复议调解制度的对策30-40
  • 5.1 立法完善30-35
  • 5.1.1 完善行政复议调解制度的基本原则30-32
  • 5.1.2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32-33
  • 5.1.3 明确行政复议调解制度的适用范围33-34
  • 5.1.4 加强行政复议调解制度的程序建设34-35
  • 5.2 执法完善35-37
  • 5.2.1 转变行政理念35
  • 5.2.2 成立专门的行政复议委员会35-36
  • 5.2.3 建立一支专业的行政复议工作人员队伍36-37
  • 5.3 监督机制的完善37-40
  • 5.3.1 完善行政复议调解的内部监督37
  • 5.3.2 完善行政复议调解的外部监督37-38
  • 5.3.3 加强调解的救济及与诉讼的衔接38-40
  • 结论40-42
  • 参考文献42-45
  • 致谢4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锡锌;规则、合意与治理——行政过程中ADR适用的可能性与妥当性研究[J];法商研究;2003年05期

2 牟文彬;;行政复议中的调解机制探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3 张胜利;;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实践与制度构建[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4 王小红;论行政复议调解的可能与规范[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王锴;;论行政复议的和解制度[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6 谭培文,汤志华;论我国政府行政理念的转变[J];学术论坛;2004年06期

7 朱最新;;社会转型中的行政调解制度[J];行政法学研究;2006年02期

8 王万华;;《行政复议法》修改的几个重大问题[J];行政法学研究;2011年04期

9 湛中乐;;论我国《行政复议法》修改的若干问题[J];行政法学研究;2013年01期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行政复议调解制度的完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60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3760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2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