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人民调解“民间自治性”观念
发布时间:2017-05-22 16:08
本文关键词:试论人民调解“民间自治性”观念,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以人民调解制度的基本特性——“民间自治性”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人民调解制度这一基本特性的规范表达与具体实践矛盾处境来展开分析,探讨造成人民调解制度这种困境的知识社会学原因,考察中国主体性思维下人民调解“民间自治性”特征的具体含义与制度特色,进而思考人民调解制度发展趋势与制度完善问题。论文共分四章。 第一章论述人民调解制度规范表达与具体实践的悖离。从我国人民调解相关的国家法律与政策规定中,我们容易停留于人民调解是一种“民间自治性”的纠纷解决方式的认识,但从其具体实践中,,我们又会发现国家主导下的当代中国人民调解运作机制。对于“民间自治性”这一基本特征,既存在彼此矛盾、龃龉不合之处,又有着两相重合、相互契合的面向。也就是说,我国的人民调解制度好象既有“国家主控性”的特征,与此同时又具有“民间自治性”特征。 第二章论述人民调解“民间自治性”观念的西方渊源,指出西方文化语境下的“民间自治性”概念凸显出了国家与社会二元对立的语境,这里的“民间自治性”概念强调非政府性和独立性,它不代表政府或国家的立场,而是相对独立于党政权力系统。然后分析了西方话语体系对我们理解人民调解“民间自治性”的影响。 第三章的研究对象是人民调解“民间自治性”观念的传统渊源。从中国传统文化和政治制度的视角分析了人民调解“民间自治性”观念的传统属性——不具有国家与社会二元对抗意义上的完全独立自治性,而是处在国家管理与社会自治的中间地带。 第四章通过对人民调解制度“民间自治性”的进一步解读,分析人民调解“民间自治性”观念的真实意涵,在论证西方语境主导下中国主体性思考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完善人民调解“民间自治性”的中国路径。
【关键词】:人民调解制度 民间自治性 国家主控性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绪论9-13
- 0.1 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9
- 0.2 国内外文献综述9-12
- 0.3 本文的研究方法12-13
- 第1章 人民调解制度表达与制度实践的一种悖离13-18
- 1.1 制度表达中的“民间自治性”概念13-15
- 1.2 司法实践中的“国家主控性”特征15-16
- 1.3 在“民间自治”与“国家主控”之间16-18
- 第2章 人民调解“民间自治性”观念的西方渊源18-27
- 2.1 西方文化与“民间自治”观念18-22
- 2.1.1 政教分离与民间自治18-19
- 2.1.2 分权制衡与民间自治19-20
- 2.1.3 市民社会中“民间自治性”的具体架构20-22
- 2.2 西方话语体系对理解人民调解“民间自治性”的影响22-23
- 2.3 西方话语加剧人民调解理论/实践间的悖离23-24
- 2.4 小结24-27
- 第3章 人民调解“民间自治性”观念的传统渊源27-31
- 3.1 传统宗教与民间自治27-28
- 3.2 家国制度与民间自治28-29
- 3.3 人民调解“民间自治性”观念的传统属性29-30
- 3.4 小结30-31
- 第4章 人民调解“民间自治性”观念的再认识31-40
- 4.1 人民调解“民间自治性”观念的真实意涵31-34
- 4.1.1 国家权力主控性的凸显31
- 4.1.2 国家与社会的互动31-32
- 4.1.3 “法、理、情”的融合32-33
- 4.1.4 官方、民间双重身份33-34
- 4.2 关于西方路径与传统路径的利弊分析34-36
- 4.3 在中西之间寻求平衡的基本思路36-37
- 4.4 西方话语影响下的一种中国主体性思考37-38
- 4.5 完善人民调解制度“民间自治性”的中国路径38-40
- 结语40-41
- 参考文献41-43
- 致谢43-44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4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亚明;;1949年以来中国大陆的纠纷解决机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2 郭志远;;对我国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反思与构建[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查名祥;略谈加强人民调解协议法律效力[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4 范愉;社会转型中的人民调解制度——以上海市长宁区人民调解组织改革的经验为视点[J];中国司法;2004年10期
5 徐昕;;完善人民调解制度与构建和谐社会[J];中国司法;2006年04期
6 张藤青;;关于制定《人民调解法》若干问题的综述[J];中国司法;2008年08期
7 狄小华;;中国传统调解制度的现代转型[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8 江伟,廖永安;简论人民调解协议的性质与效力[J];法学杂志;2003年02期
9 闫庆霞;;人民调解前置制度之反思——以民事程序选择权为讨论的出发点[J];法学家;2007年03期
10 张卫平;人民调解:完善与发展的路径[J];法学;2002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谦;清代民事纠纷的民间调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试论人民调解“民间自治性”观念,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61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386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