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公证民事赔偿责任探讨

发布时间:2017-08-24 08:43

  本文关键词:公证民事赔偿责任探讨


  更多相关文章: 公证执业风险 公证赔偿责任 专家责任 抗辩理由


【摘要】:公证体制的市场化改革是提高公证服务质量的契机,但同时也会产生很多新的执业风险,制约着公证行业的健康发展。公证赔偿责任是公证执业风险的法律责任表现形式,也是公证机构和公证员业务水准的检验标准。公证执业风险的来源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分为真实性风险和合法性风险两类,公证执业风险的形成原因是公证欺诈、隐匿实情、能力偏差以及职业道德素养不足等,当前产生公证赔偿责任的主要原因是当事人实施公证欺诈行为或作出虚假陈述、提交不实材料。公证赔偿责任在性质上属于专家责任,兼有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的特点,应遵循过错责任的归责原则。同时,对于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来说,公证赔偿责任是一项补充责任。公证赔偿责任法律制度框架下的公证实践应做好如下两方面工作:一是公证赔偿责任的防范。公证赔偿责任是公证执业风险的责任表现形式,公证执业风险的防范应以公证赔偿责任的防范为主线,其目的是加强公证机构和公证员的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做到防患于未然,其实质是对公证赔偿责任风险的事前防范和事中防范。公证机构和公证员在公证工作中应善于从严格审核、约定责任和拒绝公证三个角度做好公证赔偿风险的防范;二是公证赔偿责任的抗辩,是指在公证损害赔偿纠纷民事诉讼中所采取的应对策略,其目的是在《公证法》第43条的框架下尽量实现免责或减轻责任,其本质上属于公证赔偿责任风险的事后防范。公证机构应善于提出公证机构和公证员无过错、公证申请人存在过错、公证行为和损害事实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或不存在损害事实、公证机构对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承担补充责任等理由提出积极有效的抗辩。
【关键词】:公证执业风险 公证赔偿责任 专家责任 抗辩理由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6.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导言8-13
  • 1.1 问题的提出8-9
  • 1.2 选题背景和研究问题的意义9
  • 1.3 文献综述9-11
  • 1.4 研究方法11
  • 1.5 论文框架11-13
  • 2 公证赔偿风险的形成原因13-18
  • 2.1 公证体制改革背景下的公证赔偿实证考察13-14
  • 2.1.1 我国公证体制改革的成果13
  • 2.1.2 公证体制改革后公证赔偿的司法实践13-14
  • 2.2 公证赔偿的定义和范围14-15
  • 2.3 公证赔偿:公证执业风险的主要类型15-18
  • 2.3.1 公证执业风险的种类和成因15-16
  • 2.3.2 实践中常见的公证执业风险及由此产生的赔偿16-18
  • 3 公证赔偿责任的基本原理18-29
  • 3.1 公证赔偿责任的法律性质18-22
  • 3.1.1 学术界有关公证赔偿责任法律性质的争议18-20
  • 3.1.2 笔者的观点和理由20-22
  • 3.2 公证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22-25
  • 3.2.1 公证赔偿责任归责原则的理论争议22-24
  • 3.2.2 公证赔偿责任归责原则中“过错”的认定24-25
  • 3.3 公证赔偿责任的责任划分25-29
  • 3.3.1 公证赔偿责任划分的理论争议26
  • 3.3.2 公证赔偿责任的合理划分26-29
  • 4 公证赔偿风险的实务应对29-35
  • 4.1 公证赔偿责任的防范29-32
  • 4.1.1 以严格审核的方式防范公证赔偿责任29-30
  • 4.1.2 以责任约定的方式防范公证赔偿责任30-31
  • 4.1.3 以拒绝办理的方式防范公证赔偿责任31-32
  • 4.1.4 公证赔偿责任防范的其他途径32
  • 4.2 公证赔偿请求的抗辩32-35
  • 4.2.1 以无过错为抗辩理由32-33
  • 4.2.2 以公证申请人过错为抗辩理由33
  • 4.2.3 以无因果关系或不存在损害为抗辩理由33-34
  • 4.2.4 以补充责任为抗辩理由34-35
  • 结语35-36
  • 参考文献36-38
  • 致谢3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远;;农民要减负 公证来帮助[J];中国公证;2002年06期

2 余松毅;;我国公证的保密原则[J];中国公证;2002年02期

3 詹爱萍;詹然杰;;面对诚信 肩起公证的责任与价值[J];中国公证;2002年03期

4 刘秋惠;晓娜;;网络公证掀起你的红盖头[J];法治时代;2003年05期

5 朱狄敏;网络时代与网络公证[J];中国司法;2003年06期

6 郑磊;试论手术公证的法律问题[J];浙江预防医学;2003年06期

7 阎巍;;对公证适用法律问题的研究[J];中国公证;2003年04期

8 王艳凤;冯玉香;孙玉梅;;“禁区”里的公证[J];中国公证;2003年05期

9 赵殿中;公证效力的实现及其保障[J];中国司法;2004年02期

10 马维克;略论必须公证的法律功能[J];理论导刊;2004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赵玉玲邋本报通讯员 董双将;做好公证 服务大局[N];焦作日报;2008年

2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刘品新;揭开“网络公证”的面纱[N];人民法院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黎娴;处境尴尬 公证流于形式[N];政府采购信息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黎娴;期待高水准公证[N];政府采购信息报;2009年

5 洪敏 张磊;“商业化”的公证能确保“公正”吗[N];经济日报;2004年

6 记者 邓克珠 于呐洋;7省市大力推进公证改革[N];法制日报;2007年

7 梁捷;让“公证”为我们证明[N];光明日报;2007年

8 王萍;房产交易:岂能利用公证避税[N];青岛日报;2006年

9 高红梅;怎样提高公证的公信力[N];鄂尔多斯日报;2007年

10 记者 李林邋通讯员 黎金望;通城计生实行司法公证[N];咸宁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那淑伟;公证的公信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孙红梅;公证—一种预防性的法律证明制度[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少荣;论公证赔偿及其救济[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2 蒋文;论我国继承公证程序法律制度的完善[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3 梁晓红;试论公证诚信制度[D];四川大学;2005年

4 冯浪;论公证效力[D];苏州大学;2002年

5 孟祥和;房地产法定公证的价值评析[D];吉林大学;2004年

6 芮丽丽;公证证明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7 曾海燕;公证赔偿法律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8 韩丹;论我国公证的公信力建设[D];山西大学;2012年

9 康宏;公证证据审查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10 程淑娅;论网络公证对电子商务的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303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7303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6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