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公司法论文 >

董事挪用公司机会禁止规则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7 18:50

  本文关键词:董事挪用公司机会禁止规则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董事 公司机会 挪用 禁止规则


【摘要】:董事挪用公司机会禁止规则翻译自英美法系的rules of corporateopportunity,有时也被翻译为公司机会规则或是公司机会理论,或公司机会条规,其含义均为禁止董事挪用本属于公司的商业机会。1英美法系创立该规则的最初目的在于防止公司董事以及高级管理人员挪用原本属于公司的商业机会,从而避免给公司造成损失。在英国和美国,董事挪用公司机会禁止规则都是通过一系列的案例逐渐确立的,并且在发展过程中体现出各自的特点。从最初的严格限制挪用公司机会,到有条件的放缓,董事挪用公司机会禁止规则在英国与美国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但是在传统的大陆法系国家,以德国和日本为例,该规则并未被明确规定在有关法律中,而是被视为董事忠实义务的一种具体表现予以适用董事忠实义务的有关规定。随着学者探讨的不断深入,在德国以及日本也逐渐显示出将董事挪用公司机会禁止规则从董事忠实义务中独立出来的趋势。而在韩国,通过2011年对商法的修改,董事挪用公司机会禁止规则已经被正式成文化,并且规定的非常细致,具有非常强的可操作性,值得我们借鉴。 我国《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九条第一款第五项对董事挪用公司机会禁止规则作了简要的规定。但是与英美国家以及韩国相比,我国《公司法》的规定明显过于简单,仅仅有半句话,缺乏明确、具体的操作细则。这种原则性的规定不利于指导日益复杂的司法实践,有必要借鉴英美国家以及韩国的有关规定对我国的董事挪用公司机会禁止规则予以完善。 本文通过历史研究、比较研究、实证分析等研究方法,探究董事挪用公司机会禁止规则在英国和美国的确立过程以及判断标准,并结合我国的司法实践来发现我国法的不足之处。通过借鉴英美国家以及其他大陆法系国家的规定,对我国董事挪用公司机会禁止规则予以细化,通过确立明确的公司机会认定标准、拓展主体范围、完善抗辩体系、构建多元化的救济措施等,最终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董事挪用公司机会禁止规则。 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论组成。正文分为如下四个部分: 第一章是董事挪用公司机会禁止规则概述。这一部分首先从公司机会规则的基本概念入手,然后对董事的范围进行阐释,扩展公司机会规则的适用对象范围。最后通过公司机会规则的特点、价值来发现公司机会规则与忠实义务、自我交易禁止、竞业禁止的异同点。 第二章是董事挪用公司机会禁止规则在各国的发展及特点。这一章主要介绍公司机会规则在英美国家的发展过程。通过一系列的判例,,英国与美国都确立起了公司机会规则。在研究英美国家公司机会规则的基础上,对英国和美国的公司机会规则的特点进行概括。同时通过分析德国、日本、韩国等大陆法系国家引入公司机会规则的情况,为下文探究我国引入并细化公司机会规则做好铺垫。 第三章是我国《公司法》对董事挪用公司机会禁止规则的引入及存在的问题。这一部分主要介绍我国法律法规对公司机会规则的规定和《公司法》对公司机会规则的引入过程,以及我国法院适用该规则的情况。通过分析我国法律的规定并结合前述英美国家、大陆法系国家的有关规定,总结出我国公司机会规则的问题,为第四章的论述提供前提。 第四章是完善我国董事挪用公司机会禁止规则的若干建议。这一章主要针对我国公司机会规则的缺陷,从认定标准、适用主体、抗辩体系、救济措施等方面提出完善我国公司机会规则之道,以期能为将来立法完善或司法解释的出台有所裨益。
【关键词】:董事 公司机会 挪用 禁止规则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2.291.91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0
  • 目录10-12
  • 引言12-14
  • 第一章 董事挪用公司机会禁止规则概述14-26
  • 一、 公司机会规则的基本界定14-19
  • (一) 公司机会规则的含义14-16
  • (二) 公司机会规则的适用对象16-19
  • 二、 公司机会规则的特点及价值19-21
  • (一) 公司机会规则的特点20-21
  • (二) 公司机会规则的价值21
  • 三、 公司机会规则与董事忠实义务21-23
  • 四、 公司机会规则与竞业禁止义务及自我交易禁止义务的关系23-26
  • (一) 公司机会规则与竞业禁止义务23-24
  • (二) 公司机会规则与自我交易禁止义务24-26
  • 第二章 董事挪用公司机会禁止规则在各国的发展及特点26-37
  • 一、 公司机会规则在英国的发展及特点26-30
  • (一) Keech v.Sandford 案与公司机会规则的基础26-27
  • (二) Cook v.Deeks 案与公司机会规则的初立27
  • (三) Regal(Hastings)Ltd v.Gulliver 案与公司机会规则的严守27-28
  • (四) Island Export Finance Ltd v.Umunna 案与公司机会规则的新变化28
  • (五) 英国公司机会规则的特点28-30
  • 二、 公司机会规则在美国的发展及特点30-33
  • (一) 利益与期待利益标准30
  • (二) 经营范围标准30-31
  • (三) 公正性标准31-32
  • (四) 双重标准32
  • (五) 美国公司机会规则的特点32-33
  • 三、 公司机会规则在大陆法系国家的引入及特点33-37
  • (一) 公司机会规则在德国的发展及特点33-34
  • (二) 公司机会规则在日本的发展及特点34-35
  • (三) 公司机会规则在韩国的发展及特点35-37
  • 第三章 我国《公司法》对董事挪用公司机会禁止规则的引入及存在的问题37-46
  • 一、 我国早期公司立法以及司法实践情况37-39
  • (一) 早期公司立法的情况37-38
  • (二) 早期司法实践的情况38-39
  • 二、 《公司法》对公司机会规则的引入以及司法适用39-42
  • (一) 《公司法》对公司机会规则的引入及特点39-41
  • (二) 公司机会规则的司法适用41-42
  • 三、 我国公司机会规则存在的问题42-46
  • (一) 公司机会认定标准模糊43
  • (二) 公司机会规则适用对象范围狭窄43-44
  • (三) 董事免责事由单一44
  • (四) 违反公司机会规则的法律后果以及救济措施不具体44-46
  • 第四章 完善我国董事挪用公司机会禁止规则的若干建议46-56
  • 一、 明确公司机会的认定标准46-48
  • (一) “利用职务便利”的界定46-47
  • (二) “属于公司的商业机会”的界定47-48
  • 二、 拓展公司机会规则的适用对象范围48-49
  • 三、 完善免责抗辩体系49-52
  • (一) 完善公司机会的同意机关及表决规则49-50
  • (二) 增设不能给公司带来利益的机会利用之免责条款50-52
  • 四、 救济措施的完善52-56
  • (一) 完善归入权制度52-54
  • (二) 完善损害赔偿责任制度54-56
  • 结论56-58
  • 参考文献58-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领臣;;裁判思维下的公司机会原则——以《公司法》第149条为中心[J];北方法学;2009年06期

2 王军;;公司经营者忠实和勤勉义务诉讼研究——以14省、直辖市的137件判决书为样本[J];北方法学;2011年04期

3 何荣山,曹怡平;浅析利用公司机会原理[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4 车传波;;公司机会准则的司法裁判[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5 周天舒;;探寻“牟取公司机会禁止原则”的决定因素[J];法学杂志;2011年05期

6 王肃元;;禁止篡夺公司机会规则的立法完善[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黄文辉;论篡夺公司机会的禁止[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8 宗延军;李领臣;;公司机会原则的适用主体研究[J];理论界;2010年01期

9 张耀明;;论公司机会准则[J];社会科学;2006年09期

10 李前伦;;公司机会理论及新《公司法》第149条之适用疑义[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巴桑顿珠;论董事篡夺公司机会的公司法规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祝鸿威;论公司归入权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3 廖小康;公司机会认定标准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4 李方林;论篡夺公司机会[D];清华大学;2005年

5 陆晓妹;公司机会规则探析[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6 严佳维;论英美公司机会认定标准[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504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10504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9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