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公司法不公平损害制度研究
本文关键词:英国公司法不公平损害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扬州大学》 2010年
英国公司法不公平损害制度研究
周晨
【摘要】: 不公平损害制度是英国成文公司法对股东救济的最主要的制度之一,它对股东权益的维护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根据英国2006年公司法第994节的规定,不公平损害是指:公司的事务正在或已经以不公平损害公司所有或部分成员(至少包括他自己)利益的方式执行;或者目前的或被提议的公司作为或不作为(包括代表公司的行为或不行为)已经存在是或将要产生不公平对待。主要是大股东基于自己的控制地位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既包括侵犯股东权的行为,也包括侵害股东利益的行为,同时还包括挫败股东合理预期的行为,这一制度具有较为宽泛、抽象的概念范畴。优良的少数股东法律保护制度,能够更好地保护少数股东的权利,增强中小投资者的投资信心和投资热情;同时还可以规范公司管理,优化公司治理结构,促进经济繁荣稳定。 不公平损害制度为股东提供更为便捷的救济方式,是英国公司法保障股东权益中最有特色的制度。而我国公司公司法虽然赋予了股东提出派生诉讼和个人诉讼的权利,但是提起诉讼的条件严苛,无法充分保障股东权益,在此背景下,研究英国公司法上的不公平损害制度可以为我国公司立法完善提供一种立法的思考和制度完善的借鉴,这正是本文研究的现实意义。与此同时,2006年英国公司法的修订也为本文写作提供了时代性研究价值。除了引言和结论外,本论题将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不公损害制度的历史沿革。在1948年英国公司法出台之前,英国公司法实践严格遵循判例法上的“多数决原则”,限制股东提起诉讼,这也正是“福斯规则”所确定的基本制度。随着公司经营和发展,立法更加关注对于中小股东权益保障的重要性。于是经过考亨委员会的建议、金肯斯委员会的完善及其97年法律委员会的检视,不公平损害制度逐步形成并日趋完善。最终形成了现行英国公司法上保护少数股东权益的重要制度之一。 第二部分,不公平损害制度的构造分析。不公平损害这一法学术语,至今没有确定的概念。有学者认为不应该对不公平损害概念作出界定,它只是确定行为是否构成不公平损害的一个判断标准,但是有学者却持否定态度,认为不公平损害概念确定具有相当意义;结合现有的公司法判例,学者们尝试将不公平损害行为类型化。较为典型的是股东被排除在管理权之外、董事不当发行或者配发股份、过高的董事薪酬和不支付红利、不当管理等等。“不公平损害”概念的抽象性决定了它所能涵盖内容的无限宽泛性,而类型化的区分间接将模糊的概念确定化,由此产生的直接后果是该制度适用的范围将受到约束;不公平损害概念的抽象也意味着模糊,这导致制度的适用盲目且不稳定,类型化正好克服这一弊端,以制度适用过程中的具体案例为素材,进行细致的分析,为不公平损害行为提供一种相类似的行为模式及其救济范例。由此,准确把握认定不公平损害的原则、标准和具体要素,是抽象和具体相融合、互补,使制度的适用不仅符合保障股东权益的立法宗旨,同时简化诉讼程序节约诉讼成本。 第三部分,不公平损害的司法救济制度。作为成文法上的制度,英国公司法对于不公平损害制度本身设计了几类较为典型的救济制度,其中最核心的是申请法院颁发股份回购令;在诉讼过程中,公司、股东或者董事所处于的诉讼当事人的地位存在较大的意见分歧,对于个案而言,结合具有诉求和现实案件的特性,清晰各案中参加诉讼的当事的人的定位显得十分有必要;由于英国公司法中并行普通法上的救济和成文法上的救济,因此两套并行制度之下存在诉讼重叠、交叉的现象,需要加以厘清和分明;对于一直崇尚自主经营的英国公司法律制度下,司法介入和自主经营存在表象上的分立和冲突。事实上,恰当的司法干预正是保障并促进自主经营的重要要素;对于小型封闭性质的公司而言,不公平损害制度应用的价值更加显著。针对司法救济本身存在的五个支问题,清晰地阐释具有相当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第四部分,我国公司立法的检讨和思考。以我国新公司法关于少数股东权利和诉讼相关条款的分析对突破口,审视我国现行立法存在的缺陷。集中体现在宣誓有余、保障不力,尽管我国新公司法的颁行积极地吸收各国成熟的公司法律制度。但是其仍存在诸多差强人意之处。如公司立法中轻视了公司规范的技术性因素,只是规定了股份回购请求权却未成充分考虑资本维持的原则;又如公司立法中尽力维护原公司法的结构,导致输入的很多规则无法实现有机的衔接和融合,使得体系本身的逻辑结构呈现松散的不和谐音符。事实上,新公司法对少数股东权益保护的思考是周全的,其最大的缺憾在于各个规则之间无法有效地接续且缺乏更为细致的制度思考。 因此,结合英国不公平损害制度本身的特征和我国现行公司法的结构,将我国公司法条款进行适度地改造,使不公平损害制度能够融入我国公司法,并与公司法中关于股东权利和救济的相关制度相互映照形成更加有效、有力的少数股东权益维护的法律网,这对于我国公司法的完善及其股东权益的维护的意义是重大且深远的。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956.1;DD912.29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甘培忠;有限责任公司小股东利益保护的法学思考——从诉讼视角考察[J];法商研究;2002年06期
2 石少侠;论股东诉讼与股权保护[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年02期
3 刘桂清;公司治理的司法保障——司法介入公司治理的法理分析[J];现代法学;2005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军;少数股东权益的法律救济[D];华东政法学院;2002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延满;冉克平;郭鸣;;企业法人目的范围外行为新探——兼评《合同法》第50条之规定[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2 胡智强;外部董事独立性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3 戚枝淬;;论中小股东权利的司法保护[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4 战秋君;;简析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缺陷[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5 蔡元庆;;股东知情权制度之重构[J];北方法学;2011年03期
6 王怀勇;;经营判断法则新议——公司自治与法院自制的妥协解[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谭贵华;;论公司归入权之缘起及其理论基础[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8 夏利民;;董事谨慎职责与经营判断规则之关系刍议——以美国法为视角[J];比较法研究;2010年06期
9 易在成;;主权财富基金:界定、争议及对策探讨[J];比较法研究;2012年01期
10 吴军;我国实行独立董事制度障碍性因素分析及对策[J];商业研究;2004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商法学研究综述[A];中国商法年刊第二卷(2002)[C];2002年
2 井涛;;以金融信用为中心,构建适应信用商业化的法律体系[A];中国商法年刊第二卷(2002)[C];2002年
3 张民安;;公司设立制度研究[A];中国商法年刊第二卷(2002)[C];2002年
4 韩灵丽;;持股激励的法理探析[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5 马建兵;任尔昕;;商法学研究动态与综述(2005.04—2006.07)[A];中国商法年刊(2006)——合伙与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C];2006年
6 罗雪光;郭小东;;论独立董事制度——兼谈其与监事会制度之职能协调[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业务委员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7 郭小东;罗雪光;;论独立董事制度——兼谈其与监事会制度之职能协调[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8 邵晖;;浅析董事竞业禁止义务[A];第四届中国律师论坛百篇优秀论文集[C];2004年
9 许巧蓉;蔡浩;;论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A];投资者保护与公司治理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挽澜;公司并购中的关联交易监管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江翔宇;公司型基金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刘冬京;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4 贾翱;公司法上新股发行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胡宜奎;股东代表诉讼中的公司参加问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梁天;公司控制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曹如波;公司非讼程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林国华;员工参与公司治理之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9 王志鹏;上市公司控制权的法律规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庞春祥;公司本质论[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卜仕;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2 单娟;主权财富基金法律监管问题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孙舒源;英国股东派生诉讼成文法的形成与构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李剑;我国公司高管信义义务的法律实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徐文珺;有限责任公司僵局司法救济制度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方芳;股东代表诉讼被告的基本问题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刘倩;商业判断规则的要素与规则的适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陈文婧;股东派生诉讼资金筹集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黄维娜;董事信义义务的司法审查[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姚洁;公司经营范围的法律属性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爱珍;;论股东派生诉讼制度——兼论我国公司法的立法完善[J];福建法学;2001年03期
2 杨辉;关于设立我国股东代位诉讼制度若干问题的思考[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9年05期
3 缪剑文;公司运作的司法程序保障初探[J];法学;1998年05期
4 曹政;论股东代表诉讼制度[J];河北法学;1997年04期
5 洪艳蓉;现代公司法中的小股东权益保护[J];河北法学;1999年05期
6 胡滨,曹顺明;股东派生诉讼的合理性基础与制度设计[J];法学研究;2004年04期
7 罗培新;论股东平等及少数股股东之保护[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8 李慧玲;试论股东代表诉讼[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3期
9 罗培新;股东派生诉讼若干问题探讨[J];学术交流;1999年03期
10 甘培忠;论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的监事制度[J];中国法学;2001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韩志红;[N];法制日报;2002年
2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赵旭东;[N];人民法院报;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琳;;英国公司法不公平损害制度沿革[J];法制与社会;2010年10期
2 谈萧;;股权分置改革中的法律救济[J];法人杂志;2005年11期
3 钱玉林;;英国的股东派生诉讼:历史演变和现代化改革[J];环球法律评论;2009年02期
4 马俊驹,林晓镍;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法律救济[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5 李浩;;英国股东派生诉讼的历史考察与反思[J];法制与社会;2010年10期
6 李建伟;吴冬;;论有限公司强制分配股利之诉[J];法律适用;2008年08期
7 徐克;英国公司法改革[J];经济导刊;2005年Z1期
8 吴晓阳;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困境及其法律救济[J];上海金融;2004年08期
9 郭富青;;当今世界性公司法现代化改革:竞争·趋同·融合[J];比较法研究;2008年05期
10 蔡舒;;试析英国公司法改革及其对我国公司法的启示[J];法制与社会;2009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董淳锷;;公司法实施的激励机制研究[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吴越;;公司人格本质与社会责任的三种维度[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3 王强;;我国关联公司的公司法规制[A];投资者保护与公司治理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曲振涛;刘文革;;对《公司法》展开经济学分析的意义[A];《制度经济学研究》第五辑[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令明;[N];国际商报;2002年
2 傅穹 (吉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N];法制日报;2003年
3 记者 蒋安杰;[N];法制日报;2006年
4 许晖 郭燕春;[N];中国商报;2002年
5 本报记者 夏丽华 实习记者 费杨生;[N];中国证券报;2006年
6 王健;[N];江苏经济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钱昊旻 实习记者 周明;[N];中国证券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蒋安杰 王林清;[N];法制日报;2006年
9 上海财经大学副教授 葛伟军;[N];上海证券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蒋安杰 杨傲多;[N];法制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海平;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2 尚晨光;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压制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3 仇晓光;公司债权人利益保护的法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4 平力群;公司法变革与日本公司治理结构演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金玄武;我国公司现物出资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贾翱;公司法上新股发行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刘乃睿;公司法的判例法方法及其运用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8 徐晓松;论公司资本监管[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9 徐菁;论公司法的边界[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10 刘鑫;关联公司法律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晨;英国公司法不公平损害制度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2 牛磊;香港公司法对少数股东权利的法律保护及对内地公司法的借鉴意义[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3 张锋;中小股东权益诉讼救济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4 樊华;论英国公司法中的小公司制度[D];吉林大学;2010年
5 彭鲁军;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适用情形问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6 董一薇;股东利润分配请求权之保护与救济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孙舒源;英国股东派生诉讼成文法的形成与构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魏敬贤;论我国小公司自治规则体系的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9 张婷;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法律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10 王廷芳;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出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英国公司法不公平损害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318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131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