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公司法的性质_《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公司法的价值取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华中师范大学》 2008年
论我国公司法的价值取向
郑红
【摘要】: 公司法中不同的制度由不同的现实需要决定其产生,体现其特定的立法意图。换言之,一部公司法所包含的不同制度有着不同的主导价值定位(如强制与自由、安全与效益、公平与正义等等)。本文主要是从强制与自由这个角度,来回顾、检视我国公司法的价值取向,对其到底应该倾向强制,还是自由?抑或是另辟蹊径——辨证地去寻求更适合现实国情的理想平衡点?作一个较为清晰的回答,这不仅是公司法必须解决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也是本文旨在探讨的核心。 本文第一部分是对我国1993年《公司法》以及2005年《公司法》的价值倾向作一个清晰的判断。价值取向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根据哲学原理,抽象由具体来体现。因此,第一步就是通过具体的制度进行论证分析。对于1993年《公司法》,公司资本制度保守缺乏活力,主要体现在:严格的法定资本制、过高的最低注册资本额、增资条件及程序繁琐复杂、股东出资种类及比例限制过严、对公司转投资设置了苛刻的限制。公司治理结构专制色彩浓厚,主要体现在:股权过于集中、大股东控制股东大会、董事会独立性不强且人员构成不合理、经理职权法定化导致经理权膨胀、公司合并分立程序极其繁琐复杂。对于2005年《公司法》,公司资本制度层面的限制大大放宽,主要体现在:公司设立门槛的降低、分期缴纳出资制度的导入、取消转投资比例的限制、拓宽出资方式及比例限制。公司组织结构层面的大胆突破,主要体现在:“一人公司”得以明确承认、简化了公司组织结构、国有独资公司增设新规定、取消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准限制。股东权利的大幅扩张,主要体现在:股东有权决定公司“去留”、扩大了股东知情权行使的范围及手段、股东可自由约定分红及优先认缴出资、异议股东享有股份回购请求权、增设了股东大会召集权、股东享有对公司决议的请求撤销权、股东享有提案权。 从以上论证分析中不难看出,1993年《公司法》过分注重强制,而2005年《公司法》则过于倾向自由化。然而不论是一味偏向强制保守,还是一味强调自由开放,都有走极端之嫌,两种定位都是欠妥的。其操作结果只会与《公司法》制定的初衷背道而驰,因此,引发问题是在所难免的。 本文第二部分,结合具体制度谈到了1993年《公司法》片面注重强制的弊端。一方面,筹资受阻与资源闲置并存,主要表现为法定资本制过于严格、最低注册资本门槛、增资条件及程序苛刻、出资方式保守、对公司转投资苛刻限制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另一方面,结构僵硬与公司治理失准并存,主要表现为股东大会召集程序呆板、董事长独裁、监事会功能弱化引发的问题。同时,谈到了2005年《公司法》片面强调自由的弊端。一是分期缴纳出资制度的隐患:公司股东约定的出资期限安排、股东的权利行使和利益分配、股东的责任承担等可能面临的问题;再者转投资不设限引发的问题:小股东成为首当其冲的受害者、转投资不设限带来了新的立法课题;以及其他的潜在危险等等。 最后总结完善。从表面看,1993年《公司法》与2005年《公司法》各自的价值偏向是针锋相对的,但细究之下,两者关注的是同一个事物的不同落脚点,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两者之间并不是完全相互对立的,因此不应该割裂开来。由此笔者认为,一部科学实用的公司法,其价值取向应该是既宏扬私法自治精神,合理扩大自由;又能坚持自由与强制互动,尊重我国现实国情。撇开宏观理论基调的确定,从具体完善举措而言,就是主要通过公司资本制度层面、公司治理结构层面以及配套措施的完善,矫正乃至重新建构我国公司法的价值理念,最终使公司法的积极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D922.291.9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郑水园;;新《公司法》的价值取向研究[J];华章;2012年35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红珍;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商业研究;2005年12期
2 李顺华,石冰;简论我国公司资本制度的完善[J];当代法学;2002年03期
3 石少侠;对完善我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思考[J];当代法学;2005年03期
4 彭真明,常健;盲目照搬还是尊重国情——对当前《公司法》修改中几个问题的反思[J];法商研究;2005年04期
5 田志龙,杨辉,李玉清;我国股份公司治理结构的一些基本特征研究———对我国百家股份公司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1998年02期
6 彭冰;现行公司资本制度检讨[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魏淑君;公司法在中国的百年历程[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 秦勇;我国公司资本制度的反思与重构[J];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12期
9 马俊驹,聂德宗;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当代发展——兼论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重构[J];法学研究;2000年02期
10 罗培新;公司法的合同路径与公司法规则的正当性[J];法学研究;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峰;;论公司的出资形式和出资监管[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2 薄燕娜;;我国上市公司引入独立董事制度[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3 李光宇;论《公司法》的修改[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黄金满;;资本维持原则的理论进路[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5 华国庆;《合伙企业法》若干问题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6 张颖杰;论国企改制的产权构建[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7 赵帮恚;浅论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优化[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8 张帆;;我国管理层收购的法律监管应走向何方[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9 王炤,郭继;银企相互持股问题的探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10 赵洲;公司转投资的规制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振涛;肖芳;周方召;;公司法契约路径的经济学分析[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范肇臻;;公司资本制度最低限额的法经济学分析[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吴建斌;;科斯法律经济学本土化路径重构[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周林彬;孙琳玲;;法律规避的法律经济学新探:以公司融资中的法律规避为例[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5 杨立新;王轶;王竹;王天凡;赵可;;中国民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6 李政;;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相关法律制度的若干思考[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7 吴越;;公司人格本质与社会责任的三种维度[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8 熊胜绪;胡铭;;国有企业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实证分析[A];中国企业改革发展三十年[C];2008年
9 赵大地;赵越;梅洪常;;国有企业多个大股东股权控制结构研究[A];中国企业改革发展三十年[C];2008年
10 刘照宏;;资本结构优化研究[A];资源·环境·产业——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岩;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丁宇飞;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法律探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吴晓晖;论宏观调控决策的法律调整[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姜海光;国有控股企业所有权边界与财务战略取向[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李静;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刘冬京;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7 王思洋;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法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冯翔;商事登记效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贾翱;公司法上新股发行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邢丹;关联企业破产法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小娟;企业环境责任探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任学忠;论控制股东滥用权利之法律规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罗婷婷;论公司债权人利益保护的法律问题[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顾萌萌;论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董旻;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优先购买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汤潇潇;公司相互持股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彭静;论我国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法律制度的构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王珊;衡平居次原则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朱晶晶;论中小股东权益保护边界之合理界定[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孙维玉;论我国公司瑕疵设立处理模式[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健安;;新公司法对社会的作用与影响[J];法制与社会;2011年33期
2 郑红;;新公司法的困境探析——由新公司法价值取向定位引发的思考[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5期
3 张新民;公司立法的发展趋势及我国公司法的完善[J];现代法学;2000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正来;;社会秩序规则二元观——哈耶克法律理论的研究[J];北大法律评论;1999年02期
2 王富强,谭晶;论我国公司治理的综合模式[J];商业研究;2002年22期
3 范曙光;对优化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若干问题的思考[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4 李强;论我国公司治理机制的创新[J];财经问题研究;2002年04期
5 郭富青;公司资本制度:设计理念与功能的变革——我国公司资本制度立法观念的转变与路径选择[J];法商研究;2004年01期
6 雷兴虎;论我国公司出资制度的完善[J];法商研究;2004年01期
7 郑祝君;公司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美国公司制度的理念变迁[J];法商研究;2004年04期
8 徐晓松;论我国公司资本制度改革的方向[J];法学杂志;2003年02期
9 彭真明,江华;美国独立董事制度与德国监事会制度之比较——也论中国公司治理结构模式的选择[J];法学评论;2003年01期
10 雷兴虎;现代西方国家公司法的发展趋势与中国公司法的选择[J];法学评论;1998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殷少平;[N];中国证券报;2001年
2 殷少平;[N];中国证券报;200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果,尚彩云;我国公司资本制度的反思与重构[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2 彭冰;;现行公司资本制度的实现机制研究[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3 张付成;;公司资本制度的立法评判[J];当代法学;2006年05期
4 钟明霞;祖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公司资本制度的比较研究[J];政治与法律;2000年03期
5 向朝阳,李侠;论公司资本制度的刑法保护[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2年01期
6 傅穹;公司三大资本制模式之比较及我国公司资本制的定位[J];法商研究;2004年01期
7 任尔昕;论我国公司资本制度的困惑与出路[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8 陶苏;;论我国的法定最低资本额制度[J];法制与社会;2006年18期
9 黄忠新;;论债权出资与公司资本制度的兼容性——兼论我国公司立法的选择[J];党政干部论坛;2007年02期
10 黄忠新;;论债权出资与公司资本制度的兼容性[J];内江科技;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席如;刘诚;;东盟国公司资本制度差异研究——以新加坡和我国公司制度比较为例[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2 魏建;褚红丽;;股东创业成本最小化与债权人利益的虚假保护——公司资本制度的法经济学分析[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刘文;;论回应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公司资本制度[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4 范肇臻;;公司资本制度最低限额的法经济学分析[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宁金成;张安毅;;论我国公司资本制度的创新[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晓;[N];中国改革报;2010年
2 虞德其;[N];人民法院报;2002年
3 姜南;[N];河北经济日报;2003年
4 中国政法大学课题组;[N];中国证券报;2004年
5 孙江;[N];中国改革报;2004年
6 陈丽洁;[N];中国证券报;2004年
7 记者 浩民 尹涛;[N];中国证券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周芬棉;[N];法制日报;2001年
9 李曙光;[N];法制日报;2003年
10 信言;[N];法制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傅穹;重思公司资本制原理[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2 贾翱;公司法上新股发行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徐晓松;论公司资本监管[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元姗;公司资本制度法律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2 赵洲;论公司资本制度[D];安徽大学;2003年
3 刘俊标;重构中国的公司资本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4 李泽东;我国公司资本制度的变革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5 康剑峰;我国公司资本制度的变革与创新[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6 高尚华;我国公司资本制度变革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7 王传丰;论我国公司资本制度的完善[D];吉林财经大学;2012年
8 王海峰;我国公司资本制度变革的困境与出路[D];吉林大学;2013年
9 褚淼;论我国公司资本制度的刑法保护[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10 段慧杰;我国公司种类股法律制度构建研究[D];甘肃政法学院;2012年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公司法的价值取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96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149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