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公司法论文 >

人力资本出资观念障碍检讨及其立法政策

发布时间:2018-03-24 08:52

  本文选题:人力资本 切入点:资本 出处:《法学》2001年03期


【摘要】:本文认为,人力资本出资所面临的观念性障碍主要有三:即人力资本的“非资本性”、人力资本的评估困难以及人力资本出资对交易安全的威胁。以传统的“股本的功能”衡量,,人力资本完全具备了股本的属性,是一种公司法意义上的资本。尤其是考虑到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需要和推行职工持股的实际困难,允许职工以人力资本出资具有充分的理由。但是,由于人力资本出资本身的局限性,立法者应当设计相应的规则来防止此种出资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其中主要的规则有两条:一是明确人力资本的评估规则;二是修改《公司法》,改造传统的有限责任形式,令人力资本出资者承担附条件的有限责任。  
[Abstract]:This paper holds that there are three main obstacles to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the "non-capitalization" of human capital, the difficulty of human capital evaluation and the threat to transaction security caused by human capital contribution, which is measured by the traditional "function of equity". Human capital has the property of equity and is a kind of capital in the sense of company law, especially considering the need of developing high and new technology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and the practical difficulty of carrying out employee shareholding. There are good reasons for allowing workers to contribute to human capital. However, due to the limitations of human capital contribution itself, legislators should devise rules to prevent the possible negative effects of such capital contribution. There are two main rules among them: one is to clarify the evaluation rules of human capital, the other is to amend Company Law to reform the traditional limited liability form so as to make the human capital investors bear the limited liability with conditions.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F240;D912.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王建民,周滨;资本中的人力资本[J];财经问题研究;1999年03期

2 冯果;也谈人力资本与劳务出资[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3 蒋大兴;论债转股的法律困惑及其立法政策——兼谈国企改革的法观念[J];法学;2000年07期

4 周其仁;市场里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J];经济研究;1996年06期

5 陆维杰;企业组织中的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也谈企业所有权的发展趋势问题[J];经济研究;1998年05期

6 宋农村,丁惠宁;论我国不同所有制工人的利益状况[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敏;对国有企业建立经理股票期权制度的思考[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2 孙雪;;论管理型人力资本的激励[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3 储育明;;关于人力资本不宜作为公司股东出资标的的探讨[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4 杨永磊;高毅;;试论人力资本出资[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5 王桂林,吴刚,徐宁;高校吸引人才的策略[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6 黄益新;人力资本所有权实现问题——股票期权的度量与抵押涵义[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7 雎国余,蓝一;企业目标与国有企业改革[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8 王雁杰;;管制开放与企业特殊性技能通用化——基于民航飞行员的案例[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9 代晓茜;王朝全;;飞雁模型对家族企业制度变迁的解释[J];北方经济;2006年08期

10 刘聪伟;张习鹏;;人力资本的审计行为特征分析[J];北方经济;2007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正汉;;弱者的产权是如何形成的?——中国被征地农民的“安置要求权”向土地开发权演变的原因[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2 康纪田;;论矿业安全供给主体的私人性趋向——基于法经济学的研究视角[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赵海怡;李斌;;“产权”概念的法学辨析——兼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财产法律制度之比较[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齐明亮;;企业所有权理论:企业理论的新视角[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阮加;;企业的本质:以最后责任人为核心的契约集合[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付秀彬;;组织,制度与城市化[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一部分)[C];2005年

7 王强;何自力;;替代、互补及互嵌:企业与市场关系的新考察[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8 苏强;;论企业合约中的会计信息产权性质、功能及制度变迁分析[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许光伟;;技术、劳动过程与价值——理解马克思企业理论[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王佐发;;揭开公司面纱的经济学分析[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海光;国有控股企业所有权边界与财务战略取向[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彭国华;我国高校理工科博士生科研激励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3 王玉冬;高新技术企业资金运营模式与机制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4 王贺东;不确定性、能力与企业制度[D];南开大学;2010年

5 江金锁;市场环境、实际控制人控制方式与负债治理效应[D];暨南大学;2011年

6 李晓颖;企业专用性人力资本与工资合约:一个不完全合约分析框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洪峰;基于权衡视角的上市公司管理层薪酬业绩敏感度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孙旭;人力资本及其对中国省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王萌;关系型契约治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韩非;中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倪伟;股东债权出资若干法律问题探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杨洪磊;职业经理人力资本出资的法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汤洋;经理人股票期权会计处理方法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马艳红;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股权激励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罗芳兰;管理层激励对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王海鹏;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财务利益冲突机理与协调机制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卢洁;基于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审计信息质量特征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罗旭虹;论大学决策权力运行[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张文俊;河南省农村家庭人力资本投资决策调查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10 金花;人力资本所有者与物力资本所有者参与企业剩余分享的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崔之元;美国二十九个州公司法变革的理论背景[J];经济研究;1996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君;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必须体现人力资本产权的特征[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郭广辉;;中国人力资本出资制度的构建[J];河北学刊;2007年06期

3 李s

本文编号:16575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16575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c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