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的法律性质与适用——基于外资企业社会责任承担的视角
本文选题:企业社会责任 切入点:国际标准 出处:《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12期
【摘要】:公正适度地适用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符合和谐社会主流价值观,但目前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并非条约,仅相当于国际惯例。跨国公司内部按照同一标准履行社会责任具有合理性,在各国标准不一尤其是东道国标准缺失的情况下,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可以成为判断跨国公司所属的外资企业是否履行社会责任的依据。《公司法》第5条首次在法律中明确了企业的社会责任主体地位,但并未明确责任内容。鉴于标准与法律的良好关系应当体现在法律对标准的引用或纳入,外资企业按照国际标准承担社会责任需要在法律中有可据以适用的规定。对此,《进出口商品检验法》有关法定检验标准的规定值得借鉴。在符合合理性标准的前提下,"可以参照"国际标准责成外资企业承担社会责任。
[Abstract]:The fair and moderate applic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onforms to the mainstream values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but at present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re not treaties. It is only equivalent to international practice... it is reasonable for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to carry out their social responsibility according to the same standards, especially in the absence of standards in host countries,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an be used as the basis for judging whether foreign-funded enterprises belonging to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fulfill their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Article 5 of the Company Law defines the status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s the main body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the law for the first time. Since the good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andard and the law should be reflected in the reference or incorporation of the standard by the law, Foreign-funded enterprises to assum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accordance with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need to have applicable provisions in the law. For this, the relevant legal inspection standards of the Import and Export Commodity Inspection Law should be used for reference. To raise, "may refer to"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 obligates the foreign capital enterprise to bear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的法理学研究”(项目编号:08BFX005) 江苏省法学会研究课题“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强制性标准的法律效力探讨”(课题编号:SFH2009B10)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12.29;F270;F121.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王玲;;论企业社会责任的涵义、性质、特征和内容[J];法学家;2006年01期
2 李雪平;;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的性质和效力——兼议ISO26000制定中的法律问题[J];环球法律评论;2007年04期
3 陈元桥;;全球瞩目的ISO 26000制定进程[J];WTO经济导刊;2007年12期
4 ;2008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基准报告[J];WTO经济导刊;2009年07期
5 张春华;;社会责任“双重标准”让跨国公司频陷“贿赂门”[J];WTO经济导刊;2009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牛松;;论西方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路径及经验[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徐俊;;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3 齐曼华;;论股东瑕疵出资及民事责任[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06期
4 崔汪卫;;公司社会责任的法理分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5 任慧;从税法角度看公司的社会责任[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6 尹莉;严婷;;浅议公司社会责任的强化及其法律对策[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7 李燕君;;政府在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中的作用分析——基于博弈论的视角[J];北方经济;2008年16期
8 孙晓霞;;中国企业社会公益捐赠之理念嬗变[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9 黄小喜;;企业社会责任与SA8000标准体系[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10 王飞鹏;江伟;仝震;;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争论与思考[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沈四宝;程华儿;;浅谈中国企业社会责任[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2 胡鸿高;;企业社会责任:政府·企业·利益相关者[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3 范健;王建文;;上市公司高管社会责任及其法律规制初探[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4 雷兴虎;刘斌;;强化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完善[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5 周友苏;张虹;;反思与超越:公司社会责任诠释[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6 吴越;;公司人格本质与社会责任的三种维度[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7 唐绍均;;企业社会责任理论视角下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8 席恒;;弘扬中医文化 构建和谐社会[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9年
9 冯蕊;陈胜男;吕建华;;对于生态文明社会构建中的企业绿色社会责任的思考[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10 张yN凡;;企业社会责任再辨析——基于概念与发展观的视角[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晓燕;论我国破产企业环境法律责任制度的设立[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银晓丹;企业国有资产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3 郑少华;从对峙走向和谐:循环型社会法的形成[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4 黄如良;企业与居民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5 刘志云;国际经济法律自由化的若干理论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6 林军;公司控制权的经济学与社会学分析[D];暨南大学;2004年
7 石赐亮;公司监督机构制度改革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8 仇京荣;公司资本形成制度中股东与债权人利益平衡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9 佘云霞;国际劳工标准:演变与争议[D];外交学院;2005年
10 裴明学;独立董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兵;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璐;论企业社会责任及其承担[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赵小娟;企业环境责任探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郭琳;我国矿区地下水资源的法律保护[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刘超;论股东派生诉讼及其在我国的完善[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夏嘉捚;绿色信贷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温从军;《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类型化及实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顾萌萌;论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狄青;公司法领域的证明责任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沈惠玲;论公司社会责任的践行[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平龙;超越道德教化:公司社会责任法律内涵解读[J];社会科学家;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旭雯;;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调整模式研究[J];中国商法年刊;2009年00期
2 ;CSR月度报告[J];WTO经济导刊;2011年08期
3 楼建波;;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法律强制、政策引导、道德劝诱[J];中国商法年刊;2009年00期
4 王燕莉;;论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路径[J];中国商法年刊;2009年00期
5 官欣荣;;企业社会责任的软法规制与司法介入[J];中国商法年刊;2009年00期
6 朱芸阳;;金融危机下社会责任的价值——国际视野内的理论与实践对我国企业的启示[J];中国商法年刊;2009年00期
7 李智;;赈灾捐赠何以适度——企业社会责任中的利益平衡[J];中国商法年刊;2009年00期
8 王保树;;卷首的话[J];中国商法年刊;2009年00期
9 高岚君;;企业社会责任的主体界说[J];中国商法年刊;2009年00期
10 徐金海;;论社会责任的商法向度:基于营业自由的视角[J];中国商法年刊;2009年0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沈四宝;程华儿;;浅谈中国企业社会责任[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2 梁星;张雅军;;基于环境协调发展的煤炭企业社会责任综合评价研究[A];2010内蒙古煤炭工业科学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关于颁发“2009中国医药企业社会责任孺子牛奖”的决定[A];中国医药行业社会责任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甘培忠;吴元元;;转型中国语境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内涵探究[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5 早川胜;;我们已经放弃的企业社会责任?——对日本公司法的一点看法[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6 郭军;;企业社会责任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理念[A];2008中国医药卫生行业社会责任红皮书[C];2009年
7 ;弘扬企业社会责任,深化企业社会价值——仁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A];2008中国医药卫生行业社会责任红皮书[C];2009年
8 ;诺华企业社会责任概况[A];2008中国医药卫生行业社会责任红皮书[C];2009年
9 徐传谌;;国有经济功能与国有企业社会责任[A];2009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危机与变局中的国有经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乔木;杜军;;国有经济角色定位视角下的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研究[A];2009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危机与变局中的国有经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丁少中;公司参与的“企业社会责任总课题”通过验收[N];国家电网报;2011年
2 记者 王军;利乐岁末连获多项重量级奖项[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9年
3 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 胡国财;全面理解企业社会责任内涵引导外企自觉践行社会责任[N];中国企业报;2010年
4 贺力;企业社会责任指数 国企高于民企[N];中国质量报;2009年
5 张婷婷;跨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严重不足[N];中国企业报;2009年
6 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教授 沈幼伦;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是预防食品安全事故关键[N];法制日报;2008年
7 谭浩俊;企业社会责任排行先要有个统一标准[N];工人日报;2009年
8 南方日报评论员;创造条件让企业社会责任整体进步[N];南方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方烨;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整体处于“起步”阶段[N];经济参考报;2009年
10 记者 李小彤;2009年《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发布会在京举行[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名一;在华跨国公司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体系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2 刘娜;企业战略管理中企业社会责任融入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张洪利;企业社会责任感知对消费者购买意向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高洋;企业社会责任与消费者支持关系的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5 刘德佳;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冯臻;影响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路径[D];复旦大学;2010年
7 卢东;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反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8 尹珏林;企业社会责任前置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王寒;中国保险企业社会责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10 邓子纲;汽车企业社会责任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郁辉;我国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吴建梅;中小企业雇员权利保护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3 邓聪;企业社会责任与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4 王亮;从利益相关者权益保护视角看企业社会责任[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5 薛琦;论三鹿破产案件中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问题[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张译文;基于经营绩效提升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7 崔静;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社会学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1年
8 段玉明;企业社会责任的伦理维度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9 张建红;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影响因素及经济后果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10 张颖;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936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1693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