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在公司法中能走多远
本文选题:企业社会责任 + 利益相关者理论 ; 参考:《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摘要】: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对社会负有责任,而传统的利益相关者理论是指企业对所有利益相关者负有责任。即便有观点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与利益相关者理论有合并的趋势,但它们彼此有本质区别。上世纪末期起,不少英美学者已试图通过改革公司法促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但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法学界未能充分理解和区分企业社会责任与利益相关者责任。由于法律具有滞后性和被动性,且《公司法》植根于"股东优先理论",故《公司法》只能用以防止股东滥用权利侵害非股东利益相关者之利益,而不能有效促使企业主动履行其对非股东利益相关者之责任,乃至于社会责任。本文建议通过企业外部机制的改革以促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Abstract]: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refers to the corporate responsibility to the society, while the traditional stakeholder theory refers to the corporate responsibility to all stakeholders. Even though there is a tendency to merge CSR and stakeholder theory, they are fundamentally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Since the end of the last century, many British and American scholars have tried to promot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rough the reform of company law, but the effect is not satisfactory. The legal circles fail to fully understand and distinguish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from stakeholder responsibility. Due to the lag and passivity of the law and the fact that the Company Law is rooted in the "shareholder priority Theory", the Company Law can only be used to prevent shareholders from abusing their rights against the interests of non-shareholder stakeholders. It can not effectively urge enterprises to fulfill their responsibilities to non-shareholder stakeholders or even to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enterprises should fulfill their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rough the reform of external mechanism.
【作者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商法研究中心;
【分类号】:F27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白云霞,吴联生;企业契约的利益相关者模型[J];财经论丛;2005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邬云霞;公司社会责任的法理学思考[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2 仇书勇;论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外部治理的完善[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3 任慧;从税法角度看公司的社会责任[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4 尹莉;严婷;;浅议公司社会责任的强化及其法律对策[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5 赵晶;浅论公司社会责任的地位[J];商业研究;2003年23期
6 谭成武;公司法上小股东保护制度综述[J];商业研究;2004年07期
7 孙蓓;企业社会责任新探[J];商业研究;2004年09期
8 周述荣;;公司社会责任与我国董事制度的重构[J];商业研究;2006年05期
9 黄小喜;;企业社会责任与SA8000标准体系[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10 王飞鹏;江伟;仝震;;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争论与思考[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唐绍均;;企业社会责任理论视角下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2 张yN凡;;企业社会责任再辨析——基于概念与发展观的视角[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3 黄志雄;;国际法视角下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与中国和平发展[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4 宋文兰;沈文春;;略论公司的社会责任[A];第九届中国经济学家论坛暨2008中国社会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延华;引入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2 丁丁;商业判断规则研究——兼论完善我国《公司法》中的董事责任体系[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3 李伟;创业投资基金组织形式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邢颖;禁止证券欺诈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5 杨汉平;政府采购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6 陈东;论跨国公司治理中的责任承担机制[D];厦门大学;2001年
7 刘翌;我国公司治理文化理论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8 项剑;美国规制要约收购的法律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9 杨慧;企业治理系统理论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10 于东智;转轨经济中的上市公司治理——一个理论框架及其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实证考察[D];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春禧;论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2 段余应;企业家的法律定位与法律体系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3 段晓红;公司注册资本法律问题研究[D];广西大学;2001年
4 资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权力的制衡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5 李惠阳;公司监事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6 杨家麒;有限责任制度与公司债权人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7 张玲;关联企业债权人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8 童光法;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01年
9 曾招文;我国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缺陷与完善[D];厦门大学;2001年
10 陈向聪;公司职工参与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飞鹏;江伟;仝震;;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争论与思考[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荣兆梓;企业性质研究的两个层面——科斯的企业理论与马克思的企业理论[J];经济研究;1995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祚;;企业社会责任研究脉络梳理与分析[J];财会通讯;2011年22期
2 吴丹红;;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下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基于三个企业案例的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年02期
3 杜剑;;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李智;;赈灾捐赠何以适度——企业社会责任中的利益平衡[J];中国商法年刊;2009年00期
5 吴波;;企业社会责任与经济绩效的关系研究——基于安徽省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年07期
6 马存利;;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哲学思索与实践[J];中国商法年刊;2009年00期
7 蒋荣状;朱晋伟;;上市公司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会计之友;2011年19期
8 陈智;陈华;;企业社会责任绩效与股权性质相关性分析[J];财会通讯;2011年17期
9 何杰;曾朝夕;;企业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传统企业理论的冲突与整合——一个企业社会责任基本分析框架的建立[J];管理世界;2010年12期
10 王宏岩;刘通;;企业社会责任与员工组织认同感研究综述[J];现代商业;2011年2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风华;;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设计[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11年年会暨第二十四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姚海鑫;陆智强;李红玉;;企业社会责任对股东财富的影响——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一项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7年
3 伍璐毅;;企业社会责任与共同治理模式——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11年年会暨第二十四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冯天丽;井润田;;企业社会责任研究述评及未来研究启示[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5 马玉珍;张瑞霞;;企业社会责任理念下公司治理的完善——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探析[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刘凌波;;五、国有经济功能与国有企业社会责任[A];2010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高洁;彭韶兵;;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衡量——基于动态企业社会责任观[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张晓洁;朱卫东;;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企业市场地位关系研究——来自食品饮料行业的经验数据[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梁星;张雅军;;基于环境协调发展的煤炭企业社会责任综合评价研究[A];2010内蒙古煤炭工业科学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甘培忠;吴元元;;转型中国语境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内涵探究[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向华;中外专家纵论企业社会责任[N];四川日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方方;瑞典重视企业社会责任制度建设[N];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
3 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教授 沈幼伦;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是预防食品安全事故关键[N];法制日报;2008年
4 记者 李刚殷;义乌:企业社会责任有了“标准”[N];工人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陶恩晋;企业社会责任:义利之后的法律缺失[N];江苏法制报;2008年
6 中国社科院经济学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 钟宏武;企业社会责任“三步走”[N];人民日报;2008年
7 高志民;扶贫 企业社会责任的力量[N];人民政协报;2008年
8 曾国华;责任与底线:从“企业社会责任”到“企业公民”[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9 张鹏;第四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拉开序幕[N];西部时报;2008年
10 记者 王瀛波 通讯员 朱勤;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论坛举行[N];浙江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洋;企业社会责任与消费者支持关系的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2 郭洪涛;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比较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3 黎友焕;企业社会责任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4 辛杰;企业社会责任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汪建新;企业社会责任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6 李海芹;企业社会责任与顾客忠诚关系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陈留彬;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与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8 冯小宇;企业社会责任与竞争力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9 李建升;企业文化与企业绩效关联机制研究:企业社会责任视角[D];浙江大学;2008年
10 陈煦江;企业社会责任成本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家彦;企业家社会责任认知与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关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2 秦伟伟;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3 聂嘉;我国上市公司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9年
4 王绍青;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5 田晓琳;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6 徐晓俊;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企业社会责任维度研究—消费者认知角度[D];天津大学;2007年
7 朱锦程;论全球化背景下的企业社会责任[D];苏州大学;2006年
8 张喜昌;企业社会责任的伦理学解读[D];苏州大学;2007年
9 周佳;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10 郑岩;中国制造业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体系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997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1799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