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社会责任之法理探析
本文选题:公司 + 社会责任 ; 参考:《河北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摘要】:公司社会责任的研究始于美国。国外学者对公司社会责任的定义可谓众说纷纭。有的赞成公司社会责任说,有的反对。我国学术界对公司承担社会责任已基本达成共识。公司社会责任实际上是公司所负担的义务,即公司及其控制者对非股东利益相关者承担的义务,但这并不否认公司的营利性目标。 公司社会责任与法的基本价值:正义、效率、秩序等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公司社会责任与社会正义观念相契合,其所体现的正义精神表现为:平等对待任何资本;承认并尊重人的主体性;重视社会成员的共同发展等诸方面。公司社会责任还可以有效地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有利地促进经济活动和实现“投入少,产出多”的效率目标。再者,公司社会责任还有利于各种利益主体秩序和有序的商事秩序的建立。 公司社会责任有着广泛的法理学基础。实用主义法学和现实主义法学提倡法律对社会利益的分配,并注重协调各种利益关系。这恰被公司社会责任学说所吸纳,主张公司在追逐经济利益的同时,兼顾社会责任。基于法经济学的启示,公司从事任何行为,即便在遵守法律过程中,它也会考虑成本与收益的变化,并据此来决定是否承担社会责任。社会法理论中关于弱势群体保护思想、道德法律化理论以及社会分配中的社会正义学说等为公司社会责任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本人认为在公司法中可将公司社会责任作为一般条款来适用。公司社会责任作为一般条款,在实践中,司法裁判者可通过法律解释和日常的价值判断将一般性条款具体化,增强其适用性。还可将公司法第5条的规定与诚实信用、公序良俗以及权利禁止滥用诸私法原则相结合。通过考察不难发现公司社会责任条款似乎囊括了公司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竞争法、税法、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相关法律领域。因此,我们还可以将公司社会责任条款放置于整个法律体系中通过运用体系解释方法来推动公司社会责任由理论变为活生生的法律实践。最后,本文提倡公司社会责任条款应该作为裁判规范加以适用并提出增强公司社会责任条款可裁判性的方法:某些规定可以通过其他法律部门的强制性条款加以具体化;公司通过对外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形式明确其社会责任;《公司法》第5条仍然视为一般条款,在涉及公司社会责任的具体个案中,可以借助司法裁判者的自由裁量权来发挥公司社会责任条款的裁判功能。
[Abstract]:The study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began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re are different opinions about the definition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by foreign scholars. Some are in favor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some are against it. The academic circles of our country have reached a consensus o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 is actually the obligation of the company and its controller to the non-shareholder stakeholders, but this does not deny the profit goal of the company.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the basic value of law: justice, efficiency, order and so on mutually promote and complement each other.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oincides with the concept of social justice, which embodies the spirit of justice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equal treatment of any capital, recognition and respect for human subjectivity, and emphasis on the common development of social members.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an also effectively mobilize the enthusiasm of participants, promote economic activities and achieve the efficiency goal of "less input and more output". Furthermor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s also conducive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various interest subjects and orderly commercial order.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has a broad jurisprudence foundation. Pragmatist jurisprudence and realistic jurisprudence advocate the distribution of social interests by law and pay attention to coordinating various interests. This is absorbed by the theory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dvocating that companies pursue economic interests while taking into account social responsibility. Based on the revelation of law and economics, the company is engaged in any behavior, even in the process of complying with the law, it will consider the change of cost and benefit, and decide whether to bear social responsibility or not. The theory of social law about the protection of vulnerable groups, the theory of moral legalization and the theory of social justice in social distribution provide an important ideological and theoretical basis for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my opinio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an be applied as a general clause in company law.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 is a general clause. In practice, judicial adjudicators can concretize general terms and enhance their applicability through legal interpretation and daily value judgment. We can also combine the provisions of Article 5 of the Company Law with the principles of good faith, public order and good custom, and the right to prohibit the abuse of private law. It is not difficult to find that the articles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clude a series of related legal fields, such as company law, consumer rights protection law, product quality law, 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 law, competition law, tax law,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aw and so on. Therefore, we can also put th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lause in the whole legal system to promot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from theory to living legal practice by means of system interpretation. Finally, this paper advocates that th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lause should be applied as a standard of adjudication and puts forward ways to enhance the justiciability of th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lause: some provisions can be specified by the mandatory provisions of other legal departments; A company clarifies its social responsibility by issuing a social responsibility report to the public. Article 5 of the Company Law is still regarded as a general provision, in specific cases involving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e judgment function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lause can be brought into play by the discretion of the judicial adjudicator.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22.291.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海英;;完善我国《公司法》社会责任制度的建议[J];现代交际;2011年05期
2 孟高飞;;公司社会责任的合同解说[J];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3 沈云樵;;迷思与重塑——公司社会责任再思考[J];法学杂志;2008年05期
4 林冉;;从商法角度看我国公司社会责任制度的构建[J];法制与社会;2008年35期
5 颜运秋;彭敏;;公司社会责任法治化研究[J];经济法论丛;2010年01期
6 彭劲松;;公司社会责任与劳工权益保护[J];当代经理人(中旬刊);2005年04期
7 官欣荣;;我国《公司法》引入利益相关者条款的思考——“强制+授权”的分类规范治理模式[J];政治与法律;2010年07期
8 吴晓梅;浅论加强公司的社会责任[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9 徐立军;;试论公司社会责任的法治化问题[J];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08期
10 周梅;罗毅;;公司法中国家干预的必然与现实——兼论新《公司法》中的国家干预[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友苏;张虹;;反思与超越:公司社会责任诠释[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2 李德智;梁艳;;对公司社会责任几个问题的理解[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3 张东平;王娜;;关联交易的法律规制前提:对关联关系的界定[A];投资者保护与公司治理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张小满;;公司股份继承所产生的法律问题[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5 唐绍均;;论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法律监管对策的完善[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元小勇;;试评我国公司法的资本制度[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7 马建兵;任尔昕;;商法学研究动态与综述(2005.04—2006.07)[A];中国商法年刊(2006)——合伙与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C];2006年
8 梁洪学;;公司控制权的演进及其本质、来源和特征[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9年度(第2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李光胜;;修改与完善公司法,解决股票期权(认股权)行权股票的来源问题[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专业委员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黄紫红;;名家荟萃 网络联动——记华东政法学院公司法研究中心近期工作[A];中国商法年刊创刊号(2001)[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周友苏;公司法修改需要“伤筋动骨”[N];中国证券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徐建民;新公司法有助于优化上市公司治理[N];证券日报;2005年
3 徐雅玲;新《公司法》清障 一人创业有矩可循[N];中国经营报;2005年
4 乔新生;契约自由精神贯穿新《公司法》[N];证券时报;2005年
5 李郁;新公司法 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条文尚待细化[N];法制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农夫 通讯员 王尧顺;新《公司法》催生惠安“老板时代”[N];海峡财经导报;2006年
7 袁祥;公司法新司法解释将出台[N];光明日报;2007年
8 最高人民法院 杜军;公司法中董事竞业规则的解释与完善[N];人民法院报;2008年
9 张稳;用“比较法”攻克公司法[N];中国会计报;2010年
10 早报记者 陈其珏;与公司法接轨 对外担保限制放宽[N];东方早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新东;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卡迪佳;公司社会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陈宏;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4 李斌;董事会治理结构对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影响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5 徐菁;论公司法的边界[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6 邓辉;论公司法中的国家强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7 王艳梅;公司社会责任的法理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8 陈俐茹;从利害关系人之视野解析公司分立[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9 周昊;国有企业分拆上市的法律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10 孙威;公司与其管理者利益冲突及法律规制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晨;公司社会责任的类型化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0年
2 冯东山;公司社会责任初探[D];吉林大学;2010年
3 邢钢;公司社会责任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4 杜建泉;论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及实现机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邓建华;论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法律制度的完善[D];湖南大学;2010年
6 郭志强;公司社会责任之法理探析[D];河北大学;2011年
7 陈永福;公司社会责任实现的法律途径[D];兰州大学;2011年
8 田保军;“公司社会责任”之权利品质及践行[D];天津商业大学;2011年
9 卢超龙;公司社会责任的法律分析[D];暨南大学;2010年
10 何乐为;我国公司社会责任之检讨[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414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1941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