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公司法论文 >

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若干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7 04:11

  本文关键词: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若干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西方国家的股东代表诉讼已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而我国,在2005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才正式引入股东代表诉讼制度,设立和施行时间较短,尚不够成熟。本文从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当事人、诉讼对象范围以及相关的程序方面进行研究,力图构建和完善我国股东代表诉讼体系和内容。 第一部分,股东代表诉讼概说。这部分主要是探讨了股东代表诉讼的含义与特征、起源与发展以及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发展历史和现状。这部分主要目的是研究股东代表诉讼的起源与发展,了解我国股东代表诉讼的发展现状。 第二部分,股东代表诉讼中的当事人。这部分主要是研究我国股东代表诉讼的原告资格、被告范围以及公司和其他股东在诉讼中的地位问题,同时发现我国立法体制对于以上几个问题的规定存在不足,建议借鉴外国法律规定的先进内容,使我国的股东代表诉讼有法可依,并具有可操作性。 我国公司法对于原告资格的规定比较宽松,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笔者认为不应一刀切,应缩短持股期限,同时对于因赠与、继承等原因取得股份的持股时间应从其前手持有的时间开始计算,这样更有利于保护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对于刚成立不久的公司的持股时间的计算,建议应允许持有公司股份达到一定比例的股东可提起诉讼,而不受持股时间的限制。为顺应公司制度的发展,应增设并简化“多重派生诉讼”制度,无论是名义股东还是实质股东,抑或是无表决权股东,只要是为维护公司的权益,都应允许其作为原告提起诉讼。 对于股东代表诉讼的被告,除了分析其对象范围外,主要涉及被告能否提起反诉的问题。笔者认为,如果允许公司作为股东代表诉讼的原告,应允许被告提起反诉,以节省诉讼成本,同时利于查清案件事实,提高诉讼效率。 对于其他未提出代表诉讼的股东,笔者建议借鉴美日的做法,由法院告知其可以向法院申请作为共同原告参加到诉讼中来,如果不参加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告知其代表诉讼的既判力,若原告股东败诉,其他股东不得就同一理由再次提起代表诉讼。 第三部分,股东代表诉讼的对象范围。本部分通过对外国立法和我国立法关于股东代表诉讼的对象范围的评析,笔者认为应结合美国和日本的立法模式来确定我国股东代表诉讼的对象范围,凡是公司能够提起诉讼的行为,股东均可提起股东代表诉讼。 第四部分,股东代表诉讼的程序。这部分内容阐述了我国立法中已规定的诉讼前置程序,对该前置程序进行评析,并对其完善提出相应的建议,一方面是对“紧急情况”应进行具体解释;另一方面建议对《公司法》中规定的“董事会”概念进行扩张解释,如上市公司的股东直接向诉讼委员会提出要求其向法院提起诉讼的请求也应视为其履行了“诉讼前置程序”。 同时,建议增设程序性的规定,如:建议将股东代表诉讼案件诉讼费计算标准按非财产案件来处理,增设诉讼费用担保制度,设立对代表诉讼的和解与撤诉审查制度。对于诉讼的管辖及诉讼时效问题,建议此类案件主要由公司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管辖,诉讼时效规定为三年。
【关键词】:股东代表诉讼 原告资格的限制 诉讼前置程序 诉讼费用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922.291.91
【目录】:
  • 论文摘要4-6
  • Abstract6-9
  • 引言9-10
  • 一、股东代表诉讼概说10-14
  • (一) 股东代表诉讼的含义与特征10-11
  • (二) 股东代表诉讼的起源与发展11-12
  • (三) 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发展历史和现状12-14
  • 二、股东代表诉讼中的当事人14-21
  • (一) 股东代表诉讼的原告14-17
  • (二) 股东代表诉讼的被告17-18
  • (三) 公司及其它股东18-21
  • 三、股东代表诉讼的对象范围21-23
  • (一) 外国立法例评析21
  • (二) 我国立法评析21-23
  • 四、股东代表诉讼的程序23-32
  • (一) 提起诉讼的前置程序23-25
  • (二) 股东代表诉讼的管辖25-26
  • (三) 诉讼费用制度及诉讼费用担保26-28
  • (四) 诉讼和解、撤诉的审查28-30
  • (五) 诉讼时效30-32
  • 结语32-33
  • 参考文献33-35
  • 注释35-37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37-38
  • 后记3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佳欣;;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初探[J];学理论;2011年24期

2 李汶奚;;论公司法股东代表诉讼的缺陷[J];焦作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3 郑贤宇;;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完善[J];东南学术;2011年04期

4 肖云;;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1年20期

5 张加犁;;浅议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原告资格[J];青春岁月;2011年14期

6 丁渤海;;浅论我国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认定[J];法制与社会;2011年24期

7 李长凤;;对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当事人的思考[J];改革与开放;2011年16期

8 王秋良;刘金妫;;反垄断民事诉讼原告资格的认定——基于他国经验的思考与借鉴[J];东方法学;2011年04期

9 黎凤;;政府信息公开诉讼原告资格认定问题研究[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年07期

10 李宏;;论生态社会阶段民事诉讼法的变革[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凌维慈;;城乡规划争议中的原告资格——日本法上的启示[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郭侃;张朝霞;;试析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C];2010年

3 刘晋;;浅谈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C];2010年

4 邵晖;栗文华;;股东代表诉讼规制非公平关联交易实务问题初探[A];投资者保护与公司治理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林文琴;;环境法庭设置可行性和必要性初探[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张丰芹;曾祥生;;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制度的现状及出路[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王振清;;政府信息公开诉讼原告资格问题研究[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8 李清宇;;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研究[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7年

9 邓小云;;关于环境诉讼原告资格的思考[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秦天宝;汪玲霞;;浅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的确定——从水污染防治出发[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王欣新;股东代表诉讼的原告资格问题[N];人民法院报;2004年

2 曾献文;股东代表诉讼:投资者的“诺亚方舟”[N];检察日报;2003年

3 河南省焦作市马村区人民法院 邓辉;张某是否具有原告资格[N];人民法院报;2010年

4 北京市延庆县人民法院 徐小飞;如何认定公司在股东代表诉讼中的地位[N];人民法院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张炜;股东代表诉讼未受理成遗憾[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6 江苏省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姜旭阳;股东代表诉讼中原告主观善意的认定和处理[N];人民法院报;2011年

7 刘凤梅 吴民;李某是否具备原告资格?[N];江苏法制报;2005年

8 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 王惠玲;与股东代表诉讼费用相关的问题[N];人民法院报;2009年

9 徐骏;股东代表诉讼应提上日程[N];江苏经济报;2001年

10 秦克峰;行政诉讼中原告资格的认定[N];人民法院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宜奎;股东代表诉讼中的公司参加问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2 张艳蕊;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3 马明生;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4 王月萍;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制度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刘东亮;行政诉讼目的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6 李俊峰;私人实施反垄断法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7 刘金华;股东代位诉讼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8 张明远;证券投资损害诉讼救济论[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9 张越;行政诉讼主体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10 王彦;行政诉讼当事人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宇文;股东代表诉讼原告资格探讨[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2 朱丽珍;行政诉讼原告资格再论[D];苏州大学;2008年

3 李娜;论知识产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D];青岛大学;2010年

4 朱晖华;论利害关系人的行政诉讼原告资格[D];华东政法学院;2002年

5 王志敏;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6 王玉杰;经济公益诉讼制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6年

7 梁莹;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8 李刚;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9 李倩竹;股东代表诉讼制度适用中的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10 于立宇;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若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若干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25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3725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c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