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公司法论文 >

我国台湾地区民营银行经营绩效评价

发布时间:2017-08-04 03:10

  本文关键词:我国台湾地区民营银行经营绩效评价


  更多相关文章: 台湾民营银行 经营绩效 因子分析法 熵值赋权法


【摘要】:自1978年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大陆地区矢志不渝地进行着市场化改革。在国民经济体系中,非国有经济的占比日益上升,民营经济已逐渐构成了我国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推动力量。然而,在金融领域中,我国大陆地区目前的银行业体系仍然是以国有五大行为主体。积极有效地构建出一个集国有、股份和地方、民营于一体的综合化的现代金融业服务体系,对于我国当前的金融深化改革而言则是迫在眉睫。向民间资本开放金融业,尤其是开放银行业,是金融改革中的重要任务。我国大陆地区民营银行的发展相对较晚,民营银行的改革正处于初期的试点阶段。2012年5月,中国银监会发布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实施意见》,鼓励民间资本通过参与诸如商业银行的增资扩股、城商行的兼并重组以及农信社的股份制改革等一系列方式进入银行业。2013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了“扩大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业”以及“尝试着由民营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两大指导性意见。2014年9月,包括上海华瑞、浙江网商、前海微众、温州民商和天津金城银行在内的国内首批5家试点民营银行的筹建申请全部得到了中国银监会的批准。这一系列政策法规的陆续出台,逐步引起了市场对于民营银行改革与发展的关注与探讨。与大陆地区对比的话,我国台湾地区的民营银行发展及改革则起步较早。在上世纪的80年代以前,我国的台湾地区始终处于严格的金融管控之下。然而,在当时西方国家“金融自由化”思潮的影响之下,我国台湾地区自20世纪80年代末逐步推行实施了一系列的金融自由化改革举措,诸如:利率市场化改革、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及开放民间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等。而关于民营银行改革举措,就包括:先是依次于1975年7月和1989年7月对台湾地区《商业银行法》进行的两次修订,正式允许民营银行的解禁设立;而后是于1998年实行的公营银行通过“官股”释放的方式进行民营化的改革举措;以及先后分别于2000年出台的《金融机构合并法》,于2001年出台的《金融控股公司法》等相关法案,其积极地推动了金融机构之间的重组兼并以及跨业经营等等。台湾作为典型的小型开放经济体,虽与大陆地区的情况有所不同,但通过仔细梳理其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放民营银行设立的背景,可以发现台湾当时的金融环境与大陆地区目前的状况存在着一定的相似之处。在进行金融自由化改革之前,银行业体系都是公营“官股”银行占据主体地位,伴随着利率市场化等改革举措的推行,逐步实施民营银行业的改革,放开民营银行的设立,可以说和我国大陆地区目前的发展状况十分相似。本文正是在这一背景之下,以我国台湾地区的民营银行业经营绩效水平评价作为研究课题,选取了我国台湾地区的26家民营银行作为研究对象,以各样本民营银行2009-2014共6年的面板数据作为实证分析的基础(数据主要来源于Bankscope数据库、各银行年度报告),运用因子分析法和熵值赋权法相结合的研究思想对其经营绩效水平进行了评价,并且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法进行了面板数据的回归模型分析,得出了相关影响指标对经营绩效水平高低的影响方向以及影响程度大小。本文的主要逻辑结构为:全文一共包括六章内容:第一章是本文的引言部分,主要阐述了文章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内容及方法、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章是本文的理论方法及文献综述,主要是对目前的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中几种比较常用方法的介绍,包括:杜邦分析法、经济增加值法、平衡计分卡法和因子分析法,并对因子分析法的相关理论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包括:基本原理、分析步骤等;并且对当前国内外学者在商业银行经营绩效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文献综述,以及国内外学者对于台湾地区民营银行的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第三章是关于台湾地区民营银行的概述。本部分首先界定了民营银行的定义,然后系统地分析了台湾地区民营银行的发展历程及其在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章是本文的实证部分,也是本文的核心章节。本部分以台湾地区的26家民营银行作为研究样本,以资产报酬率、权益报酬率等14个指标来构建经营绩效的指标评价体系,数据范围包括2009-2014共6年的年度数据,采用的是因子分析法和熵值赋权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26家台湾地区民营银行进行的实证分析,在得出其各年的综合因子得分值之后,以此作为经营绩效水平的量化指标,并对各家民营银行的经营绩效进行了横向和纵向维度上的实证结果对比分析。第五章是关于经营绩效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本部分采用的是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思想,以各样本民营银行各年度的综合因子得分值为被解释变量,以权益报酬率、资本适足率、拨备覆盖率、资产市占率及金融控股与否虚拟变量指标作为解释变量,采用基于面板数据的多元回归模型,对回归结果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出了各影响指标对经营绩效水平的影响方向以及影响程度大小。第六章是本文的结论部分。首先是对于前文关于台湾地区民营银行的经营绩效实证研究进行的结论总结;其次是在对台湾地区民营银行经营绩效分析的基础之上,进行启示与借鉴意义的总结,并提出了我国大陆地区当前民营银行改革与发展的几点政策性建议。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是:(1)传统大中型民营银行的各年度综合因子得分以及平均综合因子得分值相对较高,其经营绩效水平普遍地优于众多小型民营银行;个别小型民营银行(诸如:京城银行)已经凭借着其在盈利能力、流动性及抵御风险能力以及资产质量方面的良好表现,使得其经营绩效水平处于相对领先的地位;各样本民营银行近年来的经营绩效水平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减变化,但变化幅度不是很大,基本不影响各家民营银行经营绩效水平的整体排名情况。(2)反应银行盈利能力的权益报酬率、反应银行抵御风险能力的资本适足率、反应银行经营规模大小的资产市占率以及反应银行资产质量高低的拨备覆盖率对于民营银行的经营绩效水平都将产生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银行的经营规模大小对于自身经营绩效水平的影响程度最大,然后依次是资本适足率、权益报酬率以及拨备覆盖率。是否加入金融控股公司的经营模式也将对民营银行自身的经营绩效水平产生着显著的影响,即金融控股银行的经营绩效水平普遍要优于非金融控股银行的经营绩效水平。本文的主要贡献之处在于:(1)单单从民营银行这一全新的研究视角出发,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台湾地区的民营银行业进行整体上的经营绩效水平研究,并对因子分析法进行了合理化的改进,即在综合因子得分的计算过程中引入熵值赋权法的思想来确定各公共因子的权重大小,从而可使得计算出来的综合因子得分值更加合理化、科学化。(2)以往研究在使用因子分析法时部分文献仅仅关注的是如某一年度的横截面数据,并对实证结果进行横截面上的分析比较,从而可能造成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与局限性。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使用的是样本银行2009-2014共6年的财务指标数据进行的因子分析,在得出各样本银行不同年份的综合因子得分值之后,将各家样本银行的综合因子得分值按照年份转换成一张折线图,从而不仅实现了同一年度不同样本银行实证结果之间的横向维度比较,也实现了同一家样本银行的实证结果在不同年度之间的纵向维度比较。(3)在我国大陆地区的民营银行改革正处于试点的初期阶段,通过对台湾地区的民营银行经营绩效水平进行系统全面的实证研究,并从中进行启示总结与经验借鉴,这对于我国大陆地区民营银行的改革与发展将具有着不可磨灭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台湾民营银行 经营绩效 因子分析法 熵值赋权法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32.33
【目录】:
  • 摘要4-8
  • abstract8-14
  • 1. 引言14-21
  • 1.1 选题背景14-16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6-17
  • 1.2.1 研究目的16
  • 1.2.2 研究意义16-17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17-19
  • 1.4 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19-21
  • 2. 理论方法和文献综述21-34
  • 2.1 理论方法21-27
  • 2.1.1 杜邦分析法21-22
  • 2.1.2 经济增加值法22
  • 2.1.3 平衡计分卡法22-23
  • 2.1.4 因子分析法23-27
  • 2.2 文献综述27-34
  • 2.2.1 国外文献综述27-30
  • 2.2.2 国内文献综述30-34
  • 3. 我国台湾地区民营银行概述34-41
  • 3.1 民营银行概念的界定34-35
  • 3.2 台湾地区民营银行的发展历程35-39
  • 3.3 台湾地区民营银行的发展问题39-41
  • 4. 台湾地区民营银行经营绩效评价的实证研究41-64
  • 4.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41-43
  • 4.2 指标体系的构建43-46
  • 4.2.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43-45
  • 4.2.2 经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45-46
  • 4.3 模型构建与改进46-49
  • 4.4 因子分析过程49-55
  • 4.5 实证结果分析55-64
  • 4.5.1 2014年年度数据的实证结果分析55-58
  • 4.5.2 2009-2014年年度数据的实证结果分析58-64
  • 5. 台湾地区民营银行经营绩效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64-71
  • 5.1 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64-67
  • 5.2 模型检验67-68
  • 5.3 回归结果分析68-71
  • 6. 结论和启示71-75
  • 6.1 结论总结71-72
  • 6.2 对大陆地区的启示及借鉴意义72-75
  • 6.2.1 应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72
  • 6.2.2 多方面的审批标准必不可少72-73
  • 6.2.3 探索特色之路、提升风控能力73
  • 6.2.4 理性地看待金融控股模式73-74
  • 6.2.5 因地制宜、取长补短74-75
  • 参考文献75-79
  • 后记79-80
  • 致谢80-81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8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范文仲;周特立;;台湾银行业对民资开放的实践[J];中国金融;2013年23期

2 傅勇;邱兆祥;王修华;;我国中小银行经营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12期

3 孙利娟;邢小军;周德群;;熵值赋权法的改进[J];统计与决策;2010年21期

4 字兰;黄儒靖;;基于EVA的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9年23期

5 涂正革;;台湾本土银行业的成本效率:1995-2003——兼论“金控”革新成效及对大陆金融改革的启示[J];金融研究;2007年10期



本文编号:6174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6174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8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