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人银行参与公司治理的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8 12:09
本文关键词:债权人银行参与公司治理的模式研究
【摘要】:国内外关于公司治理的研究及著作数不胜数,但大部分研究都主要集中于公司内部治理的结构安排,对于公司外部利益相关者的研究则相对较少。然而,实际情况是,由于缺乏完善的保障,作为公司重要利益相关者的债权人一方的利益没有受到足够的保护,损害严重。银行作为我国企业最重要的资金来源,更是面临着巨额的呆账坏账的压力。故本文将研究集中于我国最大的债权人主体——银行,其参与公司治理的模式研究更具有代表性与现实意义。 本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通过对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情况作出描述,说明本文的写作背景与写作目的,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充分比较国内外不同学者的不同观点,为本文的写作提供学习和借鉴。 第二章,对文章相关的概念进行论述与界定,分析我国现状,得出在我国实际情况下债权人银行作为利益相关者在公司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对“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代理成本理论”的相关分析,得出传统的“股东至上主义”公司治理模式应该进行调整,利益相关者应参与到公司治理之中,为进一步分析债权人银行参与公司治理提供理论基础。 第三章,进一步分析我国债权人银行参与公司治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对英美,德日等主要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模式进行了论述与比对,重点分析了各个模式中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方法、特征及其在不同的国家历史背景下所呈现出的不同的治理效果。然后得出结论,我国的债权人银行参与公司治理模式应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适应,而德日模式因其发展历史跟我国现有经济情况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更具有借鉴意义。 第四章,主要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对债权人银行参与公司治理的进行实际性的分析。主要分析了我国债权人银行参与公司治理的现状与问题,从银企关系,银行与政府关系,,相关法律制度等方面入手,肯定了《公司法》与《破产法》中对于债权人银行参与公司治理利益保护问题上的改善。同时指出,在我国由于股东至上观念的根深蒂固,银行独立性缺乏,以及债权人银行在参与公司治理过程中的法律地位问题,使得债权人银行参与公司治理仍然困难重重。 第五章,主要论述了我国债权人银行参与公司治理制度的完善。主要从银行、企业、政府三者之间的关系改善;构建债权人银行参与公司治理途径;法律建议这三个方面提出了完善债权人银行参与公司治理的建议。最后,本文提出,债权人银行参与公司治理的提高不仅需要政府、企业、法律制度的完善,还需要银行自身的不断改革,提高参与意识,加强对企业的监管。
【关键词】:公司治理 利益相关者 债权人 银行
【学位授予单位】:西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271;F832.3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1 绪论10-16
- 1.1 问题的产生与研究意义10-11
- 1.1.1 选题背景10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11-15
-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11-13
-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13-15
- 1.3 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与逻辑结构15-16
- 1.3.1 基本思路15
- 1.3.2 逻辑结构15-16
- 2 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16-22
- 2.1 债权人相关涵义16-18
- 2.1.1 债权人的概念界定16
- 2.1.2 债权人银行的概念界定16-18
- 2.2 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理论18-22
- 2.2.1 公司治理18-19
-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19-20
- 2.2.3 代理成本理论20-22
- 3.债权人银行参与公司治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22-32
- 3.1 债权人银行参与公司治理的必要性22-24
- 3.2 债权人银行参与公司治理的可行性24-26
- 3.2.1 债权人银行参与公司治理的动力24-25
- 3.2.2 债权人银行参与公司治理的能力25-26
- 3.3 国外债权人银行参与公司治理模式的比较及评析26-32
- 3.3.1 银行主导模式-德日为主26-27
- 3.3.2 市场导向模式-英美为主27-29
- 3.3.3 内部人控制模式29
- 3.3.4 对于几种治理模式的评价及启示29-32
- 4. 我国债权人银行参与公司治理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32-38
- 4.1 我国债权人银行参与公司治理的现状32-34
- 4.1.1 我国债权人银行参与公司治理的一般途径32-33
- 4.1.2 我国的主办银行制度33-34
- 4.2 我国债权人银行参与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34-38
- 4.2.1 理论认识问题34-35
- 4.2.2 债权人银行与政府关系问题35
- 4.2.3 债权人银行参与公司治理的法律保护问题35-38
- 5 我国债权人银行参与公司治理的制度与机制构造的建议38-44
- 5.1 从债权人银行、企业、政府三者关系入手鼓励债权人银行参与公司治理38-39
- 5.1.1 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改善38
- 5.1.2 加强银行的独立性,减小政府对银行的行政干预38-39
- 5.1.3 借鉴德日模式,完善我国的主办银行制度39
- 5.2 构建债权人银行参与公司治理的途径构建39-42
- 5.2.1 以资产负债率高低作为债权人银行参与公司治理的标尺39-40
- 5.2.2 债权人银行进入公司监事会制度40-41
- 5.2.3 增强对借出款项的约束41-42
- 5.3 从法律上保障债权人银行参与公司治理的权利42-44
- 6 结语44-45
- 参考文献45-48
- 致谢48-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冠军;张文娟;;企业价值创造目标要求下论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J];财会月刊;2010年32期
2 史生丽;李哲;;对我国银行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思考[J];法学杂志;2008年01期
3 何武强,衣龙新;法律、公司治理机制与融资行为[J];南方金融;2003年10期
4 方晓霞;对主银行在企业治理结构中作用的再认识——SOGO集团破产的启示与思考[J];中国工业经济;2000年09期
5 兰艳泽;;对我国大债权人介入公司治理的探讨[J];经济经纬;2006年04期
6 吕景峰;债权的作用与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改进[J];经济科学;1998年03期
7 张宗新,伊力亚斯·加拉力丁;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基于契约理论的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年03期
8 范从来,叶宗伟;上市公司债务融资、公司治理与公司绩效[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年10期
9 李莉;;公司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结构法律问题研究[J];经济论坛;2006年15期
10 辛焕平,熊慧萍;银行介入公司监控研究[J];商业经济;2004年01期
本文编号:6944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694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