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公司法论文 >

证券欺诈民事诉讼若干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1 09:35

  本文关键词:证券欺诈民事诉讼若干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证券欺诈 前置程序 举证责任 集团诉讼


【摘要】:证券欺诈行为严重制约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以讨论证券欺诈民事诉讼机制为核心,结合证券市场的发展经验,参照证券市场发达国家的制度设计,围绕当下我国证券欺诈民事诉讼中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论述。结合前人的经验,辅以案例分析,旨在找出弊端、解决问题、完善制度,从而保障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随着《公司法》和《证券法》的不断修改,我国的证券欺诈民事责任制度趋于完善。但是,从诉讼程序而言,我国的证券欺诈民事诉讼机制却相对滞后,从而阻碍了中小投资者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由于证券欺诈民事诉讼制度涉及范围较广,篇幅所限,本文仅从证券欺诈民事诉讼机制中存在三个关键问题进行论述。首先,行政前置程序犹如一块“顽石”,阻碍了众多投资者诉权的实现。诉权是一项法定权利,不应该给它附加行政前提。为了让受损者能够行驶自己的权利,切实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就应当要善证券欺诈民事诉讼制度,那么必须取缔行政前置程序。其次,举证责任是证券欺诈民事诉讼案件审理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如何确定相关举证细则,明确此类案件中的举证责任分配问题,有利于案件的审理,更有益于受损者维护自己的权利,减少不公平的情况出现。最后,笔者将针对证券欺诈民事诉讼中的诉讼方式问题展开论述。在此类案件中,我国主要有两种诉讼方式:单独诉讼和代表人诉讼。而由于证券欺诈民事诉讼案件牵涉的当事人主体数量较大,那么代表人诉讼制度将发挥极大的作用。但是我国的代表人诉讼制度尚存在诸多弊端,建议参照证券市场发达国家的经验,先对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进行完善,再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继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证券群体诉讼规则,规范证券市场。
【关键词】:证券欺诈 前置程序 举证责任 集团诉讼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2.287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引言7-8
  • 一、证券欺诈民事诉讼的概述8-17
  • (一) 证券欺诈民事诉讼的相关概念8-10
  • 1. 证券欺诈8-10
  • 2. 证券欺诈民事诉讼的概念10
  • (二) 我国证券欺诈民事诉讼的发展历程10-13
  • 1. 驳回起诉阶段11
  • 2. 暂不受理阶段11
  • 3. 颁布《通知》、《若干规定》阶段11-13
  • (三) 我国证券欺诈民事诉讼的现状13-14
  • 1. 没有出台操纵市场和内幕交易两类案件的司法解释13
  • 2. 前置程序阻碍证券欺诈诉讼13-14
  • 3. 中小投资者保护力度小14
  • 4. 举证责任分配的问题14
  • (四) 我国完善证券欺诈民事诉讼制度的必要性14-15
  • 1. 补偿受损者的损失14
  • 2. 警示、教育作用14-15
  • 3. 健全证券市场法制化15
  • (五) 我国完善证券欺诈民事诉讼制度已具备的条件15-17
  • 1. 法律制度的进一步完善15
  • 2. 证券市场发展的基础15
  • 3. 司法机关的进步15-16
  • 4. 监管力度的加强16-17
  • 二、我国证券欺诈民事诉讼前置程序之反思17-24
  • (一) 有关前置程序的法律规定17-19
  • 1. 相关《司法解释》17
  • 2. 立法理由17-19
  • (二) 前置程序导致的不利情形19-20
  • 1. 司法救济并未惠及到所有案件19
  • 2. 案件的受理条件仍具有不确定性19-20
  • 3. 行政机关的不作为对该类案件起诉的影响20
  • 4. 行政处罚决定书在证券欺诈民事诉讼中的作用将产生争议20
  • (三) 废除前置程序的必要性分析20-24
  • 1. 保障公民的诉权20-22
  • 2. 前置程序削弱了司法权的独立性和中立性22
  • 3. 前置程序的设置不利于法院机构的长期建设22-24
  • 三、证券欺诈民事诉讼诉讼方式之抉择24-31
  • (一) 我国主要的证券欺诈民事团体诉讼方式—代表人诉讼制度24-26
  • 1. 我国的代表人诉讼制度的基本内涵24
  • 2. 代表人诉讼制度的要件24-25
  • 3. 代表人诉讼制度的程序25-26
  • (二) 国外证券团体诉讼制度简述26-29
  • 1. 美国的集团诉讼制度26-27
  • 2. 日本的选定当事人制度27-28
  • 3. 德国的团体诉讼制度28-29
  • (三) 完善我国证券欺诈民事诉讼方式的思考29-31
  • 1. 引进集团诉讼制度的障碍29
  • 2. 完善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29-31
  • 四、证券欺诈民事诉讼举证责任之探讨31-37
  • (一) 我国证券欺诈民事诉讼举证责任方面的缺陷31-32
  • 1. 举证责任倒置的立法缺失问题31
  • 2. 证据收集的障碍31-32
  • 3. 《若干规定》中对举证责任规定不明32
  • (二) 证券欺诈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分配原则32-34
  • 1. “欺诈市场理论”32
  • 2. 举证责任分配的原则32-34
  • (三) 证券欺诈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的完善34-37
  • 1. 虚假陈述证券欺诈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的完善34-35
  • 2. 操纵市场证券欺诈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的完善35
  • 3. 内幕交易证券欺诈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的完善35-37
  • 结语37-38
  • 注释38-40
  • 参考文献40-42
  • 致谢42-4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锦龙;;论证券欺诈的防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2 祝尔军,白彦;揭开证券欺诈的神秘面纱——股民如何认识和应对证券欺诈[J];法律适用;2000年01期

3 徐丽;证券欺诈及对策——兼谈《证券法》的有关规定[J];金融理论与教学;2000年02期

4 任红旗;证券欺诈 危害极大[J];中国防伪;2000年06期

5 赵凌;孙建江;郭站红;朱亚芬;黄建洲;;法眼看股市:证券欺诈与立法[J];经济导刊;2001年05期

6 骆旭旭;因特网上的证券欺诈及美国证券委的对策[J];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2002年07期

7 潘强;证券欺诈犯罪的特点及侦查思路[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8 王春燕;证券欺诈的界定及其民事责任[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9 王瑜;网络证券欺诈及其监管[J];理论月刊;2005年03期

10 马涛;;论证券欺诈及其防范[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熊进光;;证券欺诈民事责任制度研究[A];中国商法年刊创刊号(2001)[C];2001年

2 吴弘;张鑫;;证券民事赔偿之司法难题的剖析[A];中国商法年刊创刊号(2001)[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毛磊;证券欺诈集体诉讼案:东北石油在美胜诉[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2 薛莹 闫国鹏 任红旗;证券欺诈——不容忽视的金融犯罪[N];中国审计报;2001年

3 上海社科院法学研究所 顾肖荣 陈历幸;投资者怎样证明证券欺诈民事责任的成立[N];上海证券报;2005年

4 方正杰;完善证券欺诈民事责任配套制度[N];上海证券报;2006年

5 北大法学博士 滕祥志 律师;证券欺诈诉讼有法可依[N];财经时报;2002年

6 实习记者  何鹏;高法:将对更多证券欺诈作出司法解释[N];上海证券报;2006年

7 何鹏;证券民事赔偿诉讼制度将全面升级[N];上海证券报;2006年

8 ;因证券欺诈 美法庭责令瑞银预留3500万债券[N];财会信报;2009年

9 证券时报记者 陈春雨;中国投资者赴美打官司:不一样的维权路[N];证券时报;2013年

10 盈科律师事务所全球总部高级合伙人 李季先;沪深股市IPO重启 非得有新法护航不可[N];上海证券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艳军;论证券欺诈诉讼[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2 邢颖;禁止证券欺诈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黄俊峰;证券欺诈民事诉讼之主导模式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改芹;网络证券欺诈及其监管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2 黄远舟;证券欺诈民事诉讼若干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6年

3 赵琳;论涉外证券欺诈的法律适用[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4 王娜;跨国证券欺诈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5 余蓝;证券欺诈与私权救济[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6 刘东平;证券欺诈的成因分析及其法律规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7 沈恒亮;网上证券欺诈及其监管[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8 廖天虎;证券欺诈犯罪若干问题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06年

9 何露;跨国证券欺诈及防范对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10 陈亮;证券欺诈现象与政府监管对策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8937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8937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b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