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缔约过失责任的认定
本文关键词:论缔约过失责任的认定 出处:《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缔约过失责任制度是民事责任制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各国立法和判例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侵权责任之间的区别进行系统的分析,有助于我们对缔约过失责任进行全面的总结、概括,从而在实践中正确认定这一责任。
[Abstract]:Contracting negligence liability syste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ivil liability system, has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national legislation and cases. In contracting fault liability and liability for breach of contrac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ort liability system analysis helps us to conduct a comprehensive summary, summary of contracting negligence responsibility, the responsibility to correct identification in practice.
【作者单位】: 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
【分类号】:D923.6
【正文快照】: 我国《合同法》虽没有明确规定缔约过失责任的概念,但一般都认为第42和43条的规定实质上是缔约过失责任,由此,产生了对缔约过失责任的不同理解,在实践中对这一责任的认定也有困难。所以,用概念分析的方法和比较的方法对缔约过失责任进行研究,是正确认定缔约过失责任的前提。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侯淑雯;;司法衡平艺术与司法能动主义[J];法学研究;2007年01期
2 邓思清;;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研究[J];法学研究;2007年03期
3 尹志强;;侵权行为法的社会功能[J];政法论坛;2007年05期
4 陈曦;浅论预期违约责任[J];中州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5 孙少森;尹飞;;雇主责任构成要件之研究[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程啸;论侵权行为法中受害人的同意[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7 姚辉;邱鹏;;论侵害生命权之损害赔偿[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8 毛大春;许诺销售权初探——对新专利法第十一条及相关条文的理解[J];知识产权;2001年04期
9 董淳锷;关于我国知识产权侵权归责问题的几点思考[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2年06期
10 张卫国;论医疗过错的推定原则和认定标准[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湘兰;向明华;;司法拍卖船舶的瑕疵担保问题[A];2007年海商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赵莉;;我埋单你受益——从银行房贷合同看“霸王条款”[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张雪樵;;独家分销权保护之研究[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上卷)[C];2000年
4 施玉平;;辞职权法律研究[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5 单红军;赵阳;;无单放货,狼乎?兔乎?[A];中国律师2001海商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关景欣;;谈无单放货的法律性质[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国际专业委员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7 林鹏鸠;;中国无单放货有关法律问题研究[A];中国律师2002海商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姜丛华;卢方舟;;论强制缔约[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9 吴毅;;论法官对举证责任自由裁量权的行使[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4年
10 何红锋;杨丽;;工程建设招投标纠纷的民事责任及可裁性分析[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曲波;弱者利益的国际私法保护[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2 谢海;欧盟消费者保护政策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3 马莉莉;我国民事司法解释的理论逻辑论纲[D];吉林大学;2007年
4 王雪杉;保险法告知义务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崔刚;会计治理论[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6 蔡先凤;核损害民事责任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7 夏利民;论财团法人制度[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8 蔡永民;论物权法视野下的水资源法律保护[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9 邓一峰;环境诉讼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10 梅宏;生态损害预防的法理[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凤;国有企业海外红筹上市过程中的物业法律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2 王瑞霞;后合同义务与责任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3 任毅;违反强制缔约义务之民事责任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4 樊嵘;试论消费者合同中的格式条款[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5 陈艳红;论股东违反出资义务的法律责任[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6 周舜隆;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7 毛英;产品召回法律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8 葛璐萍;商标侵权中的“反向混淆”[D];上海海事大学;2007年
9 卢国强;雇主责任的立法思考[D];山东大学;2007年
10 裴殿立;商业秘密保护中的竞业禁止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尹鲁先;关于缔约过失责任理论的几个问题[J];现代法学;1996年04期
2 唐明路,唐明晓;缔约过失责任初探──与违约责任的异同[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3 徐武生,楚雄;缔约过失责任刍议[J];公安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4 史凤林,王淑娟;缔约过失责任及其认定[J];经济师;1999年09期
5 刘鸿君;缔约过失责任的适用条件之管见[J];学术交流;1999年03期
6 赵金龙;论缔约过失责任的独立性[J];当代法学;1999年06期
7 温静芳;析缔约过失责任的认定及责任形式[J];法学杂志;1999年03期
8 张丽;合同法中的缔约过失责任探讨[J];新疆财经学院学报;1999年06期
9 冯建平;适用缔约过失责任的若干问题[J];人民司法;2000年08期
10 赵明;缔约过失责任的研究[J];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关景欣;张军江;;电子商务缔约过失责任问题研究[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国际专业委员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2 关景新;张军江;;电子商务缔约过失责任问题研究[A];中华全国律协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知识产权论坛暨2001年年会集[C];2001年
3 关景欣;张军江;;电子商务缔约过失责任问题研究[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业务委员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4 陈歆;;合同法对我国货运代理人法律地位的影响之若干问题探讨[A];中国律师2002海商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宋宏;;特许经营信息披露问题研究[A];入世后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实务研讨会暨全国律协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2002年年会论文汇编[C];2002年
6 ;完善法律制度 营造放心消费环境[A];纪念《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十周年有奖征文获奖文集[C];2004年
7 何其刚;;论不当仲裁裁决的救济[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4年
8 孙丽君;;铁路旅客车票退票费的法律性质探讨[A];扩大铁路对外开放、确保重点物资运输——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铁道分会场暨中国铁道学会学术年会和粤海通道运营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马银河;;无效保证合同的保证人责任[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10 王冕;;论缔约过失责任在司法实践中的问题[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文燕 鲍遂献 关怀 谢邦宇 孙德强 杨世明;事实和法律是根据和准绳[N];法制日报;2000年
2 龙燕燕;缔约过失责任的法律问题[N];检察日报;2000年
3 刘晓丹;透析国有股权转让[N];检察日报;2000年
4 陈倩 陆刚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 江苏合众律师事务所;合同成立后 合同生效前 当事人责任的认定问题[N];江苏法制报;2000年
5 冯建平;缔约过失责任的法律特征及其适用探讨[N];人民法院报;2000年
6 樊军;缔约过失责任的界定[N];人民法院报;2000年
7 王凤祥;假装买货却又不买应负缔约过失责任[N];人民法院报;2000年
8 刘德生;什么是“缔约过失责任”?[N];广西政法报;2001年
9 解志国;论缔约过失责任[N];人民法院报;2001年
10 林小毅(作者单位:广东省新会市法院);缔约过失责任在司法实践中适用的探讨[N];人民法院报;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乔烨宏;缔约过失责任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2 林庄辉;缔约过失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3 朱莉;缔约过失责任制度及其在租船合同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1年
4 田力;缔约过失责任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5 王海霞;论缔约过失责任[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刘英;论缔约过失责任[D];广西大学;2002年
7 钟孝明;缔约过失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8 赵建伟;合同赔偿责任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02年
9 贺振华;缔约过失责任研究[D];郑州大学;2002年
10 王朗;试论缔约过失责任[D];黑龙江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3982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1398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