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未经审批的对外担保合同的效力
本文关键词:论未经审批的对外担保合同的效力 出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由于对外担保具有涉外因素,故探讨对未经审批的外担保合同的效力要基于实体法和冲突法的双重考虑。在司法实践中,我国法院将《合同法》第52条第5项及有关司法解释作为认定未经审批的对外担保合同无效的依据,即使当事人选择外法域的法律。然而从法理的角度,该合同属于有效合同,尽管由于特别审批规定而处于未生效的状态。《合同法》第44条第2款对此类合同的效力已有规定,但不尽人意。于实体法,担保人应对不履行报批义务而造成对外担保合同未能生效承担违约责任;于冲突法,审批要求宜由准据法赋予其私法效果,一般不构成直接适用的法。
[Abstract]:Because the external guarantee has foreign factors, it is necessary to discuss the validity of the foreign guarantee contract without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based on the dual consideration of substantive law and conflict law. The court of our country regards item 5 of Article 52 of contract Law and related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as the basis for determining the invalidity of foreign guarantee contract without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even if the parties choose the law of extra-jurisdiction. However, from the angle of legal theory. The contract is a valid contract, although it is not in force due to special approval provisions. Article 44, paragraph 2, of the contract Law provides for the validity of such a contract, but it is unsatisfactory... in substantive law. The guarantor shall be liable for breach of contract due to failure to perform the obligation to submit for approval. In conflict of laws, the requirement of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should be endowed with the effect of private law by the applicable law, and generally does not constitute the law directly applicable.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法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院;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资助项目“内地强制规则在香港合同诉讼中适用”(201210601020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未经审批公司对外担保合同的效力研究”(2013S9108)
【分类号】:D923.6
【正文快照】: 根据1997年修订的《外汇管理条例》第24条(2008年新修订第19条)的规定,提供对外担保需向外汇管理部门履行报批义务。1996年《境内机构对外担保管理办法》第17条第1款认为未批准擅自出具对外担保无效①。此看法在1999年《合同法》颁布后也未改变②,并获得第52条第5项的支持。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刘训峰;;论报批义务在经审批生效合同中的独立性[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2 王利明;;论无效合同的判断标准[J];法律适用;2012年07期
3 许中缘;;禁止性规范对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影响[J];法学;2010年05期
4 汤文平;;德国法上的批准生效合同研究[J];清华法学;2010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焦宝乾;;2010年度部门法方法论研究报告[J];法律方法;2011年00期
2 许中缘;;论违反公法规定对法律行为效力的影响——再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52条第5项[J];法商研究;2011年01期
3 黄忠;;违法合同的效力判定路径之辨识[J];法学家;2010年05期
4 孙良国;;公务员订立营利性投资经营协议的效力及其法律后果——从张继峰入股煤矿案谈起[J];法学;2010年10期
5 宁红丽;;民法强制性规范的反思与优化[J];法学;2012年04期
6 陈陆一;;谈《合同法》第52条第5项中强制性规定的称谓与适用[J];法制与经济(中旬);2012年10期
7 吴光荣;;行政审批对合同效力的影响:理论与实践[J];法学家;2013年01期
8 安博;;新民事诉讼法中检察建议之独立价值分析——以审查恶意诉讼为例[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3年09期
9 蒋科;许中缘;;论最高法院司法解释的合理定位[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10 孟茜;王甜;;论强制性条款在我国民法中的作用[J];企业导报;2012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晓英;民事上诉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2 周效宇;论违反强制性规定合同之效力[D];吉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庆勇;中国法律中的“禁止性规范词”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范晨辉;论检察机关的行政公诉权[D];暨南大学;2011年
3 郭妍琼;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1年
4 张传奇;论违反强制性规范之合同效力[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胡U_岚;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法理研究[D];广州大学;2011年
6 韩丙振;论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7 侯长如;论违反强制性规范合同的效力[D];山西大学;2012年
8 徐浩然;欠缺批准或登记要件时合同的效力[D];吉林大学;2012年
9 赵娜;郴州农业银行苏仙支行诉丰盛公司担保合同纠纷案评析[D];湖南大学;2012年
10 刘雪;以贷还贷法律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贵祥;;外商投资企业纠纷若干疑难问题研究[J];法律适用;2010年01期
2 孙鹏;;论违反强制性规定行为之效力——兼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52条第5项的理解与适用[J];法商研究;2006年05期
3 许中缘;;论违反公法规定对法律行为效力的影响——再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52条第5项[J];法商研究;2011年01期
4 金彭年;吴德昌;;以强制性和禁止性规范为视角透视法律规避制度[J];法学家;2006年03期
5 杨立新,张少锋;关于制定统一合同法中的几个问题──’95中国法学会民法经济法研究会年会暨海南学术研讨会讨论制定统一合同法中值得注意的问题述评[J];河北法学;1996年03期
6 吴延溢;;论禁止性规范的立与废[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7 曹守晔,张进先,尹鲁先,杜万华,侯建军,刘凯湘,陈现杰,曹士兵,惷中林;《关于适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的理解和适用[J];人民司法;2000年03期
8 王利明;关于无效合同确认的若干问题[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年05期
9 ;合同纠纷审判实践中的若干疑难问题[J];山东审判;2008年03期
10 张利民;;论合同争议解决条款的独立[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力群;合同无效的类型[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2 颜军;;浅说合同的有效与无效[J];法制与社会;2008年10期
3 张子清;;论合同无效[J];法制与社会;2008年29期
4 钟珏;;浅议公司章程对越权担保效力的影响[J];知识经济;2009年03期
5 宁金成;;公司违反章程规定对外担保的效力研究——以《公司法》第16条第1款的适用为分析背景[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刘艳莉;;浅析判断合同效力应注意的问题[J];法制与社会;2010年08期
7 孟秋;银行对外担保的法律关系和业务监控[J];城市金融论坛;1997年02期
8 张恬恬;;内容违法的民事行为的效力的理论和比较法研究[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9 金彦;我国对外担保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政治与法律;2002年05期
10 程啸,柳尧杰;论我国合同法中合同违反法定形式之法律效果[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志国;;试论合同法的实施对于国际货运代理业的影响[A];中国律师2002海商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张麦昌;;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及其实现——兼谈《合同法》第286条的理解与适用[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顾长浩;马贝艺;孙贤程;;建设工程承包款的优先受偿权——对《合同法》第286条立法原义的思考[A];2000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0年
4 吴清旺;;论我国不安抗辩权与预期违约制度[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5 侯国跃;;关于合同概念与《合同法》适用对象的思考[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6 张彤;;欧洲合同法的最新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A];中国欧洲学会欧洲法律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黄洪俊;黄立虎;;析合同法建立不安抗辩权制度的法律效益[A];首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0年
8 高乃康;窦长武;李明洙;;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无效的原因分析[A];第二届西部神经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朱树英;;从司法实践中的执行情况看需要对《合同法》第286条的操作性予以规范的若干问题[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10 赵忠泉;;落实劳动合同法 构建和谐地勘单位[A];国土资源职教改革与创新[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太原市劳教所 甄国海;浅析合同法中“三金”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N];山西科技报;2008年
2 严宝康;应对危机靠什么[N];解放日报;2009年
3 潘亚伟 刘超;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之我见[N];江苏经济报;2008年
4 王洪玉;热点事件引出的思考[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8年
5 邱隆芬;本案应如何适用合同法[N];人民法院报;2002年
6 本报记者 蔡萌;解读《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N];保定日报;2008年
7 杜寿兴;规避用工风险 重在劳资配合[N];广东建设报;2008年
8 ;以企业视角解读《劳动合同法》[N];中国现代企业报;2008年
9 记者 王芳;企业认为合同养懒汉 员工不要保费要薪金[N];甘肃法制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何勇;《劳动合同法》身陷围城[N];中国经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灵;论合同法上的诚信机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2 林新生;合同的形式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6年
3 夏红;无效刑事诉讼行为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4 陈宏;中国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行为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5 孙秋枫;合同法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6 李先军;论学校道德教育中的表扬[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蒋志明;两岸民事违约责任之比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8 李琦;行政行为效力新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9 姚飞;中国保险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滕肇楠;塞缪尔·威利斯顿理论体系的构建[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磊;合同法上第三人之法律地位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2 陈高阳;合同法中的合并条款规则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3 郑磊斌;融资租赁合同制度研究——以合同法融资租赁章为基础[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4 刘小林;法律文本翻译中的动态对等[D];上海海事大学;2004年
5 邓川;民用航空旅客运输合同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6 尹士忠;格式条款效力的立法限制[D];吉林大学;2007年
7 徐阔;合同法诚信原则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8 李士峰;违约损害赔偿中的可预见规则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9 刘思梅;格式合同条款法律规制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10 李叶欣;论预期违约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322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1432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