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企业劳务派遣用工中的法律风险及防控

发布时间:2018-01-29 03:23

  本文关键词: 劳务派遣 企业劳务派遣用工 法律风险防控 出处:《重庆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近年来市场经济日益成熟,用工方式不断创新改革,劳务派遣用工是随着人力资源市场劳动力合理分配的实践所滋生出的新型用工形式。[1]自2008年1月1日实施《劳动合同法》以来,更加侧重于对劳动合法权益的保护,增大了企业在用工及管理时的限制和责任,它的实施不仅对现下的用工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更是对劳务派遣用工这种无固定期限用工的合同做了重大修改,扩大使用范围的同时细化对派遣制用工的规范。在快节奏的市场经济下,企业为满足市场的需求,在合理规避风险的同时大量适用劳务派遣用工。这种用工形式不仅缓解企业扩张时因人员编制的问题而产生的运营不良,同时也是有效解决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的不足的问题。本文结合实际的案例,对于劳务派遣用工在企业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并对其风险所相应的防控措施做简要的阐述。 本文除结语外,总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描述企业劳务派遣用工的案例,并对其争议的焦点进行阐述,从而引出劳务派遣的概念部分。 第二部分对企业劳务派遣用工作简要概述,包括对劳务派遣用工的由来、法律渊源及特点的简要介绍。 第三部分将企业常见的劳务派遣用工的模式简单梳理,并将企业派遣用工形式与其他用工形式进行比较。 第四部分我国劳务派遣用工的立法现状及法律风险分析,从立法现状着手,引出企业运用劳务派遣用工的风险来源,并通过机构主体资质、劳务派遣协议、企业岗位设置、劳务派遣用工管理和连带责任承担五个方面分析用工企业适用劳务派遣所存在的法律风险。 第五部分就我国企业劳务派遣用工存在的法律风险提出防范控制的建议,并对风险提出了五点防控的建议:一是严格审查劳务派遣机构主体资格,二是加强劳务派遣协议的规范和监督,明确各方责权利,三是合理限制定岗,四是完善薪酬体系,实现同工同酬,五是明确责任范畴,有效避免责任。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market economy is maturing day by day, the mode of employment is innovating constantly, the labor dispatch is a new type of employment which is bred by the practice of rational distribution of labor force in the human resource market.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Labor contract Law in January 1st 2008, more emphasis has been placed on the protection of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labor, which has increased the restrictions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enterprises in the employment and management. Its implementation not only has a huge impact on the current employment environment, but also has made a major change to the labor dispatch contract, which has no fixed period of time. Expand the scope of use at the same time refine the dispatch system of labor standards. In the fast-paced market economy, enterprises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market. At the same time, a large number of labor dispatch employment. This form of employment not only alleviates the poor operation caused by staffing problems in the expansion of enterprises. At the same time, it is also an effective solution to the shortage of enterprise human resource cost. Combined with practical cas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isks of labor dispatch in enterprises. And the corresponding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for its risk are briefly described. In addition to the conclusion,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describes the case of enterprise labor dispatch and the focus of the dispute, which leads to the concept of labor dispatch. The second part gives a brief overview of the labor dispatch work, including the origin, legal origi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labor dispatch. The third part simply combs the common mode of labor dispatch and compares it with other forms. 4th part of our country labor dispatch labor legislation status and legal risk analysis, from the legislative status quo, leading to the use of labor dispatch enterprises use labor risk sources, and through the main body of the agency qualification, labor dispatch agree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legal risks of labor dispatch in enterprises from five aspects: position setting, labor dispatch management and joint liability. In the 5th part,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prevent and control the legal risks existing in the labor dispatch of enterprises in China, and puts forward five suggestions to prevent and control the risks: first, to strictly examine the qualification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labor dispatch agencies. The second is to strengthen the regulation and supervision of the labor dispatch agreement, to clarify the responsibility rights of all parties, to rationally restrict the establishment of posts, to perfect the salary system and to achieve equal pay for equal work, and to clarify the scope of responsibility and effectively avoid responsibility.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庆莉;高鹏;崔有明;;劳务派遣 “风险”说话[J];中国石油企业;2009年09期

2 刘凤玲;王继东;;浅论劳务派遣用工存在的法律风险[J];法制与社会;2011年11期

3 ;富士康对“劳务派遣”心有不甘[J];领导决策信息;2008年05期

4 ;《劳动合同法理解与应用》之劳务派遣用工制度(二)[J];职业;2008年04期

5 赵国伟;;劳务派遣之风险防范[J];人力资源管理;2009年04期

6 ;当前劳务派遣中主要存在哪些问题?《劳动合同法》对此有什么对策?[J];司法业务文选;2007年29期

7 ;首届全国劳务派遣高峰论坛即将召开[J];人力资源管理;2009年04期

8 闫向连;张建文;;浅谈劳务派遣[J];生产力研究;2009年20期

9 张欧;;《劳动合同法》颁布背景下对劳务派遣工待遇问题的研究与思考[J];职业技术;2009年06期

10 梁雪琴;;新《劳动合同法》实施下银行业劳务派遣制度的对策[J];浙江金融;2009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广英;;劳务派遣用工利弊分析[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于博;;完善和规范我市劳务派遣用工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方维忠;;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不足及立法建议[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4 何德宝;;劳务派遣退回制度初探[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横井和彦;窦少杰;孟建兵;;七、从“劳务派遣”说开去——中日劳务派遣及其相关制度的比较研究[A];2010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刘沛佩;;浅析劳务派遣的《劳动合同法》规制[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年

7 彭涛;;对劳务派遣队伍稳定工作的思考[A];湖北省烟草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郭纲;;劳务派遣:一种尚待完善的青年人力资源配置方式[A];青年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报告——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4)[C];2004年

9 官长春;;规范国有道路运输企业劳务工管理的思考[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10 杨干;;如何疏导基层劳务派遣和人事代理职工的消极情绪[A];湖北省烟草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特派记者 张杨 王海燕;劳务派遣工:维权之外更盼制度规范[N];解放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李小彤;劳务派遣[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9年

3 陈英凤;滥用劳务派遣是对职工权益的侵害[N];工人日报;2011年

4 奚旭初;劳务派遣不是“掠夺性用工”[N];宁波日报;2011年

5 特约撰稿 周斌;百思买遣散“劳务派遣员工” 雅戈尔收回“最牛放假通知”[N];人才市场报;2011年

6 记者 李京华;劳务派遣:同工不同酬,埋下隐患[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7 李维永 李洪珍;非公企业劳务派遣工管理机制探索[N];工人日报;2011年

8 金海燕;劳务派遣不能成为劳动保护盲区[N];农民日报;2011年

9 梁鹏 许发成;安徽邮政工会大力吸纳劳务派遣工[N];中国邮政报;2011年

10 徐妤 广东省广州市人社局;安排劳务派遣工超时加班应该如何处罚[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婷婷;劳务派遣合约的政治经济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2 孙冰心;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沈同仙;劳动力派遣中的政府规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4 时博;派遣用工的战略选择、制度构型和资源整合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5 黄昆;劳动法主体体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6 刁慧娜;高校教师劳动合同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王弘钰;劳务派遣工的组织公平、组织认同与工作绩效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刘东旭;流动社会的秩序[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9 吴晓琪;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在治理失业中的作用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10 赵卫锋;《劳动合同法》与和谐劳聘关系的构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tq;国有企业劳务派遣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2 刘星;基层供电公司劳务派遣工作的研究与思考[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3 高丽华;“三性”原则视角下我国劳务派遣立法发展方向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张亚琦;论劳务派遣用工中若干实践问题及制度完善[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曲智;完善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若干思考[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6 王硕;劳务派遣中雇主的责任及法律风险防范[D];吉林大学;2011年

7 康皓;我国劳务派遣用工难点问题研究及其政策建议[D];内蒙古大学;2011年

8 王艳军;我国劳务派遣法律制度的缺陷与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9 韩晔;我国劳务派遣规制的主要理论争议及路径选择[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10 朱楠楠;我国劳务派遣中被派遣劳动者权益保护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723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14723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9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