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事变更类型化分析
本文选题:情事变更 + 类型化 ; 参考:《广西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摘要】:依据学理和法律的规定,情事变更是指:在合同成立后,履行完毕前,发生了当事人订立合同时不可能预见或难以预见的客观情事,并且由于这些客观情事的出现严重损害了合同成立的基础或环境,导致合同当事人之间的利益严重失衡,为了追求公平正义,允许当事人对合同进行调整或解除。情事变更从开始的提出到抛弃再到接受,其发展过程相当曲折,现如今已被许多国家接受,只不过是称谓不一样而已。 我国《合同法》并没有规定情事变更,但在法律实务中却出现了依据情事变更判决的情形。为了弥合立法和现实的缺陷、追求实质正义,最高人民法院在2010年出台的《合同法司法解释二》中规定了情事变更,为其适用提供了法律支持。本文拟通过对我国已有关于情事变更的案例进行归类,分析出情事变更的具体适用。 由于社会的多变性、复杂性,不可能对情事变更的类型进行完全例举,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已有案例。首先结合我国已有关于情事变更的案例,总结出情事的主要种类,说明类型化的相关知识。其次讲诉我国有关情事变更的理论基础、情事变更的立法进程、情事变更在司法实务中的应用。再次区分情事变更与商业风险、不可抗力的区别,以便正确适用情事变更。最后以案例为蓝本进行类型化分析,主要阐明以利润值作为非商业风险引发价格变动作为显失公平的标准并声明价格不变条款不得排除情事变更的适用、政策性违约的特征、一般社会标准认定不可抗事件以及情事变更的其他情形。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provisions of theory and law, a change of circumstances refers to an objective situation which,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a contract and before the completion of its performance, occurs when the parties conclude the contract which is impossible to foresee or difficult to foresee, And because these objective events seriously damage the foundation or environment of contract formation, lead to the serious imbalance between the interests of the parties to the contract, in order to pursue fairness and justice, allow the parties to adjust or rescind the contract. From the beginning to the abandonment and then to the acceptance,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situation change is rather tortuous. Now it has been accepted by many countries, it is just a different title. The contract Law of our country does not stipulate the change of circumstances. However, in the practice of law, there appears the situation of changing the judgment according to the circumstances. In order to bridge the defects of legislation and reality and pursue substantive justice, the Supreme people's Court stipulated the change of circumstances in the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of contract Law in 2010, which provided legal support for its application. In this paper, by classifying the existing cases of situation change in our country,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of the change of circumstance. Because of the social variability and complexity, it is impossible to give a complete example of the type of change of circumstance. This paper mainl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existing cases. Firstly, the main types of events are summarized and the relevant knowledge of typology is explained by combining the existing cases of situation change in our country. Secondly, the theoretical basis, legislative proces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hange of events in judicial practice in China are discussed. Again distinguish between change of event and commercial risk, force majeure in order to apply the change of circumstance correctly. Finally, taking the case as the model text, the paper makes a typological analysis, mainly clarifies that the profit value is regarded as the standard of price change caused by non-commercial risk, and declares that the price invariant clause can not exclud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ircumstance chang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olicy breach of contract. The general social standard recognizes the irresistible event as well as other circumstances in which the circumstances change.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照东;统一《合同法》与情事变更[J];律师世界;1999年07期
2 王祥修;论情事变更情形下的合同处理[J];潍坊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1期
3 于定明;也谈情事变更制度的构成要件[J];法学杂志;2005年02期
4 郑跟党;情事变更原则的适用要件[J];人民司法;1995年06期
5 王江雨;论情事变更原则[J];现代法学;1997年01期
6 孔凡彬;情事变更探微[J];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7 周茂青;适用情事变更原则的要件[J];福州师专学报;2002年04期
8 郑跟党;情事变更原则及其适用[J];经营管理者;1996年01期
9 张志冰,谭甄;浅析情事变更原则[J];人民司法;2000年03期
10 瞿静,庄优芳;论情事变更原则[J];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军;饶翔;;类型化创作引起评论界关注[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0.2)[C];2010年
2 刘構;饶翔;;保持娱乐功能 增强责任意识——文学类型化及类型文学研讨会举行[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0年第4期(总第198期)[C];2010年
3 张志平;谢杰;;青少年性犯罪的动机类型与针对性预防措施框架[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李广军;;紧张、冲突与和谐——从法院调解协议的角度看法院调解的发展与创新[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5 王耀华;;东方部分古典音乐的类型化旋律[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5年
6 徐保华;;类型化:从张洁作品英译看第三世界女性经验外译过程中的流失[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朱新力;唐明良;;现代行政活动方式理论研究的模型——历史与展望[A];中国行政法之回顾与展望——“中国行政法二十年”博鳌论坛暨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李昕;;目的主导的公法人组织形态类型化[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王旭军;梁静;;行政合同司法救济类型化探究[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冯小刚;;关于演员的“变化”[A];电影表演创新集——第九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郭士辉 李云超 本报通讯员 朱世贵 实习生 张沛;严格适用情事变更 妥善把握裁判尺度[N];人民法院报;2009年
2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上地法庭 汤民华;“情事变更”“变”在哪儿[N];人民法院报;2011年
3 偶见;保险法中的“危险增加”与合同法中的“情事变更”[N];中国保险报;2009年
4 实习记者 张娣;公交站加名失败 北京海龙大厦索还80万[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6年
5 孙贤程;灾后建筑业应关注的六个法律问题[N];建筑时报;2008年
6 赵放;中国首家类型化纯资讯电台诞生[N];国际商报;2005年
7 谭旭东;文学类型化:必然还是陷阱[N];学习时报;2006年
8 张亦嵘邋黄洁;化解疑难案件有良方[N];法制日报;2007年
9 白烨;命运与时运的交响回旋[N];光明日报;2010年
10 杨鹏;类型化:中国儿童文学的强大之路?[N];文艺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清宝;外资进入中国进行并购引起的风险及法律问题[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2 原蓉蓉;英美法中的合同受挫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3 徐玉梅;根本违约论[D];黑龙江大学;2010年
4 李遐桢;物权法定下地役权的困惑[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5 何佳;中国传统园林构成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6 孙承健;论影像表意及其接受与情绪的关系[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7 岳国法;思想修辞化[D];河南大学;2006年
8 王丽;中国大陆类型化广播发展策略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9 龙云丽;保证人权利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10 祖燕;行政解释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冲;情事变更类型化分析[D];广西大学;2013年
2 汪灏;论我国情事变更制度适用的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3 叶路辉;关于情事变更制度适用的合同纠纷案分析[D];兰州大学;2010年
4 韩小安;论情事变更规则在农户贷款合同中的适用[D];浙江大学;2012年
5 毕振f;论建设工程合同履行中的情事变更[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6 张红文;民法中的情事变更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7 李尚昆;论情事变更[D];吉林大学;2010年
8 张越;论情事变更规则的适用[D];外交学院;2010年
9 许元果;情事变更下的再交涉义务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0 杨明哲;情事变更原则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9982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1998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