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证券欺诈民事责任法律性质之争议在法学方法论上的检讨

发布时间:2018-06-09 11:17

  本文选题:证券欺诈 + 契约责任 ; 参考:《河北法学》2004年10期


【摘要】:从类型分析法入手,全面阐述了证券欺诈的各种类型:证券发行、交易欺诈,证券收购欺诈,第三人证券欺诈,代理人欺诈,操纵市场,内幕交易,欺诈客户,并深刻分析了上述证券欺诈应由合同法予以规制的必要性。其次,运用目的分析法,立足于证券法的立法目的,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证券欺诈导致了契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的产生,为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应赋予受损害的投资者选择权,而非单一的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
[Abstract]:Starting with the method of type analysis, this paper comprehensively expounds the various types of securities fraud: securities issuance, trading fraud, securities acquisition fraud, third party securities fraud, agent fraud, market manipulation, insider trading, fraud of clients, etc. It also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regulation of securities fraud by contract law. Secondly, the purpose analysis method is used to protect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investors based on the legislative purpose of the securities law. Securities fraud leads to the emergence of contractual liability and tort liability,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investors. The injured investor should be given the right to choose rather than a single claim for tort damages.
【作者单位】: 广东省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
【分类号】:D912.28;D9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利明;我国证券法中民事责任制度的完善[J];法学研究;200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税兵;;非营利法人解释[J];法学研究;2007年05期

2 张生;;清末民事习惯调查与《大清民律草案》的编纂[J];法学研究;2007年01期

3 李永锋;李昊;;债权让与中的优先规则与债务人保护[J];法学研究;2007年01期

4 马俊驹;;民法上支配权与请求权的不同逻辑构成——兼论人格权请求权之独立性[J];法学研究;2007年03期

5 施建辉;;第三人代为清偿研究——兼论预备债务抵销抗辩[J];法学评论;2007年06期

6 张晓萍;;试论从习惯到法律的转变——一个司法视角的审视[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7 韩长印;破产优先权的公共政策基础[J];中国法学;2002年03期

8 曹理;;评2005年《公司法》中的股东派生诉讼制度[J];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9 陈南男;关于我国证券法修改的几点思考——从证券民事责任展开[J];湖湘论坛;2004年01期

10 杨德敏;内幕交易民事责任制度探析[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焦晓菲;;论经营服务者的安全保障义务[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李明辉;;论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A];转型经济下的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3 林国荣;;侵犯著作权的构成要件——侵犯著作权的法律问题研究之一[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2003年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4 于信州;曾江波;;保险标的、保险利益与保险契约之标的[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5 孙卫星;;浅议合同履行中的附随义务[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4年

6 张颖;叶金花;;论要式欠缺对合同效力的影响[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4年

7 姜丛华;朱宁;;预约研究[A];第四届中国律师论坛百篇优秀论文集[C];2004年

8 吴旭;黄嘉琳;;物权请求权不应适用诉讼时效[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9 李丹;;“谁漏油,谁赔偿”原则合理性分析[A];中国律师2005年海商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沈荣华;;“赔偿与补偿基金”之理论基础探悉[A];中国律师2005年海商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燕;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四川基层司法审判的现代转型[D];四川大学;2007年

2 刘灵芝;中国公民养老权论[D];吉林大学;2007年

3 刘宇;民刑关系要论[D];吉林大学;2007年

4 孙杰;建设工程契约信用制度与体系构建[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5 蔡先凤;核损害民事责任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6 张炳生;知识产权出资制度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7 杨辉;海域使用论证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8 周晨;环境损害赔偿立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9 谢全发;汉代债法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10 赵磊;公益信托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瑞霞;后合同义务与责任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2 任毅;违反强制缔约义务之民事责任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3 陈平;论非法人组织民事主体的制度构建[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4 周舜隆;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5 鲁俊渝;资产证券化对投资人权益保护制度的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7年

6 张毅斌;关于FOB下托运人法律地位若干问题的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7年

7 卢国强;雇主责任的立法思考[D];山东大学;2007年

8 陈尊贵;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对外转让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9 宁欣;环境法律责任之违法性要件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10 于德源;旅游合同中游客利益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周友苏,罗华兰;论证券民事责任[J];中国法学;2000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振中;美国证券法上的民事责任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琼;美国反内部交易及证券欺诈的法律措施[J];外国经济与管理;1991年03期

2 史云;折元朝;;国外反证券市场内幕交易的法律措施[J];南方金融;1992年09期

3 张汉良,周作斌;证券欺诈罪初探[J];法学;1994年01期

4 何能高;略论证券欺诈犯罪的几个法律问题[J];人民司法;1994年08期

5 何能高;略论证券欺诈犯罪的几个法律问题[J];现代法学;1994年06期

6 杜爱华;关于惩治我国证券欺诈犯罪的法律思考[J];现代法学;1994年06期

7 何能高;略论证券欺诈犯罪的几个法律问题[J];法律适用;1994年10期

8 杜爱华;关于惩治我国证券欺诈犯罪的法律思考[J];法律适用;1994年10期

9 葛献培,黄颖;惩治证券欺诈犯罪行为的法律思考[J];现代法学;1995年04期

10 葛献培,黄颖;证券交易中欺诈行为的法律思考[J];律师世界;1995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明瑜;人有多大胆 地有多大产[N];财经时报;2000年

2 记者 卢晓平;十年证券市场 法网罩住了谁[N];财经时报;2000年

3 赵文华 任红旗;透视证券欺诈[N];人民日报;2000年

4 薛莹 闫国鹏 任红旗;证券欺诈——不容忽视的金融犯罪[N];中国审计报;2001年

5 记者 尹涛;时刻准备打击证券欺诈[N];中国证券报;2001年

6 ;积极营造维权的法制环境[N];中国证券报;2001年

7 赵旭东 中国政法大学;信息公开制度与投资者利益保护[N];法制日报;2001年

8 郭锋;证券市场亟待建立民事赔偿机制[N];光明日报;2001年

9 记者 陈郁;推行强制信息披露制度 严厉打击证券欺诈行为[N];经济日报;2001年

10 郭润伟;规范发展是证监会的职责[N];山西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明远;证券投资损害诉讼救济论[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2 邢颖;禁止证券欺诈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林文生;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机构投资者的行为与监管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4 乔飞鸽;我国资本市场监管问题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5 陈竹华;证券法域外管辖权的合理限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朝庆;证券欺诈民事责任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2年

2 赵江;证券市场法律监管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3 纪荣涛;对我国证券欺诈行为及其监管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4 余蓝;证券欺诈与私权救济[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5 刘东平;证券欺诈的成因分析及其法律规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6 万晓庚;证券欺诈民事责任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7 滕文浩;证券欺诈民事责任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8 杨正辉;论证券欺诈的民事责任[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9 黄友;论网上证券交易法律监管[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杨晓东;证券欺诈行为的法律责任[D];吉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9995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19995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d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