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论约定离职竞业限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30 14:3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人才流动成为了司空见惯的事情。同时,由人才流动所带来的商业秘密泄露事件也屡见不鲜。这使掌握商业秘密的前用人单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与威胁。但劳动力作为一种资源,自由流动与合理配置是市场经济活力的表现。加之,商业秘密的价值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也日益增加。作为一种无形财产,商业秘密是在市场经济发展中产生的,是关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是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资源。事后的法律救济措施作用有效,往往不能对商业秘密进行有效的保护。因此,保护商业秘密、防止人才流动所带来商业秘密的流失成为了迫切解决的问题。为了更好地保护前用人单位的利益,竞业限制制度应运而生。作为一种事前预防措施,不少企业倾向于选择与员工签订竞业限制协议来防止商业秘密的流失。但离职竞业限制协议在保护商业秘密的同时又会限制劳动者的自由择业权,如果限制无度,可能成为原用人单位滥用其权利的工具。因此,如何在保护企业秘密和保护劳动者自由择业权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是研究约定离职竞业限制制度的关键。 与国外起步较早不同,我国有关竞业限制制度的研究与立法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散见于一些部门法或规章中,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系统。随着《劳动合同法》的颁布,第一次从法律的高度对约定离职竞业限制制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规定,是一次重大的进步。但其规定仍有许多不足之处,过于原则和笼统。本文以《劳动合同法》为着眼点,从约定离职竞业限制制度的构成要件出发,寻找其立法中的不足与司法实践中常遇到的问题,再通过借鉴国外的立法和司法经验,针对不足之处从立法、司法两个方面就如何完善我国约定离职竞业限制制度提出建议。 全文共分五个部分:本文第一部分主要是对约定离职竞业限制的基础理论进行分析:首先,对竞业限制的概念和分类进行了界定,从而引出约定离职竞业限制的概念;其次,对约定离职竞业限制的法律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约定离职竞业限制制度存在的必要性,即其制度价值。第二部分从比较法的角度,分析与比较德国、瑞士、法国、日本、美国、英国的立法及司法实践,对国外的约定离职竞业限制制度进行分析和阐述。第三部分主要是从离职竞业限制协议的构成要件出发,对《劳动合同法》进行分析与评述。按离职竞业限制协议的适用前提、主体、时间、地域、领域、补偿金和赔偿金以及有关竞业限制协议生效的效力八个方面进行梳理,通过学理分析得出《劳动合同法》的不足及存在问题;最后,指出由于法律规定的不明确所带来司法实践操作中的问题。第四部分,就完善我国的约定离职竞业限制制度提出立法和司法上建议。针对本文在第三部分所提出的问题,试从立法和司法角度提出完善我国约定离职竞业限制制度的建议,以期对理论和实践有所帮助。
【学位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D922.5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言
    0.1 选题的缘由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2.1 国内研究现状
        0.2.2 国外研究现况
    0.3 研究意义和目的
    0.4 研究的方法和内容
        0.4.1 研究的方法
        0.4.2 研究的内容
第一章 约定离职竞业限制的概念与价值
    1.1 竞业限制的概念与分类
        1.1.1 竞业限制的概念
        1.1.2 竞业限制的分类
    1.2 约定离职竞业限制的概念与特征
        1.2.1 约定离职竞业限制的概念
        1.2.2 约定离职竞业限制的特征
    1.3 约定离职竞业限制的价值
        1.3.1 降低商业秘密流失的机率
        1.3.2 减轻商业秘密权利人的举证责任
第二章 约定离职竞业限制的比较
    2.1 大陆法系国家的约定离职竞业限制制度
        2.1.1 德国
        2.1.2 瑞士
        2.1.3 法国
        2.1.4 日本
    2.2 英美法系国家的立法
        2.2.1 英国
        2.2.2 美国
    2.3 国外约定离职竞业限制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2.3.1 明确认定离职竞业限制协议效力的标准
        2.3.2 明确离职竞业限制协议合理性的范围
第三章 我国约定离职竞业限制的现状
    3.1 我国约定离职竞业限制的现状
        3.1.1 立法现状
        3.1.2 司法现状
    3.2 我国约定离职竞业限制存在的问题
        3.2.1 对约定离职竞业限制适用前提的规定过于模糊
        3.2.2 对约定离职竞业限制人员的限制过于笼统
        3.2.3 对约定离职竞业限制的时间限制规定不合理
        3.2.4 对约定离职竞业限制的领域限制过于宽泛
        3.2.5 对约定离职竞业限制补偿金和违约金标准的缺失
        3.2.6 对离职竞业限制协议效力条件规定的不明确
第四章 完善约定离职竞业限制的建议
    4.1 立法上的建议
        4.1.1 合理设定约定离职竞业限制限制的范围
        4.1.2 明确认定离职竞业限制协议效力的标准
        4.1.3 严格规定离职竞业限制协议的法律责任
    4.2 司法上的建议
        4.2.1 赋予司法工作人员自由裁量权
        4.2.2 确定合理的缔约方式
        4.2.3 明确竞业限制协议纠纷的处理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保华;;锦上添花抑或雪中送炭——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的基本定位[J];法商研究;2006年03期

2 吴文芳;韦yN;;论劳动合同中的附随义务——兼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的相关条款[J];法商研究;2006年04期

3 郑爱青;;从英法劳动法判例看劳动法上的忠实义务与竞业限制条款——对我国《劳动合同法》规范竞业限制行为的思考和建议[J];法学家;2006年02期

4 侯玲玲;;劳动合同的特殊性研究[J];法学;2006年01期

5 许明月;袁文全;;离职竞业禁止的理论基础与制度设计[J];法学;2007年04期

6 徐成文;;论约定竞业限制[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7 冯彦君,王佳慧;我国劳动法中应设立竞业禁止条款——兼谈弥补我国《劳动法》第22条的立法缺失[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06期

8 徐敬云;离职后竞业禁止协议效力的分析[J];中国劳动;2002年12期

9 王全兴;;基于法益结构的制度选择——《劳动合同法(草案)》中若干选择的评析与建议[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10 冯志军;李军;;侵权归责原则的法经济学分析导论[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徐阳;劳动权保障视域下的竞业禁止法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陈红蕾;离职竞业禁止义务之判定[D];吉林大学;2011年

2 蔺相楠;离职竞业禁止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姚震;商业秘密保护中的离职竞业禁止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赵焕芝;商业秘密保护中的竞业禁止协议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5 梁琴;离职后竞业禁止合同效力判断[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6 董红曼;商业秘密保护中离职竞业禁止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309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28309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8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