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李某诉赵某租赁合同纠纷案法律分析

发布时间:2022-02-21 14:22
  租赁合同纠纷是司法实践中常见的纠纷之一。本文从实践中的一起租赁合同纠纷入手,对本案涉及的租赁合同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租赁权的取得时间和租赁权是否可以善意取得的问题,运用相关法律理论和法律规定进行分析。对租赁权的取得时间,笔者结合案例中出现的问题,着重从租赁合同的履行过程、租赁权的定义、维护交易安全等角度进行了论述,参照台湾地区关于租赁权对抗制度的相关理论和判例,提出了租赁权取得时间应当为租赁物交付承租方占有之时这一观点。对于租赁权的善意取得问题,笔者首先结合案例,指出了司法实践中存在的一些合法但不合理的情况,进而提出了租赁权应当适用善意取得的观点,并从无权处分、公示公信原则、交易安全、风险防范和司法成本四个角度进行了论述。针对以往从善意第三人取得的权利种类来判断善意取得的客体的方法,笔者提出了一种新的判断善意取得客体的方法,即从无权处分行为的对象这一角度考察善意取得的客体。笔者认为,无权处分与善意取得是前因后果的关系,善意第三人之所以可以取得相应的权利主要是基于物权的公示公信原则,因此只要无权处分行为的对象具有公示公信力时,善意第三人基于对公示公信的信任,应当取得无权处分行为产生的权利...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第一章 案情介绍
    第一节 案件基本事实
    第二节 诉讼各方的主张
    第三节 争议焦点、法院判决及本文要分析的问题
第二章 租赁权取得的时间
    第一节 租赁权的定义及内容
    第二节 租赁权取得时间的法律分析
第三章 无权处分之租赁行为的法律效力分析
    第一节 王某出租行为的性质
    第二节 无权处分之租赁行为的法律效力
第四章 租赁权适用善意取得制度的法理分析
    第一节 我国现有善意取得制度的规定
    第二节 租赁权善意取得制度的法理分析
第五章 本案对完善我国租赁制度的启示
    第一节 明确租赁物交付时取得租赁权
    第二节 建立租赁权善意取得制度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善意取得制度探析[J]. 龚丹.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1)
[2]不动产交易中的无权处分与善意取得研究[J]. 刘恬,田野.  河南社会科学. 2008(06)
[3]论善意取得的客体[J]. 张建明.  法制与社会. 2008(14)
[4]论租赁权的性质[J]. 莫蕾.  广东科技. 2008(03)
[5]善意取得制度的经济分析[J]. 施文泼.  江苏社会科学. 2008(01)
[6]善意取得制度来源探析[J]. 王梅.  法制与社会. 2007(12)
[7]关于善意取得制度的几点思考——兼论《物权法》第九章相关内容[J]. 金凤.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4)
[8]浅谈无权处分的适用范围及其效力[J]. 李冬云.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07(03)
[9]我国租赁权对抗力制度的不足与完善[J]. 张华.  法学评论. 2007(02)
[10]再论无权处分——以处分行为与物权行为的价值冲突为突破口[J]. 余延满,张康林.  时代法学. 2006(06)

硕士论文
[1]善意取得制度适用范围的体系构造[D]. 史亚鹏.贵州大学 2008
[2]论善意取得制度的一体化构造[D]. 陈丽芳.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6374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36374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3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