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派遣工权利保护困境及实现的思考
本文关键词:劳务派遣工权利保护困境及实现的思考
【摘要】: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作了进一步的限制性规定,从多方面有效地保障了劳务派遣工的权利。但劳务派遣工面临着缺乏职业稳定性、难以实现同工同酬、参加工会的权力形同虚设、自由择业权存在漏洞等权利保护困境。原因在于劳动法规立法不完善、执法的主客观因素干扰、司法救济不畅通等。应从立法、执法、司法等多方面破除权利实现困境,从而更好地保护劳务派遣工合法权益。
【作者单位】: 句容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
【关键词】: 劳务派遣工 权利保护 困境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劳务派遣是指劳务派遣单位根据用工单位的要求,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协议,将与其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派往用工单位,被派遣劳动者接受用工单位的劳动管理,劳务派遣单位从用工单位获取派遣费,并向被派遣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的特殊用工形式[1]18。劳务派遣起源于上世纪2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国良;;同工何以难以同酬[J];中国劳动;2013年02期
2 苏应生;陈春梅;;浅析《劳动合同法(修正案)》对劳务派遣的影响[J];中国劳动;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正喜;潘军;;新时期我国产业行动及其法律规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谢增毅;;劳动关系的内涵及雇员和雇主身份之认定[J];比较法研究;2009年06期
3 盖威;;完善我国劳动立法的若干对策与思考[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4 何平;谢天长;王全兴;;法定代表人与其公司有无劳动关系:由几起案例引发的思考[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年06期
5 李志明;;社会保险权与社会权、劳动权的分野[J];重庆社会科学;2012年06期
6 问清泓;何飞;;论非全日制用工中的多重劳动关系[J];当代经济;2011年08期
7 高凌霄;;论集体合同自治[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8 王显勇;;未参保单位职工职业伤害法律问题研究[J];当代法学;2009年04期
9 谢德成;王天玉;;集体劳动关系的法律目标及规范重点[J];当代法学;2010年02期
10 王天玉;仇晓光;;工作权之再认识——与劳动权相比较视角下的展开[J];当代法学;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赵万一;李秀文;;论职工(劳动者)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2 黄钰;刘晓明;关保英;戴建平;张宪民;裘国梁;吴祖强;刘伟东;吴薇;朱永康;陆敬波;崔凯;姜国栋;罗欣;金苗林;张福祥;;劳动合同法与劳动行政管理关系研究[A];2009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9年
3 胡芬;;服务型政府与就业服务权保护[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4 李培智;;劳动关系概念论纲[A];京津冀和谐劳动关系论坛暨河北省法学会劳动法学研究会2012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咸彦江;谭江衡;;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若干问题分析[A];当代法学论坛(2007年第4辑)[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周国;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劳动契约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王丹丹;日本非全日制用工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穆随心;劳动法“倾斜保护原则”正义价值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刁慧娜;高校教师劳动合同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刘松珍;调职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夏芸芸;我国企业劳资收入分配正义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8 张凌竹;退休法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张颖慧;企业组织变动与工作权保障[D];吉林大学;2012年
10 胡玉浪;劳动报酬权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芳;我国经济性裁员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张原;解雇事由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王鹊林;南非集体谈判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李华武;我国劳动争议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5 李恒;主要发达国家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研究及启示[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王兰;上海市银行业劳动力派遣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陈小玲;非标准劳动关系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8 彭根云;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9 杜萍;法律视角下—我国非正规就业者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10 张轶;论我国劳务派遣法律制度的问题与完善[D];安徽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柯菲菲;蒋彦龙;蒋天成;;劳务派遣工主张“同工同酬”的裁判困境分析[J];中国劳动;2011年1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金帆;;图书馆权利冲突探析[J];图书情报工作;2007年03期
2 祁泉淞;;警务公开面临的困境及其对策[J];法制与社会;2007年07期
3 杨超群;;浅谈基层依法行政的困境及应对措施[J];教育教学论坛;2010年08期
4 王海永;曾丽清;;志愿者权利保护的宪法研究[J];学理论;2011年23期
5 姜国平;;高校学生权利保护:基于利益衡量的分析[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6 孟戡;;述评中国儿童权利保护法制原则的落实状况[J];法制与社会;2009年05期
7 李国明;刘晓佳;;依法治校与大学生权利保护[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9年01期
8 赵聪;;城市房屋拆迁中的政府行为[J];沧桑;2011年01期
9 萧泽晟,冯慧;走出行政许可的尴尬困境[J];政法论坛;2002年01期
10 杨寅;韩磊;;行政许可法实施中的困境[J];法学杂志;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飞;;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困境和对策探析[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7年
2 王方玉;;环境民事权利的困境与民法的修订[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3 陈光;;绿色消费的法理分析与发展对策[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4 汪盛忠;张显华;;贫困山区未成年人权利保护的忧虑与对策[A];建国60年陕西教育30年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获奖论文[C];2010年
5 刘继业;;浅析未成年人的权利保护[A];推动律师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会议暨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袁冬冬;许明强;郑峰;;解读新《条例》强化医学工程人员的职能[A];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全国医疗器械应用技术评价暨医学影像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苏艳英;;农地权利保护的有效途径探讨[A];2011年第二届全国民商法学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李德成;;发展数字电影产业的几个基本法律问题[A];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法律前沿(2005)——电子法与电子商务时代的传统知识保护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王立波;;公安行政执法权的制约与公民权的保护[A];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法律问题——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文阳;;劳动合同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法律价值[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国荣 罗拥军;权利保护的法制保障[N];江苏教育报;2009年
2 刘素华;行政审判中的外国人权利保护[N];人民法院报;2002年
3 丁爱萍;让求助者平等享受法律保障的权利[N];法制日报;2003年
4 本报评论员 任孟山;艾滋病人权利是保护弱势群体的标本[N];华夏时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薛娟;完善技术创新立法[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6 ;加强弱者权利保护 限制约束公共权力[N];人民法院报;2010年
7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师 杨遴杰;打造更加公平公正的权利保护法规[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
8 马荣伟;档案管理应注重权利保护[N];检察日报;2003年
9 莫纪宏;从宪法原则出发考虑权利保护的合理性[N];中国社会报;2003年
10 葛一鸣;弱势群体的护法天使[N];人民政协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陈少琼;土地征收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2 张明;农民权利保护视野下的土地征收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张慧霞;国际人权法视野下少数群体权利保护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4 邹爱华;土地征收中的被征收人权利保护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5 苟人民;高等教育领域的平等权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杨俐;残疾人权利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刘国祥;医疗过失民事责任[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8 张璇;中国少年司法制度建构的相关问题探讨[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9 滕腾;我国就业歧视抑制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岳武;中国环境执法困境及其完善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2 马晓梅;论农民工的权利保护[D];山东大学;2006年
3 谌香菊;儿童发展权保护立法研究[D];广东商学院;2008年
4 陈燕;信访制度的困境与出路[D];湘潭大学;2006年
5 黄冰冰;论民族院校大学生权利保护[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6 黄东阳;我国行政即时强制的理论与实践困境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7 杜海英;山东省临沂市农民工劳动权保护问题的调研报告[D];兰州大学;2009年
8 陈红;矿业权人的权利保护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9 朱凤义;社会弱势群体权利及其法律保护[D];吉林大学;2004年
10 许岩;论形象权的独立地位及其保护[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485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848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