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论我国劳务派遣法律制度的完善

发布时间:2017-10-07 01:01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劳务派遣法律制度的完善


  更多相关文章: 劳务派遣 法律制度 权益保护


【摘要】:劳务派遣是指劳动者和派遣机构之间签订劳动合同,然后再根据派遣机构和用工单位之间的派遣协议,派遣机构把劳动者派往用工单位从事劳动,并由派遣机构给付劳动者工资的劳动关系。劳务派遣在我国出现的时间比较短,发展迅速,劳务派遣的发展经历了从法律的严格禁止到放宽的过程。我国劳务派遣的用工形式在1979年出现,但在2007年《劳动合同法》的重新修订才把劳务派遣的用工形式纳入法制轨道,2012年又对《劳动合同法》中的劳务派遣做出专门的修订,此次修订对于劳务派遣机构的规范化、劳务派遣的泛滥以及劳动者的权益保障有积极意义。为配合《劳动合同法》的实施,2014年3月又实施了《劳务派遣暂行规定》。 但在实施过程中还是暴露出许多问题,经常有劳务派遣的用工形式被滥用,影响就业稳定,同时被派遣劳动者的集体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同工同酬权利实现不了,在用工过程中受到损害时,责任得不到合理的分担等问题。 为完善我国劳务派遣法律制度,本文从探究我国的劳务派遣法律规范入手,发现相关规定过于笼统、不够细化精准、难以操作等缺陷。为此,以欧美、日本等劳务派遣发展比较成熟的国家为参照,参考这些国家在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制方面对劳务派遣的机构准入、劳务派遣的期限和范围以及劳动者权益保障,结合我国的劳动力市场的现状,从劳务派遣的准入、劳动者权益保障等方面对我国的劳务派遣法律制度提出保证金制度、禁止混业经营、厘清各方权利义务等完善建议。通过研究完善劳务派遣法律制度,最终促使我国劳动就业法律体系更加健全。
【关键词】:劳务派遣 法律制度 权益保护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2.5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引言11-16
  • (一)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11-12
  • (二)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现状12-15
  • 1. 国外研究综述12-13
  • 2. 国内研究综述13-15
  • (三)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15-16
  • 1. 本文的研究方法15
  • 2. 本文的创新点15-16
  • 一、劳务派遣基本理论16-26
  • (一) 劳务派遣的概念16-22
  • 1. 劳务派遣的定义16-18
  • 2. 劳务派遣的特征18-19
  • 3. 劳务派遣的种类19-20
  • 4. 劳务派遣与相关概念的辨析20-22
  • (二) 劳务派遣的法律关系分析22-24
  • 1. 关于劳务派遣法律关系的几种学说22-24
  • 2. 关于劳务派遣法律关系的几种学说的辨析24
  • (三) 劳务派遣的社会价值24-26
  • 二、我国劳务派遣法律制度现状及缺陷26-37
  • (一) 我国劳务派遣法律制度的现状26-29
  • 1. 劳务派遣机构的设立26-27
  • 2. 劳务派遣用工的范围和期限27-28
  • 3. 被派遣劳动者的权益保护规定28-29
  • (二) 我国劳务派遣法律制度的缺陷29-37
  • 1. 劳务派遣机构发展水平不均29-31
  • 2. 劳务派遣用工形式的泛滥31-32
  • 3. 被派遣劳动者的权益保护不足32-37
  • 三、国外关于劳务派遣法律制度的立法例37-47
  • (一) 美国37-41
  • 1. 劳务派遣机构的准入38-39
  • 2. 劳动者的权益保护39-41
  • (二) 德国41-43
  • 1. 劳务派遣机构的准入41
  • 2. 劳务派遣的适用范围和期限41-42
  • 3. 劳动者权益保护42-43
  • (三) 日本43-45
  • 1. 劳务派遣机构的准入43-44
  • 2. 劳务派遣范围和期限44
  • 3. 劳动者权益保护44-45
  • (四) 法国45-46
  • 1. 劳务派遣机构的准入45
  • 2. 劳务派遣范围和期限45-46
  • 3. 劳动者权益保障46
  • (五) 美德日法四国劳务派遣立法的特点46-47
  • 四、我国劳务派遣法律制度的完善47-55
  • (一) 完善劳务派遣机构准入制度47-49
  • 1. 发展非营利的劳务派遣机构完善就业公共服务47-48
  • 2. 设立劳务派遣机构保证金制度48
  • 3. 禁止劳务派遣机构混业经营48-49
  • 4. 建立劳务派遣行业自治协会49
  • (二) 完善劳务派遣的用工范围和用工期限的规定49-50
  • 1. 以列举式确定劳务派遣的用工范围49-50
  • 2. 劳务派遣用工期限以三年为期50
  • (三) 完善对劳动者的权益保护50-55
  • 1. 建立合同备案制降低法律风险50-51
  • 2. 构建工会参与的四方谈判模式保障劳动者集体权利51
  • 3. 通过报酬信息透明和厘清支付义务保障同工同酬51-52
  • 4. 明确单独责任范围和共同责任范围52-54
  • 5. 提高被派遣劳动者社会保险缴纳比例54-55
  • 结语55-56
  • 参考文献56-60
  • (一) 著作类56
  • (二) 期刊论文类56-58
  • (三) 学位论文类58-59
  • (四) 外文资料59
  • (五) 网络资源59-60
  • 致谢60-61
  • 附录: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增毅;;美国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制及对我国立法的启示——兼评我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J];比较法研究;2007年06期

2 李炳安;刘翠林;;从台湾“劳动派遣法草案”看福建省劳动派遣法制的完善[J];海峡法学;2010年02期

3 周宝妹;;劳务派遣法律关系研究[J];法学杂志;2010年02期

4 邓旋;;浅析我国的劳务派遣制度[J];法学杂志;2010年S1期

5 郑尚元;;不当劳务派遣及其管制[J];法学家;2008年02期

6 谢德成;;我国劳务派遣立法的模糊性及其改进路径[J];法学;2011年08期

7 钱叶芳;;劳务派遣规制强度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法治研究;2012年05期

8 立花聪;;浅析劳动者在劳务派遣中的法律地位及其保护[J];河北法学;2012年04期

9 卢修敏;;我国劳务派遣法律结构分析[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10 秦文献;;“逆向劳务派遣”有效论[J];广西社会科学;2010年10期



本文编号:9859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9859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1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