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盈余强制分配的司法介入
发布时间:2020-11-14 06:42
公司股东的权利包含多种形式,盈余分配权是其中的重要权利之一。股东对公司进行投资的主要目的即是获取收益,由此可见盈余分配权的实现与股东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在公司内部治理中,控股股东利用其股权份额的绝对优势,在股东会决议中控制资本多数决,从而达到不分配或者少分配利润的目的。这种行为使得中小股东的合法利益严重受损。国内关于公司盈余分配的理论和实务界观点不相统一,绝大多数观点认为公司盈余分配属于公司内部事务,适用商业判断规则,公权力进行干预要十分谨慎。国内现行的公司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对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提供了多种手段,但这些手段偏向于间接保护的形式,保护的力度明显不足。2017年8月,最高院发布《公司法(司法解释四)》。条文中其对有限公司盈余分配请求权之诉做了补充规定,明确了在一定条件下,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未提交盈余分配的股东会决议的,也可以提起请求分配盈余之诉。这些条文的制定和通过反映了立法部门对中小股东利益的关注和保护,但是其在适用的基本原则、举证责任、盈余分配数额标准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和空白。本文旨在通过对盈余分配请求权的理论和司法实践的梳理和分析,针对司法介入公司盈余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和空白提出改进和完善的建议。司法介入公司盈余分配纠纷,究竟是应坚持公司自治原则优先,还是应坚持公司自治兼顾公平正义的原则?大量的司法实践显示公司盈余分配之诉的举证责任的分配并不合理。由于信息的不对称,“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会使得原告在诉讼中承担过多的举证责任,不利于诉讼公平公正的开展,对最后的裁判结果也有很大的影响。是否需要对原被告的举证进行更加合理的分配?若在公司盈余分配之诉中原告中小股东胜诉,法院在裁判时是否要明确具体盈余分配的数额。如果是由法院决定盈余分配的数额,则该数额应依照怎样的标准确定?本文主要分三个部分对上述这些问题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主要分析盈余分配请求权的理论基础。首先,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梳理和分析,发现盈余分配请求权的提起尚需被证成,进而从两个角度展开探讨抽象盈余分配之诉的必要性。其次,提出在公司盈余分配的司法实践中应改变只以公司自治为首位的原则,遵循公司自治兼顾公平正义的基本原则。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盈余分配之诉的实质要求。通过案例引出因实体条件不具备,导致中小股东诉请公司盈余分配失败所暴露的问题,进而分析了提起盈余分配之诉所应具备的实质要求。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盈余分配之诉的程序要求。首先,由司法案例引出强制盈余分配之诉的原被告适格的问题,进而分析了原告适格需具备的主体身份,及公司控股股东和董事以怎样的身份参与诉讼。其次,通过案例引出抽象盈余分配之诉在举证责任的分配和盈余分配数额的确定上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了解决问题的制度设计方法。
【学位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D922.291.9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论文结构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司法介入盈余分配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盈余分配请求权的可诉性
一、案例及其引出的问题
二、抽象盈余分配请求权的必要性分析
第二节 司法介入公司盈余分配的基本原则
一、案例及其引出的问题
二、司法介入的基本原则:公司自治兼顾公平正义
第二章 盈余分配之诉的实质要求
第一节 案例及其引出的问题
一、案例介绍
二、案例所引出的问题
第二节 司法介入盈余分配的实质要求
一、要求一:公司存在可分配盈余
二、要求二:恶意长期不分配盈余或象征性分配盈余
三、股东滥用权利导致公司不分配盈余的表现
第三章 盈余分配之诉的程序要求
第一节 盈余分配之诉的主体要求
一、案例及其引出的问题
二、主体要求:原被告适格
第二节 盈余分配之诉的举证要求
一、案例及其引出的问题
二、举证要求:举证责任及盈余分配数额的确定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83201
【学位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D922.291.9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论文结构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司法介入盈余分配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盈余分配请求权的可诉性
一、案例及其引出的问题
二、抽象盈余分配请求权的必要性分析
第二节 司法介入公司盈余分配的基本原则
一、案例及其引出的问题
二、司法介入的基本原则:公司自治兼顾公平正义
第二章 盈余分配之诉的实质要求
第一节 案例及其引出的问题
一、案例介绍
二、案例所引出的问题
第二节 司法介入盈余分配的实质要求
一、要求一:公司存在可分配盈余
二、要求二:恶意长期不分配盈余或象征性分配盈余
三、股东滥用权利导致公司不分配盈余的表现
第三章 盈余分配之诉的程序要求
第一节 盈余分配之诉的主体要求
一、案例及其引出的问题
二、主体要求:原被告适格
第二节 盈余分配之诉的举证要求
一、案例及其引出的问题
二、举证要求:举证责任及盈余分配数额的确定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上上;;论股东强制盈余分配请求权——兼评“河南思维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与胡克盈余分配纠纷案”[J];现代法学;2015年02期
2 蒋大兴;;“好公司”为什么要判决解散——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案例8号评析[J];北大法律评论;2014年01期
3 常健;张强;;商业判断规则:发展趋势、适用限制及完善——以有限责任公司股利分配为视角[J];法商研究;2013年03期
4 李丹;;有限责任公司小股东分红权的保护[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5 杨署东;;合理期待原则下的美国股东权益救济制度及其启示[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6 张学文;;英美法中的股东合理期待原则[J];比较法研究;2011年04期
7 汪青松;赵万一;;股份公司内部权力配置的结构性变革——以股东“同质化”假定到“异质化”现实的演进为视角[J];现代法学;2011年03期
8 李建伟;茅院生;;有限公司强制分配股利之诉的法理基础[J];当代法学;2010年02期
9 龙翼飞;杨建文;;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诉讼地位[J];法学家;2009年04期
10 李建伟;吴冬;;论有限公司强制分配股利之诉[J];法律适用;2008年08期
本文编号:28832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jingjifalunwen/2883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