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僵局司法解散制度研究
本文关键词:公司僵局司法解散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公司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经济主体,其健康发展是市场经济高效运转的重要基础,同样,公司的健康发展也离不开良好的经济环境和健全的法律环境。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公司运行经常会因股东或董事的矛盾对立发生僵局,长久以来,由于立法的缺位,造成了公司僵局无法可依的难题。一旦僵局长时间悬而未决,不仅会使公司和股东蒙受重大损失,还会给利益相关者诸如债权人、职工、消费者乃至社会经济造成极大损害。从立法角度而言,我国公司法律制度没有足够重视和保护股东权益,为改善这一情况,2005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为新《公司法》)加强了股东权利保障方面的立法内容,如构建股东代表诉讼、完善股东直接诉讼等。其中,创造性地规定了公司僵局下的司法解散制度。首次明确了公司僵局的含义、以诉讼方式作为救济途径、诉讼应该以股东为原告、以解散公司的方式化解公司僵局等待。给司法实践中非常棘手的公司僵局难题提供了有效的法律解决依据和路径。然而,应当看到的是,新出台的公司司法解散制度规定过于原则和笼统,其不确定性给司法实践带来了新的阻碍,适用标准不明甚至导致了同案不同判现象的发生。因此,2008年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以下简称《公司法司法解释(二)》)针对新《公司法》第182条的适用作出了司法解释,明确了公司僵局的法定条件、排除了不应使用司法解散的情形、解散应与清算分开来诉、诉讼以公司被告、判决前应注重调解等问题,推动了司法解散制度的发展。但本文认为,公司僵局司法解散法律制度仍有不足之处,亟待完善。为此,我们应继续研究和探讨现有法律制度的缺陷,并向国外较为成熟的立法汲取精华,结合我国司法实践,系统而深入地逐步完善公司僵局的司法解散制度体系。除引言和结论外,本文由以下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对公司僵局司法解散制度的概念和特点进行介绍。文章首先对公司僵局和司法解散的概念分别进行了解读,认为公司僵局是指股东或董事因利益冲突彼此僵持不下,导致公司决策和管理机构失灵,最终使得公司目的无法实现的状态。公司司法解散指通过适格主体申请解散之诉,由法院依法做出公司解散的判决,从而导致公司解散的后果。随后又阐述了公司僵局和司法解散的特征、正当性基础和基本原则。第二部分介绍和分析我国公司僵局司法解散的立法现状及其不足之处。首先,对我国《公司法》和《公司法司法解释(二)》的相关规定进行简单介绍,之后提出了我国公司僵局司法救济制度的局限性。共提出四个问题:一是公司僵局司法解散的法定条件过于笼统、模糊。二是诉讼当事人的规定不明确、不完备。三是“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规定过于原则,应列举出具体方式。.四是司法解散制度体系过于单一,需要增加配套措施。第三部分首先分析了两大法系国家公司僵局司法救济的立法比较,明确各国立法及司法实践在公司僵局司法救济方面的精华之处,之后提出了国外立法实践对我国公司僵局司法救济制度完善的启示。一是列举式指明司法解散的法定情形。二是明确和限制司法解散主体。三是增加指定第三人监管制度。四是引入强制股权收购制度作为化解公司僵局的方式。第四部分重点说明公司僵局司法解散制度的适用标准、为完善司法解散制度提出的配套措施。第四章的主要内容首先明确了《公司法》第182条规定的公司僵局的判断标准;建议以概括式加列举式的方式来规定司法解散的具体情形;增加原告持股方式和持股期限的规定、分情况以股东或公司为被告。其次,明确“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具体方式。如内部协议、仲裁、调解。还有司法权介入的四种方式:审前调解的方式、强制股权收购的方式、法院指派第三人接管的方式和强制公司分立制度。最后通过引进商业领域的专业人员作为人民陪审员参与庭审和确定公司资产的估价方法建立一套完整的司法解散制度。本文结合中外司法解散制度,认为现行公司僵局的解决,应以大量的补救措施无效为前提,本文创新性地提出多种途径解决公司僵局的方式。同时,辅以公司僵局司法解散的配套措施,使公司解散能够实现软着陆,最大程度保护股东及公司权益。本文在介绍域外司法理论的部分稍显薄弱,今后会更多关注理论研究,为制度完善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公司僵局 司法解散 股权收购 第三人接管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291.91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10
- 1 引言10-14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10-11
- 1.1.1 选题的背景10
- 1.1.2 选题的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11-13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1-12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2
- 1.2.3 发展趋势12-13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13
- 1.4 本文创新点13-14
- 2 公司僵局司法解散概述14-18
- 2.1 公司僵局和司法解散的概念和特征14-15
- 2.1.1. 公司僵局的概念和特征14-15
- 2.1.2 司法解散的概念和特征15
- 2.2 公司僵局法律救济的法理基础15-17
- 2.2.1 期待利益落空理论15-16
- 2.2.2 公司契约理论16
- 2.2.3. 公司社会责任理论16-17
- 2.3 公司僵局司法解散的基本原则17-18
- 2.3.1 公司维持原则17
- 2.3.2 利益平衡原则17
- 2.3.3 司法权谨慎介入原则17-18
- 3 我国公司僵局司法解散的法律规定及存在问题18-25
- 3.1 我国对公司僵局司法解散的立法规定18-21
- 3.1.1 《公司法》182条规定18
- 3.1.2 《公司法司法解释(二)》规定18-21
- 3.2 我国公司僵局司法解散制度存在的法律问题21-25
- 3.2.1 公司僵局司法解散事由的规定过于原则21-22
- 3.2.2 公司僵局司法解散诉讼当事人的规定不明确22-23
- 3.2.3 “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规定不明确23
- 3.2.4 司法解散制度体系过于单一23-25
- 4 域外公司僵局司法解散制度规定及启示25-30
- 4.1 域外公司僵局司法解散制度规定25-28
- 4.1.1 英国公司司法解散制度规定25-26
- 4.1.2 美国公司司法解散制度规定26
- 4.1.3 德国公司司法解散制度规定26-27
- 4.1.4 日本公司司法解散规定27-28
- 4.2 域外公司司法解散制度对我国的启示28-30
- 4.2.1 列举式指明司法解散的情形28
- 4.2.2 司法解散主体规定明确28
- 4.2.3 指定第三人监管制度28-29
- 4.2.4 强制股权收购制度29-30
- 5 完善我国公司僵局司法解散的具体建议30-44
- 5.1 明确公司僵局的判断标准30-31
- 5.2 增加列举司法解散的具体事由31-33
- 5.2.1 股东之间在公司经营管理决策上产生严重分歧31-32
- 5.2.2 控股股东压迫32
- 5.2.3 公司行为严重违反公司章程致使股东合理预期无法实现32
- 5.2.4 公司目的不能完成32-33
- 5.2.5 其他导致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事由33
- 5.3 进一步完善诉讼当事人的规定33-35
- 5.3.1 完善原告表决权方式和期限的规定33-34
- 5.3.2 明确规定以股东和公司为司法解散的被告34-35
- 5.4 明确“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具体方式35-43
- 5.4.1 “穷尽公司内部救济”的方式35-37
- 5.4.2 审前调解的方式37-38
- 5.4.3 强制股权收购的方式38-39
- 5.4.4 法院指派第三人接管的方式39-41
- 5.4.5 强制公司分立制度41-43
- 5.5 完善司法解散制度体系配套措施43-44
- 5.5.1. 引进商业专家作为人民陪审员参与庭审43
- 5.5.2. 引进专业资产评估机构43-44
- 结语44-45
- 参考文献45-48
- 后记48-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柳林;刘幸;;论我国司法解散制度适用范围的现实局限[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2 陈国华;;浅议司法解散制度对公司僵局的作用[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1年07期
3 束景明;;司法解散公司应慎重[J];学理论;2011年36期
4 李潇潇;;公司僵局状态下司法解散制度适用问题探究[J];商;2013年07期
5 杨帆帆;;公司僵局救济路径之司法解散[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年05期
6 汪鹏基;论公司的司法解散[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7 赵万一;吴长波;;论公司的司法解散[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8 王雪松;杨珊珊;;论公司的司法解散[J];理论观察;2006年06期
9 糜佳;林明生;;司法解散制度的建立和程序效益最大化——一种实用主义的视角[J];福建法学;2006年01期
10 袁怀军;;论公司的司法解散[J];法制与经济(上半月);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包哲钰;罗彪;;公司僵局司法解散的法经济学分析[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曹彦;;破解公司僵局:司法解散之替代措施研究[A];2007年全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民许;原告主观因素对司法解散适用的影响[N];法制日报;2008年
2 山东省单县人民法院 朱杰;司法解散公司之诉的几点反思[N];人民法院报;2008年
3 江西省上饶市中级人民法院 郑彬;司法解散公司诉讼中公司僵局的认定[N];人民法院报;2009年
4 记者 胡晓梅;司法解散是一把“双刃剑”[N];河北经济日报;2009年
5 郑州大学法学院 杨婧;完善司法解散公司制度 保障股东权益[N];检察日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李建平邋本报通讯员 朱晓燕;公司僵局与司法救济[N];法制日报;2007年
7 山东省单县人民法院 朱杰;对司法解散公司之诉的几点反思[N];人民法院报;2008年
8 福建省漳浦县人民法院 林振通 郑小娟;司法解散公司诉讼应以公司为被告[N];人民法院报;2009年
9 王文清;公司诉讼中如何认定公司僵局[N];江苏经济报;2010年
10 记者 李松 黄洁 通讯员 魏玮;法院依公司法判决 司法解散[N];法制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金海平;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骈俏;股东压迫行为事由下的司法解散制度研究[D];华侨大学;2011年
2 何燕燕;有限公司困境及司法解散[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3 陆璇亦;论我国公司僵局情形下的司法解散[D];复旦大学;2013年
4 任彩文;我国《公司法》公司僵局救济制度的缺失及完善[D];内蒙古大学;2015年
5 罗堂礼;公司僵局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5年
6 祁海强;论公司的司法解散制度[D];复旦大学;2008年
7 朱模锋;论公司的司法解散[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8 钱美生;司法解散公司的法律适用[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9 周翠翠;股东诉请司法解散公司法律制度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10 仇欲晓;论公司司法解散[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本文关键词:公司僵局司法解散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25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jingjifalunwen/302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