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燕劳动法_《西南政法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本文关键词:合意在劳动法中的命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西南政法大学》 2015年
论调解中的强制性因素
杨吉
【摘要】:调解以合意为基础,以促成纠纷得以自治性地解决为目标。作为一种意在追求自治的合意型纠纷解决方式,调解在形成合意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当事人的自主能力。然而,有时仅仅依靠自主是不够的,放任当事人在权利与利益问题上完全自愿的协商和交易可能会产生以强凌弱、难以快速恢复受损的社会关系以及合意变质等问题。因此,为了实现某些价值目标,调解制度的操作者可能会牺牲一部分合意,在调解中注入一定的强制性因素,通过对过程和结果的必要干预,使纠纷解决更加符合法律、道德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要求,以实现社会秩序的安定。强制性因素指的是调解中有违当事人合意的诸多要素,既包括国家为了更好地化解纠纷,通过法律规定一些强制性程序,也包括调解者为了特定的价值目标以及更有效地促成纠纷解决,在调解过程中运用一些强制性方式。调解是一种社会行为,是一种社会化的纠纷解决方式,必然存在基于社会利益、道德与制度安排的强制性因素。通过运用强制性因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调解更好地融入社会,符合社会规范与社会诉求。调解中的强制包括强制性程序安排以及调解过程中为更好解决纠纷而进行的功能性强制。具体表现为调解启动的强制,调解过程基于特定目的的功能强制以及基于更快更好解决纠纷的强制规定,还可以是使调解结果具有强制性和可执行性,不以当事人意志为转移的结果强制。我们应当理性和客观地看待调解中强制性因素的存在,强制性因素并非不良干扰的代名词,其本身是一个无关褒贬的中性概念。自诞生之日起,调解一直处于合意与强制的紧张关系之中。调解一方面追求通过当事人自主自愿达成合意来解决纠纷,另一方面又需要强制性因素的介入使纠纷得到妥善解决。强制表面上与合意相矛盾,然而适当的强制却能更好地为保护当事人合意而服务,仅通过当事人之间完全自愿达成合意在任何时代和国家的调解中都难以实现。发挥强制性因素的积极作用能更有效率地解决特定纠纷,更好地保护当事人特别是弱者的权利,更快地恢复受到损害的社会关系,更好地实现纠纷的正确解决。在我国,行政调解、诉讼调解、人民调解和其他民间调解都需要适当引入强制性因素,这是现代调解制度的一大趋势。调解中的强制是对当事人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与公共秩序的保护,是为了使纠纷的解决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需要。强制不是调解者基于自身利益的意志强加,更不是毫无道理的蛮横要求,赤裸裸的强制可能会带来可怕的社会后果,包括社会关系和纠纷解决机制的恶化。因此,妥善地处理好强制与当事人自愿的关系,划清合理强制与蛮横强制的界限,是在设定程序、进行制度安排时必须考虑的问题。既要保障当事人的自愿又要使强制性因素不逾越法律和道德的底线并产生积极效果,其关键就是要在二者之间寻求平衡,对强制进行严格限制和合理规范,尽可能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更好地恢复受到损害的社会关系。如果不规范强制性因素的使用,任其潜滋暗长,误入歧途,那么强制就有可能无法发挥出好的效果,反而会阻碍纠纷的有效解决。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6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旭东;;民事纠纷解决中合意形成机制的检讨与反思——以当事人视角下的合意为中心[J];法学家;2014年01期
2 赵明;;论治安调解的法律效力之困境及完善对策[J];青年与社会;2014年02期
3 郑梦圆;;完善我国先行调解制度的构想——以强制调解为切入点[J];研究生法学;2013年04期
4 李浩;;调解归调解,审判归审判:民事审判中的调审分离[J];中国法学;2013年03期
5 唐勇;;规则、合意与治理——ADR视角下新农村民间诉前调解的回归与重塑[J];法治论坛;2013年01期
6 赵菲;;浅析法官强制调解的问题及对策[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3年02期
7 何真;;合意与治理:彝族地区的纠纷解决机制——新型德古调解的实证分析[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8 许佳丽;;克服困难积极协调耐心调解百姓满意——从基层调解案例小议新时期人民调解员素质[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2年09期
9 唐力;;在“强制”与“合意”之间:我国诉讼调解制度的困境与出路[J];现代法学;2012年03期
10 张嘉军;;法院调解强制化走向与我国法院调解强制化机制之重塑[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德恩;民事调解中的当事人自治原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旭梅;我国司法强制调解问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2 张元元;论法院的强制调解[D];海南大学;2011年
3 程万里;论行政诉讼中的调解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4 杨佳;论行政诉讼调解[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斯斯;;“调审分离”制度的设计构想[J];法制博览;2016年21期
2 唐力;;诉讼调解合意诱导机制研究[J];法商研究;2016年04期
3 曲昇霞;;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调解之适用[J];政法论丛;2016年03期
4 曹燕;;合意在劳动法中的命运[J];政法论坛;2016年03期
5 赵景顺;;诉讼契约的效力透视——以民事诉讼为中心[J];司法改革论评;2016年01期
6 喻怀峰;;调解自愿如何可能?——基于结构理论视角的分析[J];河北法学;2016年05期
7 黄红斌;张洪亮;;人民法院化解民事群体性纠纷的实证研究——以S法院审理商品房买卖领域案件的多元调解为视角[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6年02期
8 罗曼;;论家事诉讼程序的设立[J];法制博览;2015年35期
9 冯姣;;版权案件调解实证研究[J];中国出版;2015年20期
10 石春雷;;论协商性司法在我国民事诉讼中的适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文海洲;论我国立案调解制度的完善[D];西南政法大学;2015年
2 谭雅誉;民事诉讼法中先行调解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3 杨吉;论调解中的强制性因素[D];西南政法大学;2015年
4 迟威娜;行政诉讼中引入调解机制的探讨[D];延边大学;2008年
5 安晶;论我国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构建[D];山东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剑锋;;民诉法修订背景下对“诉调对接”机制的思考[J];当代法学;2013年03期
2 李浩;;当下法院调解中一个值得警惕的现象——调解案件大量进入强制执行研究[J];法学;2012年01期
3 范愉;;“当判则判”与“调判结合”——基于实务和操作层面的分析[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1年06期
4 姚红;朱江;王亚新;肖建华;;《民事诉讼法》修改大家谈[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5 白彦;杨兵;;有关“调审分离”的若干问题及对策[J];法律适用;2011年04期
6 张佳鑫;;纠纷解决中的互利正义——一种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之外的正义观念[J];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05期
7 龙宗智;;关于“大调解”和“能动司法”的思考[J];政法论坛;2010年04期
8 张豪;;调解八法[J];山东审判;2010年03期
9 杨林橙;徐瑾;;民间法与国家法的冲突与整合[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0年04期
10 苏力;;关于能动司法与大调解[J];中国法学;2010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晖;论司法改革与非正式纠纷解决机制的协调[J];社会科学家;2005年02期
2 范愉;;纠纷解决研究的反思与展望[J];司法;2008年00期
3 王亚明;;中西方纠纷解决机理探析[J];唯实;2008年02期
4 易军;;熟人社会中的关系与非正式纠纷解决[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8年05期
5 王亚明;;传统中国纠纷解决机制的特点[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01期
6 赵旭东;;纠纷解决含义的深层分析[J];河北法学;2009年06期
7 范忠信;;纠纷解决与和谐社会[J];法治论坛;2009年04期
8 朱思可;;完善行政性纠纷解决机制提高政府纠纷解决效能[J];世纪桥;2010年17期
9 李栗燕;鲍玮;;和谐社会视野下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研究[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1年03期
10 周亮;司振魁;;浅议法律谈判的纠纷解决[J];商品与质量;2011年S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卫军;;现状与走向:我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透析——兼论和谐社会纠纷解决体系的构建[A];犯罪学论丛(第五卷)[C];2007年
2 王志坚;;建立城市社会纠纷解决多元化机制的民意基础[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3 岳运生;;发挥律师在多元矛盾纠纷解决机制中的作用妥善化解基层矛盾纠纷[A];“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唐晓梅;;雷山苗族地区多元纠纷解决机制调查[A];当代法学论坛(2011年第1辑)[C];2011年
5 赵传毅;;诉讼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A];当代法学论坛(2011年第1辑)[C];2011年
6 邱岳;;情理:串联盐业纠纷解决规范依据的红线[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六辑)[C];2013年
7 刘如翔;;香港金融纠纷解决机制的最新发展及其启示[A];金融法学家(第五辑)[C];2013年
8 马聪;;浅析我国社会纠纷解决机制的历史[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多元的法律文化[C];2006年
9 方然;;小额经济纠纷解决机制的改革与创新——以Cox比例风险模型为依据[A];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C];2006年
10 滕亚为;;试析当前纠纷的特点与完善纠纷解决机制[A];中国行政法之回顾与展望——“中国行政法二十年”博鳌论坛暨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海纯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纠纷解决机制 宜生态平衡[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龙飞;[N];人民法院报;2013年
3 侯小伟;[N];中国工商报;2014年
4 王生长 为本报评论委员会委员;[N];法制日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刘晓鹏;[N];人民日报;2008年
6 刘晓鹏;[N];中国改革报;2008年
7 (胡江根);[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袁婷 整理;[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0年
9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政制协调司 青锋 袁雪石;[N];法制日报;2011年
10 王继学;[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国强;和谐社会视阈中的纠纷解决机制[D];吉林大学;2007年
2 李剑;论凉山彝族的纠纷解决[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3 杨猛;新农村建设视阈下的农村纠纷多元解决机制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彭卫兵;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解决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5 费先梅;清代豫西地区水纠纷解决机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6 唐峰;纠纷和解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杨戴云;多元权威冲突与交错[D];西南民族大学;2010年
8 何宏耀;高等院校与学生纠纷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9 张文香;蒙古族习惯法与多元纠纷解决机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刘育梅;晚清对外贸易法律制度的演变与透视[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琛;论根据合意的纠纷解决机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2 张银华;农村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中乡镇政府参与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3 李海博;小额贷款纠纷解决机制实证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5年
4 张桢雪;平寨村布依族纠纷解决机制的田野调查与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5年
5 赵泊然;政府采购公共服务的纠纷解决机制探究[D];苏州大学;2015年
6 吴良良;农村纠纷解决的传统策略与法律路径选择[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7 郝勋;我国大学生与就读高校之间的纠纷及其解决机制研究[D];上海大学;2015年
8 栾锋;完善银行业金融纠纷解决机制的若干思考[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9 陈玉璞;英国金融纠纷解决机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
10 李翠侠;多元化民事纠纷解决机制运行研究[D];延安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合意在劳动法中的命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227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22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