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业禁止协议判断标准的完善
本文关键词:竞业禁止协议判断标准的完善 出处:《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企业与职工签订竞业禁止协议是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的一项有效措施。但是,现实中经常会发生企业滥用竞业禁止协议,损害雇员的合法权益,这就造成了竞业禁止与人才流动的冲突,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了在企业商业秘密的保护与人才合理流动之间达成平衡,本文通过参考国外的立法和实践,提出对竞业禁止协议进行合理限制,并具体对协议的目标、对象、期限、范围等方面的合理限制做了探讨,希望对我国竞业禁止协议判断标准的完善提出一些有益建议。本文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是提出我国竞业禁止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介绍竞业禁止协议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现状,指出我国在竞业禁止制度立法的不足。我国竞业禁止纠纷的矛盾主要源于竞业禁止协议没有统一、完善的判断标准,例如竞业禁止协议的义务主体不明确、期限和区域限制不够合理、对价补偿标准不统一等。 第二部分是对外国立法和实践的借鉴。美国或其他西方发达国家在考察竞业禁止协议判断标准时,主要分为合法性标准和合理性标准两个方面。即对于约定竞业禁止协议的生效,不仅需要具备一般协议所应具有的生效要件之外,还要按照公平合理的原则来判断和分析竞业禁止协议的法律效力。合法性标准主要包括应保护的利益、受保护的利益大于被牺牲的利益和不损害公共利益三个方面。合理性标准主要是指竞业禁止协议的具体条款对雇员择业权的限制是否合理,例如义务主体、期限和区域限制以及对价补偿等。竞业禁止制度源于美国,而美国的竞业禁止制度又是通过大量判例的形式建立起来的,本文在该部分通过介绍美国有关竞业禁止纠纷的经典案例,充分阐释美国在司法实践中如何认定竞业禁止判断标准。 第三部分是完善我国竞业禁止协议判断标准的建议。在借鉴国外立法和判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我国实际国情,从义务主体、期限和区域限制、择业领域、对价补偿以及违约责任六个方面进行探讨。针对我国司法实践中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笔者特意对竞业禁止义务主体的范围、对价补偿的标准以及违约责任和损害赔偿额的计算进行充分的思考,希望对我国竞业禁止协议判断标准的完善有所裨益。
[Abstract]:It is an effective measure to protect the business secrets of enterprises to sign a non-compete agreement with employees. However, in reality, enterprises often abuse the non-compete agreement and damage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employees. In order to balance the protection of business secrets and the rational flow of talents, this paper refers to the legislation and practice of foreign countri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reasonable restrictions on the non-compete agreement, and discusses the reasonable restrictions on the objectives, objects, duration and scope of the agreement. It is hoped that some useful suggestions will be put forward to improve the judgment standard of non-compete agreement in China.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o put forward som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judicial practice of the prohibition system of non-competition in our country. By introduc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non-compete agreement in the judicial practice of our country.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deficiency of the legislation of the non-compete system in our country. The contradiction of the non-compete dispute in our country mainly stems from the lack of unity of the non-compete agreement and the perfect judgment standard, for example, the subject of the obligation of the non-compete agreement is not clear. The time limit and the area limit are not reasonable, the consideration compensation standard is not unified and so on. The second part is the reference to foreign legislation and practice. The United States or other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in the inspection of non-compete agreement judgment criteria. It is mainly divided into two aspects: the legality standard and the rationality standard. That is, for the agreement of non-compete agreement to be effective, not only need to have the general agreement should have the effective elements. Also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fairness and reasonableness to judge and analyze the legal effect of non-compete agreement. The standard of legality mainly includes the interests to be protected. The reasonable standard mainly refers to whether the restriction of the employee's right to choose a job in the specific clause of the non-compete agreement is reasonable, such as the subject of obligation. The system of non-competition is originated from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system of non-competi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is established through a large number of cases. In this part, by introducing the classic cases of non-competition disputes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author fully explains how the United States determines the judgment standard of non-competition prohibition in judicial practice. The third part is to perfect the judgment standard of non-compete agreement in our country. On the basis of drawing lessons from foreign legislation and jurisprudence, fully consider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from the subject of obligations, time limit and regional restrictions, the field of choice of employm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six aspects of compensation for consideration and liability for breach of contract.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in judicial practice in our country, the author specially focuses on the scope of the subject of non-competition obligation. It is hoped that the standard of compensation for consideration and the calculation of liability for breach of contract and the calculation of damages will be of benefit to the perfection of the judgment standard of non-compete agreement in China.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22.294;D92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汤强;;竞业禁止协议法律效力的比较与借鉴[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贾丹;;刑事责任能力论[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年04期
3 王奎刚;;精神损害赔偿制度若干问题研究[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7期
4 张涛;;如何判断保全证据公证中证明材料取得方式的合法性[J];科技信息;2011年15期
5 王德新;;关于公共利益四种界说的思考辨析[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王建文;李磊;;表见代理判断标准重构:民商区分模式及其制度构造[J];法学评论;2011年05期
7 梁金龙;;论安全保障义务的判断标准[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8 汤兵生;;公司解散诉讼的现实困境与司法对策[J];东方法学;2011年04期
9 袁海宾;曲燕;;修改是否超范围的判断原则初探——由(2007)高行终字第27号行政判决看专利法第33条的适用[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1年09期
10 张银亭;;全面、发展地理解“三个有利于”标准[J];黄河学刊;199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启福;;竞业禁止协议的效力研究[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2 毛立群;杨楷;;中、日两国“修改超范围”判断标准的实务比较研究[A];全面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加快提升专利代理服务能力-2011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第二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张天武;孙强;;关于我国竞业禁止制度的评析[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上)[C];2009年
4 董进才;宝贡敏;;零售市场饱和度评价的基本标准[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5 姜英涛;候林浦;高英;马旭;王璐;;检测巨细胞病毒IgG抗体的阴性判断标准[A];第五届全国优生科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0年
6 陈荣振;王静斗;;往复式注水泵振动监测判断标准的研究与制定[A];第十届全国设备监测与诊断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7 张翠玲;;婴幼儿青霉素过敏试验的判断标准及相关因素分析[A];淄博市第十一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成果论文集[C];2008年
8 王光金;范炳涛;;论“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执政党建设问题上的内在统一性——纪念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十周年[A];江苏省科社学会2001年年会交流论文[C];2001年
9 沈绿野;冯韵东;;环境侵权因果关系判断标准体系的建构[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童鹤泉;;纸片法快速检测大肠菌群操作技术及判断标准的探讨[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朱敏;竞业禁止协议中商业秘密的保护[N];江苏法制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闫文锋;李开复违反竞业禁止协议了吗?[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5年
3 河北大学 葛家栋;浅议竞业禁止协议效力[N];江苏经济报;2008年
4 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人民法院 张基奎;法官与律师“不正当”交往的判断标准[N];人民法院报;2009年
5 张黎明 高利华;腾讯挖角事件无赢家 个人要考虑信用代价[N];经理日报;2008年
6 周宝来;“竞业禁止”缘何屡禁不止?[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7年
7 潘春 杨宝川;适用竞业禁止协议之我见[N];江苏法制报;2009年
8 江苏省丹阳市人民法院 周强;股权确认案件的判断标准[N];人民法院报;2010年
9 北京市华贸硅谷律师事务所 刘彤;共谋限制交易的判断标准[N];国际商报;2008年
10 潘春;竞业禁止协议的适用[N];江苏经济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建学;过失侵权的注意义务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2 郑佳宁;公司收购中目标公司董事义务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3 董春华;中美产品缺陷法律制度基本问题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4 李杰;中医体质分类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阳虚体质的相关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5 王钦杰;英美侵权法上注意义务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6 于玉;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7 王雪杉;保险法告知义务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杨军;诉的利益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9 邓多文;论刑法的合理性解释[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10 秦伟;英美法善意原则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永康;竞业禁止协议判断标准的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2 彭云志;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及其法制规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3 聂莹;自然人民事责任能力若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王克帅;论经营者的安全保障义务[D];黑龙江大学;2006年
5 冯殿明;论刑法中的期待可能性[D];苏州大学;2006年
6 胡小炳;安全保障义务法律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7 龙云华;期待可能性理论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8 周维琦;刑事责任能力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9 靳艳玲;论作品的独创性[D];湘潭大学;2007年
10 梁金龙;过失侵权之安全注意义务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042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404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