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背景下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模式的创新
本文关键词:和谐社会背景下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模式的创新 出处:《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和谐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谐的劳动关系有赖于劳动争议处理模式的积极有为和高效运转。由于片面强调劳动争议的私法性,导致我国目前的劳动争议处理模式面临一些困境。解决问题的出路在于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模式的创新,即针对不同性质的劳动争议分别采取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强制劳动仲裁的方式来处理。
[Abstract]:Harmonious labor relationship is the inherent requirement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Harmonious labor relations depend on the active and efficient operation of the labor dispute handling mode, because of the one-sided emphasis on the private law nature of labor dispute. The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 lies in the innovation of labor dispute settlement mode in our country, that is, to take civil action against different nature of labor dispute. Administrative litigation and compulsory labor arbitration are handled in a manner.
【作者单位】: 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一、处理好劳动争议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的美好追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晶;;工伤认定标准的几个法律问题[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2 黄晶;;超龄劳动者工伤保险待遇问题[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3 程宗璋;WT0影响下的劳工标准争端问题研究[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4 杨蔚;劳动关系立法问题探讨[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5 杨樝;;论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的完善[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6 冯虹;蔡阳阳;;我国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的反思与重构[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7 薛长礼;;中国劳动权研究述评与理论反思[J];长白学刊;2007年04期
8 何伦坤;;后劳动合同法时代就业协议法律制度之重构[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9 李拥军;权利问题研究与中国当代劳动法观念的更新[J];当代法学;2005年05期
10 吴超明;;论我国劳动纪律立法[J];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1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王丹丹;日本非全日制用工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马福军;劳动权的税法保障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4 李斌峰;劳动者法律人格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5 吉达珠;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实证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6 李凌云;劳动权保障的国际标准及其发展趋势[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7 周毅;论劳动权及其法制保障[D];吉林大学;2008年
8 李雄;论平等就业权[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9 丁建安;企业劳动规章的法律效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王天玉;工作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路遥;可撤销劳动合同的法理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珂;船员权利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王海伶;船员权益保护法律制度比较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李华武;我国劳动争议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5 周中瑞;我国现行劳动争议仲裁的不足及其完善[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芳霞;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法律机制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7 王芳;我国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惠微;劳动争议处理体制改革探索[D];西北大学;2011年
9 苏文普;我国工伤认定法律制度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10 李迎颖;我国劳动仲裁与诉讼关系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前;;论构建和谐的社区警务模式[J];辽宁警专学报;2008年03期
2 鞠丽华;;政治传播三种模式的解读及启示[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3 梁杏允;;用人单位减少劳动争议的对策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9年06期
4 郭鹏;胡哲;;和谐社会下的农村义务教育新模式探索[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S1期
5 李月娇;;当代市场社会主义理论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J];世纪桥;2008年18期
6 刘仁文;;恢复性司法与和谐社会[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7 刘琨;;当代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J];消费导刊;2008年13期
8 赵肖筠;曹艳琼;;法学教育模式和谐的基点探析[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9 李慧;;和谐社会理念下禁毒模式的探讨[J];时代经贸(中旬刊);2007年S8期
10 宋圭武;;中国模式其实是中国“摸式”[J];中国市场;2010年2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国雪利;刘惠军;;积极心理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吴明君;李云平;;人性化执法与构建和谐社会[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郭晓静;许月潮;李慧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加快发展我国天然气的要求[A];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地学哲学委员会第十届学术会议代表论文集[C];2005年
4 孙路宝;;浅议和谐文化[A];努力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领导能力研讨会暨2006年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论文集[C];2006年
5 段冬林;李小鲁;;论和谐社会构建中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盖玉彪;陈伟;;论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军事司法改革[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7 潘兆康;;和谐社会视野下被害人权利保护的新视角:恢复性司法模式[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8 许宁;;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出狱人保护制度探析[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9 刘晓梅;;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社区矫正制度的完善[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10 杨崇华;张美英;;刑事政策与和谐社会的建设——以“恢复性司法”为视角[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汝健 王华兵 通讯员 张华;深圳中院快速解决劳动争议[N];人民法院报;2006年
2 记者 李思;劳动立法对金融人事合规操作的影响[N];上海金融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方力 黄宏 袁艳 通讯员 徐琼辉 陈露洁 (袁艳 整理) 朱海兵;“土律师”打官司的背后[N];浙江日报;2010年
4 吴凌雁;杭州劳动争议案件居高不下[N];工人日报;2000年
5 张恩刚 李晓曦;部分劳动争议案件委托工会调解[N];青岛日报;2006年
6 吴杏萍 余浩;劳动争议案件明显增多[N];宜兴日报;2008年
7 宋笑彦邋记者 孙健;劳动争议案件增多 “快速审执”保障权益[N];大连日报;2008年
8 胡新桥邋通讯员 涂莉;劳动争议案件诉调衔接[N];法制日报;2008年
9 记者 江东洲 刘昊;广西:“多管齐下”应对农民工返乡潮[N];科技日报;2008年
10 张波 李建华;调解仲裁监察“三合一”[N];韶关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恩来;退耕还林工程管理机制和管理模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2 盖艳梅;金融控股公司模式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3 薛伟;现代远程教育5S学习支持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文清;西部产业集群发展因素及模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5 李平;我国企业智力资本开发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6 王海勤;中国石油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7 张小红;智力资本及其管理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8 王欢苗;企业社区关系管理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9 李涛;矿业权二级市场建设模式与交易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10 吴前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理论与模式优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有吉;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小康体育整体发展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2 魏林杉;论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中的政府作用[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3 郑慧琴;当代中国劳动关系法制化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顾丽;基于和谐社会建设的生态化技术创新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5 杨静;和谐社会视野中的政府危机管理[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小芳;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学思考[D];山西大学;2006年
7 顾晓卿;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与管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郭秋娟;构建和谐社会与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9 胡涛;和谐社会视角下的社会保障公平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6年
10 刘跃亭;加快郑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4280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428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