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派遣制被滥用的缘由及法律规制
本文关键词:劳务派遣制被滥用的缘由及法律规制 出处:《政法论坛》2013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劳动合同法修正案》于近日出台,关涉如何解决劳务派遣被滥用。但该修正案尚未从根本上改善劳务派遣之同工同酬及其实施难题。虽法有明文,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但该种规则违反合同相对性原则,即劳动者需向劳务派遣机构(用人单位)主张同工同酬的权利,而不能向用工单位主张。故惟有在劳动合同相对性的框架内实现同工同酬才能使《劳动合同法》第63条的规定不沦为具文。再次,《劳动合同法修正案》尚未构建同工同酬条款得以实施的制度空间,建议将该法中作为"用工单位"的要派单位拟制为"用人单位",这样才能真正铲除劳务派遣遭滥用的土壤,而并非仅仅依靠界定劳务派遣的"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得以完成。
[Abstract]:Although the amendment of labor contract law has not yet constructed the right of equal pay for workers of equal pay ,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labor dispatch organization ( employer ) should be assigned the right to pay equal pay for work of equal value .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2.52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2012年12月2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决定。此次主要修改点是“与劳务派遣相关的条款”,以求解目前中国劳务派遣被滥用的问题。①这一修法动议在某种程度上起因于中华全国总工会对2010年和2011年全国劳务派遣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奇轩;;劳务派遣范围的法律限制——对《劳动合同法》第六十六条的反思[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2 谢增毅;;美国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制及对我国立法的启示——兼评我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J];比较法研究;2007年06期
3 冯彦君;;同工同酬原则的困惑与反思[J];法商研究;2011年02期
4 张荣芳;;论我国劳务派遣法律规制模式[J];法学评论;2009年06期
5 周宝妹;;被派遣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权——兼评我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6 郭帅;;我国劳务派遣中的劳动者权益保护刍议[J];淮阴工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7 姜俊禄;赵立行;;有关劳务派遣岗位“临时性”的研究[J];中国劳动;2012年05期
8 全总劳务派遣问题课题组;;当前我国劳务派遣用工现状调查[J];中国劳动;2012年05期
9 周长征;;劳务派遣的超常发展与法律再规制[J];中国劳动;2012年05期
10 闫冬;;同工同酬原则的语境和困境[J];环球法律评论;2011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许浩;[N];中国经营报;2012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进军;;论建筑设备租赁合同中承租主体的认定[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2期
2 储育明;;关于人力资本不宜作为公司股东出资标的的探讨[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3 胡静娴;李德进;;有关合同相对性及其例外的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谭世强;;论劳务派遣用工单位的风险控制与防范——基于《劳动法》的视角[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5 郑承志;论产业集群与农村区域经济[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6 阎武;余华;;简析合同法中的违约制度[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7 张心淼;赵黎明;;现阶段就业模式与劳动力市场的变化特征研究[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刘伟,黄桂田,李绍荣;关于我国转轨期所有制变化的历史“合理性”考察[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9 郭华伟;运输经济组织理论的探索与发展[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6年03期
10 戚聿东;关于垄断成因的系统分析[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怀;赵万里;;“制度人”假说[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王雷;;效率与激励视角下公民财产权与国家征收权的均衡——来自城市房屋征收个案的法与经济学分析[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叶宏伟;;立法效率的经济学分析[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汪其昌;;信托财产权制度的特质及其经济学分析[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任荣华;;经济政策的产权分析[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6 朱春燕;;《资本论》中马克思劳动力产权思想及启示[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7 梁春茂;;财产保险费率市场化的渐进逻辑——以车险为例[A];金融危机:监管与发展——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09[C];2009年
8 孙泳;;公私法冲突的司法选择——论行政合同诉讼中混合性司法规则之构建[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9 张红;;论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之建立[A];第三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10 张红;;论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之建立[A];贵州法学论坛第三届文集[C];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刘兴赛;虚拟经济、制度嬗变与政府规制[D];南开大学;2010年
3 邱玮;服务品牌内化的构成要素与过程机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屈超;信息产业核算方法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沙占华;民生效率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丹丹;日本非全日制用工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包东喜;传媒集团经营的制度约束与制度创新[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胡宜奎;股东代表诉讼中的公司参加问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9 冯聪;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混业经营模式选择[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10 李常理;转型时期中国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原;解雇事由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唐琳;非典型股东查阅权探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黄学军;罢工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陆静;劳动者预告辞职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高丽华;“三性”原则视角下我国劳务派遣立法发展方向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张美莹;希克斯关于市场经济兴起条件的思想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亚琦;论劳务派遣用工中若干实践问题及制度完善[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8 曹宇;论交强险诉讼中保险人的抗辩[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9 曲智;完善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若干思考[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10 周艳群;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增毅;;美国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制及对我国立法的启示——兼评我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J];比较法研究;2007年06期
2 蔡跃进;劳务派遣中的问题与对策[J];劳动保障通讯;2004年07期
3 谢增毅;;英国反就业歧视法与我国立法之完善[J];法学杂志;2008年05期
4 伍劲松;;美国两性工作平等制度研究[J];法学家;2004年03期
5 郑尚元;;不当劳务派遣及其管制[J];法学家;2008年02期
6 张荣芳;;论我国劳务派遣法律规制模式[J];法学评论;2009年06期
7 周莉萍;西方女性主义思潮与美国妇女史研究[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8 陈玉娥;;对人才派遣热潮的冷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年01期
9 蔡f ,都阳,王美艳;户籍制度与劳动力市场保护[J];经济研究;2001年12期
10 姚先国,赖普清;中国劳资关系的城乡户籍差异[J];经济研究;2004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尚元;;不当劳务派遣及其管制[J];法学家;2008年02期
2 秦中忠;张胜辉;;劳务派遣职工以加入派遣单位工会为宜[J];中国工运;2008年12期
3 赵国伟;;劳务派遣之风险防范[J];人力资源管理;2009年04期
4 李光春;;加强和改进劳务派遣工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思考[J];南方论刊;2009年S2期
5 牛慧;江山;李坤刚;;劳务派遣协议的条款内容及其设置[J];中国劳动;2010年01期
6 ;如何避免劳务派遣用工泛滥成灾?[J];工友;2011年05期
7 高海荣;;浅析劳务派遣法律规制问题及完善措施[J];现代企业教育;2011年10期
8 何小勇;对劳务派遣的法律思考[J];中国劳动;2004年11期
9 钟岷源;劳务派遣:就业新路——专访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张丽宾[J];南风窗;2005年07期
10 ;当前劳务派遣中主要存在哪些问题?《劳动合同法》对此有什么对策?[J];司法业务文选;2007年2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方维忠;;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不足及立法建议[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2 何德宝;;劳务派遣退回制度初探[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3 赵广英;;劳务派遣用工利弊分析[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于博;;完善和规范我市劳务派遣用工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横井和彦;窦少杰;孟建兵;;七、从“劳务派遣”说开去——中日劳务派遣及其相关制度的比较研究[A];2010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张庆华;;“合同相对性”原则在违法转包、分包纠纷中的例外适用及利弊分析[A];中国合同法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7 彭涛;;对劳务派遣队伍稳定工作的思考[A];湖北省烟草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刘沛佩;;浅析劳务派遣的《劳动合同法》规制[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年
9 郭纲;;劳务派遣:一种尚待完善的青年人力资源配置方式[A];青年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报告——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4)[C];2004年
10 官长春;;规范国有道路运输企业劳务工管理的思考[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武唯;劳务派遣亟待完善[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武唯;劳务派遣冲击劳动用工制度[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5年
3 记者 吕晟君;今年力争劳务派遣5万人[N];兰州日报;2005年
4 高罗胜 缪友清;“劳务派遣”化解顽症[N];农民日报;2005年
5 孙瑞灼;警惕劳务派遣侵害职工权益[N];人民法院报;2008年
6 记者 陶涛;西夏区劳务派遣让七千余人实现就业[N];宁夏日报;2008年
7 伍朝阳;柳工首批优秀劳务工“转正”[N];中国职工科技报;2009年
8 邱艳阳 陈荣鑫;完善劳务派遣制度 实现人力资本效益最大化[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9年
9 上海厂长经理人才有限公司高级人力资源顾问 曾志江;日本的劳务派遣业的派遣机构[N];组织人事报;2009年
10 陈琳 李金迪 晓岩;首例涉外劳务派遣者被诉案开审[N];中国企业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冰心;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何红锋;基于合同管理的招标理论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3 时博;派遣用工的战略选择、制度构型和资源整合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4 王弘钰;劳务派遣工的组织公平、组织认同与工作绩效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黄昆;劳动法主体体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6 沈同仙;劳动力派遣中的政府规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7 吴晓琪;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在治理失业中的作用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8 张然;欧盟灵活保障就业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刁慧娜;高校教师劳动合同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田新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星;基层供电公司劳务派遣工作的研究与思考[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2 尹晨臣;现阶段我国劳务派遣中的劳资关系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3 高丽华;“三性”原则视角下我国劳务派遣立法发展方向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张亚琦;论劳务派遣用工中若干实践问题及制度完善[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曲智;完善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若干思考[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6 王硕;劳务派遣中雇主的责任及法律风险防范[D];吉林大学;2011年
7 高tq;国有企业劳务派遣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8 康皓;我国劳务派遣用工难点问题研究及其政策建议[D];内蒙古大学;2011年
9 王艳军;我国劳务派遣法律制度的缺陷与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10 韩晔;我国劳务派遣规制的主要理论争议及路径选择[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332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433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