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制订《反就业歧视法》
本文关键词: 反就业歧视法 用人单位 劳动者 受歧视 高等教育 劳动法 法律规定 就业市场 立法模式 明确规定 出处:《职业时空》2006年2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在美国和日本,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占全国总人数的比重分别为35%和23%,而我国仅为5%。显然,我国的大学毕业生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但中国的大学生就业率却一跌再跌。如果我们把中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比作一棵大白菜,那么,大学毕业生就是白菜心。可现在,白菜帮大家都在抢,白菜心却没人要了。这两年,在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招聘会上,几乎所有的招聘单位要求应聘者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就业歧视竟然如此离谱,公平就业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行同虚设。
[Abstract]: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 the proportion of people who have received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total number of people in the country is 35% and 23.3, respectively, while in our country it is only 50.It is obvious that the number of college graduates in our country is not too many, but too few. However, the employment rate of college students in China has dropped again and again. If we compare China's abundant labor resources to a Chinese cabbage, then college graduates are white vegetables. But now, cabbage is helping everyone to rob. In the past two years, at the job fair for new college graduates, almost all recruiters required applicants to have "more than two years of work experience."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was so outrageous.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right to fair employment can be said to be the same as nothingness.
【作者单位】: 廊坊师范学院
【分类号】:D92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春明;;工伤职工造成损失 用人单位怎样追偿?[J];中国劳动;2011年07期
2 班子嫣;;职工拒不签合同用人单位须慎用[J];就业与保障;2011年08期
3 颜东岳;;劳动者遭遇打卡纠纷该怎样维权?[J];劳动保障世界;2011年09期
4 ;用人单位未缴社保费是否需要区别主观或非主观过错[J];中国社会保障;2011年07期
5 陈开冬;;签约做好“双保险”[J];成才与就业;2011年Z2期
6 ;约定用人单位承担违约金是否有效[J];中国社会保障;2011年06期
7 经参;;辞职面试:若涉隐私劳动者有权拒绝[J];劳动保障世界;2011年09期
8 李一然;邹冉;;用人单位“用工”勿入三大误区[J];就业与保障;2011年06期
9 李晨;;企业单方面对员工调岗调薪有何法律规范?[J];上海企业;2011年07期
10 寥辉;;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应事先通知工会[J];工会博览;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金晓莲;;用人单位单方调岗变薪的效力[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庞春云;;无规章制度规定用人单位有无违纪解除权[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3 陆胤;;论无故旷工——事实与证据的分析[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刘丽珍;;如何界定加班疑难问题探析[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宋新潮;;论用人单位劳动规章的法律效力[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A];2007年度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用品行业年度报告[C];2008年
7 唐邦富;;试论《职业病防治法》的内容特点[A];重庆市预防医学会2004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8 李根生;;浅谈劳动者离职后返还用人单位财物的法律适用问题[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郭立天;王雪鸿;;完善用人单位在工伤与民事侵权损害赔偿竞合问题上的法律思考[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10 朱文岩;;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区别的再思考[A];河南省冶金企业创新与和谐发展研讨会——暨技术经济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康劲 王娇萍;应该制定《反就业歧视法》[N];工人日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陈岗;反就业歧视的立法出路[N];法制生活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蔺玉红;尽快制定《反就业歧视法》[N];光明日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石磊陈岚;制定《反就业歧视法》刻不容缓[N];四川日报;2003年
5 李梦娟;反就业歧视应专门立法[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7年
6 阮占江;就业歧视:制度性障碍亟待清除[N];法制日报;2007年
7 史玉根;反就业歧视规定单薄,专家建议加厚[N];中国妇女报;2007年
8 万玉凤;反对就业歧视,促进就业公平[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胡彩肖;反就业歧视 任重道远[N];科技日报;2007年
10 梁忻;雇主应成为反就业歧视生力军[N];中国企业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饶志静;英国反就业歧视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2 夏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解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王凯;劳动合同不履行及其法律效果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刘焱白;劳动关系稳定之法律调整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5 太月;劳动违约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杨彬;劳动合同效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吉达珠;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实证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8 孙冰心;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郝红梅;平等就业权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10 蔡毅芬;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盛宏观;反就业歧视法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2 程泽铭;用人单位劳动合同解除权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3 张苏苏;论用人单位的知情权[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潘玉莲;用人单位规章制度法律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5 郑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规制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6 姚钰;用人单位单方变更劳动合同的法律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王叶;用人单位单方变更劳动者工作岗位和劳动报酬的法律探析[D];苏州大学;2011年
8 周艺;用人单位调岗行为的法律规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9 任德傲;劳动合同变更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10 彭学锋;我国加班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5012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501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