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经济补偿的制度嬗变与功能解析
本文关键词: 劳动合同经济补偿 制度功能 法定损害赔偿 出处:《当代法学》2011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从1994年《劳动法》的颁布实施到2007年《劳动合同法》制订实行,我国的劳动合同经济补偿制度逐渐发展完善,补偿范围有所扩大,补偿标准逐渐统一。经济补偿制度内容的变化反映了立法者对于其制度功能期待的加强。在劳动合同法律关系中,劳动者由于自身的弱势性,因用人单位不履行劳动合同或劳动合同履行不当所受到的损害通过合同法中规定的违约责任的救济措施无法获得补偿。这就要求通过一种新的责任承担方式来保障劳动者的合同权利,经济补偿制度应运而生。其存在的制度功能主要是为了弥补因用人单位的原因导致劳动合同无法顺利履行时劳动者所受到的损害。经济补偿制度功能的变化必须符合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基本价值取向——通过倾斜保护达致利益平衡,否则制度功能的发挥必将受到影响。
[Abstract]:From the promulg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Labor Law on 1994 to the enact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Labor contract Law on 2007, the economic compensation system of labor contracts in China has gradually developed and perfected, and the compensation scope has been expanded. The change of the content of the economic compensation system reflects the enhancement of the legislators' expectation of its system function. In the legal relationship of labor contract, the laborer is vulnerable because of his own weakness. The damage caused by the employer's failure to perform the labor contract or the improper performance of the labor contract can not be compensated by the remedy for breach of contract stipulated in the contract law. The contractual rights of disabled workers, Economic compensation system emerges as the times require. Its existing system function is mainly to make up for the damage suffered by the laborer when the labor contract cannot be performed smoothly because of the reasons of the employing unit. The change of the function of the economic compensation system must be. In line with the basic value orientation of the legal system of labor contract-to achieve a balance of interests through preferential protection, Otherwise, the function of the system will be affected.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法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劳动关系调整中意思自治与国家强制——以《劳动合同法》为视角(08JC820020)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合同法意思理论的批判与重构(2008Bfx02)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合同法基本原理研究——意思理论体系的阐释、批判与重构(08BFX027)
【分类号】:D92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冯彦君;;劳动合同解除中的“三金”适用——兼论我国《劳动合同法》的立法态度[J];当代法学;2006年05期
2 董文军;;劳动合同立法中的平等观[J];当代法学;2006年06期
3 董文军;;我国《劳动合同法》中的倾斜保护与利益平衡[J];当代法学;2008年03期
4 刘京州;浅议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J];甘肃科技;2004年06期
5 栗占荣;经济补偿金·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法律问题[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6 董保华;;劳动合同法中经济补偿金的定性及其制度构建[J];河北法学;2008年05期
7 王全兴;;试论劳动者“进出”劳动关系的宽严选择——《劳动合同法(草案)》有关条文剖析[J];中国劳动;2006年09期
8 傅静坤;劳动合同中的解约金问题研究[J];现代法学;2000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能为;;西方哲学视野中的“和谐”与“和谐社会”[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2 邢华平;有限政府论之哲学基础探略[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3 汤燕;朱镜人;;约翰·穆勒功利主义教育观探微[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4 张传文;黄邦汉;;儒家吏治伦理与现代吏治伦理的差异刍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5 黄英;;从自由到平等的正义理论——读罗尔斯的《正义论》有感[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6 吴从环;;改革后的中国国家社会关系[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7 胡明督;;密尔政治思想浅析[J];安康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8 邓李峗;;密尔个人自由观探讨[J];保定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9 彭小霞;;劳动合同解除之经济补偿金法律制度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王妍;;生态思维方式的当代建构[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杜永明;;以人为本理念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C];2009年
2 虞崇胜;;WTO与新世纪中国政治文明建设之路[A];入世与政府先行[C];2002年
3 黄旦;;新闻自由:新闻媒介职业化的政治基础——对西方新闻自由思想历史发展的再思考[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4 王岩;;市场·政府·自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民自由的实现[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5 鲁明军;;谁之批判?何种现代性?——当代艺术批评的价值重思与实践检省(1990-)[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6 蒋冬青;;权力结构重构:政府机构整合的必要路径——以武汉市城市管理执法局的建立为例[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刘刚;;密尔的政治哲学[A];“西方政治哲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饶传平;论近代中国宪法中基本权利条款之演变(1908-1947)[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4 袁日新;经营者集中救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5 尹佳涛;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政治思考[D];南开大学;2010年
6 汪毅霖;以自由作为发展的理论框架和经验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田自安;政治因素对主观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8 杨春花;论信仰对于社会秩序的价值[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蕾;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中国共产党政绩观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唐海龙;促进高等教育公平的政府责任与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芳;我国经济性裁员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袁洪君;企业劳动规章合法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赵丹怡;解读约翰·密尔的自由观[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宁伟用;株洲网络举报模式运行中的争议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5 郭俊彦;民意表达: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维度[D];湘潭大学;2010年
6 张小妹;“自然状态”范式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王先林;自由与秩序[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继元;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制度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9 王超;中国法治进程中罪犯知识产权保障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汪光宏;基于“生命需要”的高中古诗词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彦君;;我国劳动合同立法应正确处理三大关系[J];当代法学;2006年06期
2 董文军;;劳动合同立法中的平等观[J];当代法学;2006年06期
3 冯彦君;邱虹;;职工参与制及其理论基础质疑[J];当代法学;2007年05期
4 林旭霞;关于完善劳动合同立法的若干问题思考[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0年12期
5 杨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若干实体法难题探讨[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6 王全兴;社会法学的双重关注:社会与经济[J];法商研究;2005年01期
7 董保华;;锦上添花抑或雪中送炭——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的基本定位[J];法商研究;2006年03期
8 董保华;劳动合同的再认识[J];法学;2000年05期
9 刘京州;浅议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J];甘肃科技;2004年06期
10 栗占荣;经济补偿金·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法律问题[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纪连;;小额诉讼程序制度的功能分析[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S1期
2 危兆宾;;论公司表决权例外排除制度的制度功能与具体运行[J];时代法学;2009年01期
3 叶林;;商行为的性质[J];清华法学;2008年04期
4 卢乐云;;我国现行职务犯罪初查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0年03期
5 董炳和;;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与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完善——从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功能入手进行分析[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6 张铁薇;;共同侵权制度的功能定位[J];北方论丛;2007年01期
7 梁化坤;;我国行政听证制度的法规范分析及其完善[J];法制与社会;2007年12期
8 赵海月;孙伟;周世伟;;制度设计与制度功能:政治学视域下的博弈分析[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9 王仰文;;公共权力分工与救济制度承继——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关系之思考[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年12期
10 赵银红;;论参与式电子政务建设与公民“四权”保障[J];理论与改革;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田广清;;制度力:核心领导力——政治学的视阈[A];研究领导科学 实现科学领导[C];2008年
2 唐丽萍;黄德良;;我国信访制度功能的合理定位及制度创新[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3 杨依山;;制度变迁理论评述与理论重构的初步尝试[A];2007年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秦国荣;;WTO反补贴措施:价值理念与制度功能——对《SCM协定》的法理解读与思考[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五)[C];2007年
5 王建强;杨爱民;;理论、文本与现实的平衡——论人民陪审员制度功能重构[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6 吴清旺;;论我国不安抗辩权与预期违约制度[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7 吴清旺;;中国律师“边缘化”之思考[A];第2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C];2002年
8 宋航;沈竹莺;;专家陪审的制度效用和正当性分析——以金融审判为视角[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9 陈晓婧;王锦虹;;我国实行资产证券化的若干法律问题分析[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10 周纪昌;;区域循环经济的制度分析[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万臣 姚静松;8620部队发挥制度功能提高拒腐防变能力[N];人民武警;2008年
2 辜胜阻 黄永明;风险投资的制度功能[N];光明日报;2001年
3 ;《居民身份证法》——塑造“服务型”制度功能[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4年
4 海淀区政协委员、北京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 施惠玲;优化政党制度功能 应对利益多元化趋势[N];北京日报;2008年
5 郑牧民;优化多党合作制度功能促进和谐社会构建[N];安徽日报;2006年
6 卢鸿福 (湖南·娄底);重视持证视察的制度功能[N];人民代表报;2011年
7 湘西银监分局;抓好规章制度建设 充分发挥制度功能[N];团结报;2007年
8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政府采购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N];经济日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孙琳;选人用人 当避“前车之覆”[N];四川日报;2006年
10 任职于安徽省法制办 沙奇志;制度正义与操作失范[N];法制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文寅;国家计划的制度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张红霞;在变动中寻求秩序[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胡剑平;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不良贷款形成中的经理人行为视角[D];复旦大学;2006年
4 杨中楷;基于专利计量的专利制度功能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5 李昕;功能视角下的公法人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6 王立新;投资基金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7 阙紫康;中国股票市场制度效率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8 洪学军;不当得利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9 秦伟江;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区域自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翟立宏;信托产品创新:要素解构与环境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奇;完善中国检验检疫制度与功能研究[D];福州大学;2006年
2 童蕴芝;惩罚性赔偿制度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3 夏荷;我国公益信托制度重构[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4 刘传涛;论我国民事诉讼证据交换制度的完善[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5 田浩;中国高技术产业风险投资的制度分析与机制创新[D];吉林大学;2008年
6 何文富;美国贸易代表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7 郑瑞涛;论信访制度的监督功能[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8 胡士平;政党制度功能输出:一种探讨转型期中国政治稳定的新视角[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焦小娟;我国夫妻离婚后扶养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罗冬梅;中国户籍改革中户籍功能定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5019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501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