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权益与倾斜保护立法
本文选题:倾斜保护立法 切入点:农民工问题 出处:《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有历史的因素,它的消除也是渐进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寄望于城乡差别的消除,将无助于当前农民工问题的解决。当务之急是通过巩固和完善劳动法的倾斜保护立法,提高对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劳动者权益保护水准,来有效维护当代农民工的权益。
[Abstract]:The formation of the urban-rural dual structure has historical factors, and its elimination is also a gradual process, which will not be accomplished overnight. We hope tha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will be eliminated. The most urgent task is to strengthen and perfect the protection legislation of labor law and improve the protection level of workers' rights and interests including migrant workers to effectively safeguard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contemporary migrant workers.
【作者单位】: 中共宜昌市委党校;
【分类号】:D92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何鲁丽;;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实施情况的报告——2005年12月28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上[J];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06年01期
2 董保华;;劳动法的国家观——劳动合同立法争鸣的深层思考[J];当代法学;2006年06期
3 宋雪莲;;“过劳死”——时代的必然还是法制的乏力 加班:需不需要工会同意[J];中国经济周刊;2006年23期
4 李凌云;;最新集体合同立法与集体协商的发展趋势[J];上海企业;2007年10期
5 常凯;;构建和谐社会与劳资关系法制化[J];检察风云;2007年06期
6 许建宇;劳动权的位阶与权利(力)冲突[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7 常凯;陶文忠;;人力资源管理与劳动关系调整[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6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晓卫;唐闻捷;;体育雇佣关系的定位和法律调整模式[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9期
2 秦伟平;王灿;;解读劳动合同法 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8年04期
3 朱行军;张琴;;事实劳动关系探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4 吴忠民;;中国劳动政策问题分析[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02期
5 陈秀兰;;浅析高校人力资源的不合理消耗及保护措施[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6 许建宇;我国人事争议处理受案范围的再调整 兼论人事争议与劳动争议的合理定位与分工[J];法律适用;2005年09期
7 姜颖;;《劳动合同法》无固定期限合同的不足与完善[J];法治论坛;2009年01期
8 曹绪红;;论转型时期的劳动关系[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9 李培志;;我国劳动关系理论和实务的再思考[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10 李培志;;我国无效劳动合同制度的立法原则[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时博;派遣用工的战略选择、制度构型和资源整合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2 李凌云;劳动权保障的国际标准及其发展趋势[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3 杨彬;劳动合同效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夏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解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王凯;劳动合同不履行及其法律效果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桃峰;劳动关系管理与组织绩效提升[D];山西财经大学;2009年
2 张杰;论我国罢工权法律确认的必要性和保障方式[D];苏州大学;2009年
3 谢文波;劳动关系三方协调中政府职责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4 韩伟明;国际劳工规则和中国劳动立法[D];黑龙江大学;2008年
5 苗静;我国劳动合同期限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6 何永炜;《劳动合同法》实施困境的原因及对策[D];兰州大学;2009年
7 王素素;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8 王环;《劳动合同法》对金科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9 温志锋;我国规制就业歧视法律制度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10 贾慧敏;人力资源管理调整私营企业劳动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保华;;锦上添花抑或雪中送炭——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的基本定位[J];法商研究;2006年03期
2 许建宇;工伤保险立法完善刍议[J];工会理论与实践.中国工运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3 许建宇;重构我国企业职工惩罚制度的法律思考[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4 常凯;劳权保障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题中之义[J];中国劳动;2004年01期
5 常凯;论个别劳动关系的法律特征——兼及劳动关系法律调整的趋向[J];中国劳动;2004年04期
6 常凯;论政府在劳动法律关系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J];中国劳动;2004年12期
7 常凯;经济全球化与劳动者权益保护[J];人民论坛;2003年05期
8 冯彦君;劳动权论略[J];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01期
9 许建宇;论工资的法律保障[J];现代法学;1994年02期
10 许建宇;雇佣关系的定位及其法律调整模式[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师至洁 ,梁可;单位最爱用那类“海归”?[J];21世纪;2005年06期
2 ;教育人才市场委托招聘流程[J];上海教育;2003年04期
3 杨治邦;杨小玲;;要宽容“怪才”“偏才”[J];人才开发;2005年12期
4 曹斌;用人单位眼里的“三个最”[J];北京教育(高教版);1998年02期
5 黄金旺;用人单位最注重的九个条件[J];人事与人才;2001年05期
6 木女;面试五大忌[J];职业;2002年04期
7 杨远武;;此法不足用人单位效仿[J];创业者;2006年Z2期
8 赵守博;劳动法制健全的原则与内涵[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年01期
9 杨武;就业操作决窍[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1996年04期
10 胡思华;;用人单位评说——应届生有三大弱势[J];成才与就业;200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新潮;;论用人单位劳动规章的法律效力[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唐邦富;;试论《职业病防治法》的内容特点[A];重庆市预防医学会2004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3 李根生;;浅谈劳动者离职后返还用人单位财物的法律适用问题[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杨淑岚;;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条件、标准及方法[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陆敬波;;劳动合同后附随义务之探析[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李国宏;;试论职业病防治机构的建设[A];中华预防医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暨全球华人公共卫生协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王健;;企业要发挥劳动关系主体的作用[A];江苏省劳动学会换届暨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2年
8 赵宇奇;赵星奇;;关于劳动合同几个问题的思考[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任泳慧;;论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意义及法律效力[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沈同仙;;劳动者就业权和用人单位商业秘密权竞合法律保护机制初探[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惠婷;大学生下基层 用人单位很满意[N];河南日报;2008年
2 记者 陈丽平;招聘残疾人前来就业 用人单位领3年补贴[N];法制日报;2009年
3 记者 李静;上千家用人单位招聘高校毕业生[N];南宁日报;2009年
4 记者黄春梅;安心工作成为用人单位首选[N];三峡日报;2009年
5 路平;用人单位:人性化管理需躬行[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9年
6 记者 叶文娟;省内外用人单位青睐四种专业人才[N];青海日报;2009年
7 记者 杨文;全省高校毕业生招聘周活动圆满落幕[N];山西日报;2009年
8 记者 韩婧;用人单位建议毕业生轻“起薪”重“发展”[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9年
9 日报记者 张蔚 通讯员 张敏翔;用人单位应如何依法建章立制[N];柳州日报;2009年
10 记者 陈扬渲 通讯员 金聪伟;毕业生2600人 岗位2500个[N];浙江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萍;会计人员能力框架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2 赵光辉;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机理及相关政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3 赵金昭;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与培养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4 卢驰文;中国社会保险统筹层次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5 蔡毅芬;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6 陈敏;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贾利军;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靳文静;性骚扰的侵权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9 张林祥;我国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的机理、策略与效益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10 赵子建;ISO9000在高等体育院校教育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诸葛福琨;论国际劳工标准与我国劳动法制的完善[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2 袁兴国;高校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素质测评的差异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梁s,
本文编号:15923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592363.html